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种学复习资料

育种学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大白菜育种的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5、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

6、四倍体大白菜具有品质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强及耐贮性好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创造优良的四倍体材料是四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之一。

7、目前,大白菜生长期至少有六大病害,为害程度依次为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白班病和黑腐病。

设计白菜有性杂交技术规程。

8、甘蓝按叶色和叶形可分为白球、红球和皱叶三个类型。

9、萝卜属于多型种,包括二年生大型肉质根和一年生类型及油料萝卜。

10、萝卜普通种包括3个变种:短细长萝卜、黑萝卜、及中国一年生油料萝卜。

11、萝卜属近缘植物有4个种:长角萝卜、陆地萝卜、海萝卜、野萝卜。

12、以鲜食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是:色泽青绿、刺瘤少,果实中型,肉质嫩脆,品质佳。

心室小,皮薄,瓜把短,生食、煮食均适宜。

早熟、丰产,种子多。

耐贮运,抗病力强。

13、生物技术在番茄上的运用。

P67某一优良番茄地方品种,但不抗病毒病,如何选育出抗病的新品种?设计育种方案14、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15、按植物学划分,一般将茄子划分为三个变种:圆茄、长茄、矮茄。

16、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

17、豇豆主要质量和数量性状遗传如下:荚色遗传、荚长、籽粒颜色、生长习性、熟性、光周期、豇豆龙性不育的遗传、营养成分。

18、仁果类果树重要性状遗传:1、仁果类果树的遗传构成高度杂合,两品种间杂种性状出现多们复杂的分离。

2、苹果品种性状遗传值中非加性效应占有较大比重,有性过程中,非加性效应解体,导致单向选择的性状普遍退化,而双向选择的性状趋中变异。

3、仁果类果树是次级多倍体起源,特别是苹果多数种内存在2X、3X、4X、5X等倍性系列,增加了性状遗传的复杂性。

19、桃具有很多特点,有利于进行遗传研究:能够自交结实、实生苗童期短,世代更新快、许多经济性状属质量性状,表现为简单遗传、染色体数较少,一个染色体组只有8条染色体,有利于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桃品种类型丰富,便于考查系谱关系。

20、桃鲜食品种育种目标,主要是为了延长鲜果的供应期和改善品质,具体目标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丰产、优质的极早熟桃;2、大果型、品质好、抗病强、耐贮的晚熟品种;油桃;蟠桃。

21、对成品桃罐头的出口要求是:1、色泽,桃片色泽金黄一致,明亮有光泽,无红色,不变色;2、形态,桃片不多于6片,肉层厚、核小、圆整,大小均匀,切削良好,无沉淀,汁液澄清;3、组织,具成熟桃的优良组织,成熟度好,果肉软硬适宜,不粗糙,不软烂,无碎片,不浑汤;4、风味,甜酸适口,香味浓,具有桃的风味特性,无异味。

22、在气候条件中,与葡萄引种关系密切的有以下几个因素:1、冬季绝对最低温度;2、活动积温;23、一、二年生的花卉一般称其为草花,包括一年生花卉和二年生花卉两种类型。

一年生花卉是指生活周期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的花卉,一般春季播种,夏季开花结实。

24、一年生花卉育种具有如下特点:1、育种周期短;2、育种目标主要集中于花色艳丽,株型低矮、整齐一致;3、育种方法和技术以杂种优势利用为主;4、育种水平高,新品种层出不穷。

25、宿根花卉是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变成球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依耐寒力不同可分为耐寒性宿根花卉和不耐寒性宿根花卉。

26、花期是影响菊花生产的重要性状,影响菊花花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自然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等,其中自然环境条件是形成物种特性的最基本因子。

27、根据球根花卉的形态和变态部位,球根花卉可分为五大类,即:鳞茎类、球茎类、块茎类、根茎类、块根类。

球根花卉的繁殖以营养繁殖为主,非更新型球根花卉以种子繁殖为主,如仙客来。

28、木本花卉根据生态习性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常绿和落叶两大类。

29、园艺植物育种目标有哪些?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和除草剂;不同成熟期。

30、种质资源的类型有哪些?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第三章园艺植物的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第一节园艺植物品种选育的任务及主要目标一、园艺植物品种选育的任务1.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品种是指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状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特性:优良、适应、整齐、稳定、特异。

良种作用:增加产量、提高品种、延长品种供应期、减少环境污染、适应集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2.园艺植物品种选育的任务▲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利用引种、选种和育种等途径,按一定目标培育新品种▲ 采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繁育新品种▲ 防止新品种的混杂退化,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二、园艺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1.提高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急剧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所以,丰产仍是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

