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1·1 本指导书适用于*****锅炉(***MW )本体安装工程的大件吊装:a、钢架组合件吊装。
b、大板梁组合件吊装。
c、锅筒吊装。
1·2 针对锅炉本体构造、本工程特点和现场组对、安装工艺等综合编制,仅适用于本工程。
2、编制依据2·1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锅炉安装施工图。
2·2《质量计划/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指南》2·3《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1-2012》、《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2·4相关施工技术工艺、总结。
2·5《全液压汽车吊工况表》3、吊装物特性及吊机选型、要求3·1 主要吊装物特性锅炉主