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多,对某种植物来说,要先找出主要因素。

如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栽种株数、单株叶片数和叶片重,而叶片数和叶片重又往往成负相关。

所以,一般不可能同时增加叶片数和叶片重,而只能侧重一个方面。

2.提高品质近年来对园艺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和产量同等重要或者说有时候比产量还重要。

但是品质又是一个比较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含的内容实在太多,如按产品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

而每一项中包括很多内容,如感官品质又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色泽、风味、香气、质地等。

营养品质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矿物质、蛋白质和有害物质。

3.培育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培育成熟期长短不同的品种,使早、中、晚熟品种配套,主要是为了解决园艺产品的周年供应问题,目前很多种类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4.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也叫抗逆性,如抗寒、抗旱,耐高温、低温,抗涝、耐盐碱、抗大气污染等。

5.对病虫害的抗耐性通过遗传改良,增强园艺植物品种对病虫害的抗耐性,是减轻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种作物的病虫害有很多种,只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生产中的危害。

如要求“95”期间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必须抗TMV、耐CMV,黄瓜必须抗黄瓜花叶病、霜霉病、白粉病。

6.对设施栽培的适应性也就是培育专用的设施栽培品种,一般应要求耐弱光、耐低温、耐高湿。

三、制定育种目标的基本原则制定目标时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原则1.主观条件与客观需要相结合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3.当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4.目标性状要分清主次、明确具体生产上需要改进的性状很多,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以要选择主要目标性状2~3个,并定出可以实现的具体指标。

如大白菜新品种对品质的要求时蛋白质含量1%以上、可溶性糖1.5%左右、维生素C含量30mg/100g鲜重、净菜率70%以上。

第二节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一、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1.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又叫遗传质,是指能从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那么凡是携带遗传物质的载体就叫种质资源。

它可以是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或者DNA片段。

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就是指决定园艺植物各种性状的遗传信息载体的总称。

2.种质资源的类型▲ 本地品种资源:包括当前地方品种和主栽品种。

当前主载品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和较广泛的适应性;地方品种适应性差,但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性。

▲ 外地品种资源:引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环境,遗传基础广泛,具有广泛的多样性。

▲ 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抗病性和抗逆性。

▲ 人工创造的植物资源:主要是指人工诱变的各种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各种新类型等,虽有一些缺陷,但也具有特长性状。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工作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

所以,各国都大力、广泛地收集各类种质资源。

如美国本地植物资源很少,但目前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植物资源,总数达40万份以上;前苏联每年从国外引进蔬菜种质资源7000~8000份;韩国起步虽晚,但已有10万份以上;我国目前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贮藏有30万份以上。

2.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种质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那么保护种质资源也是关系到农业可持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近些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加速了物种的灭绝;人们大量砍伐和烧毁森林,过度放牧使大片草原变成荒漠;另外,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种植种类单一,也使物种的多样性在流失。

这些情况足以说明保护种植资源是刻不容缓的。

好在人们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已经开始清醒,认识到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如我国这次“山峡工程”地区的种植资源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抢救;另外我国还抢救了赣南、粤北等开发区的一批珍稀、濒危的优异种质和近缘野生植物。

三、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1.种质资源的收集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有征集、考察、交换和转引。

2.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植保存又分为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

就地保存比较简单,是在发现物种多样性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707个,如长白山、神农架、黄果树等自然保护区;迁地保存是对那些在本地区难以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种类,将其迁移到更适合的地方。

如我国己在各地建立了16个果树种质资源圃。

▲ 贮藏保存适合于用种子繁殖的植物。

就是将植物的种子贮藏在种质库中,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及气体成分使种子得以较长时间地保存。

根据温湿度条件不同及贮藏年限的不同,种质库分三个档次,即中期库、长期库和短期库。

▲ 离体试管保存即组织培养保存,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种质资源工作中的应用。

它是把植物的茎尖、根尖、细胞等保存在试管中,隔一定时间继代培养一次,当有需要时再使其生根后移栽到田间即可。

3.种质资源的研究种质资源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而研究是利用的前提。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规律等。

研究的方法有传统的观察方法、现代的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方法及同工酶、分子标记方法等。

4.种质资源的利用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根据研究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当前生产,引进的新品种可以直接利用,对于引进的种质材料,可以在育种当中加以利用,还有些可能目前还利用不上,但也不要轻易丢弃,可能以后会发挥其价值。

第三节引种和选种一、引种引种:人们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植到新的地区,就是引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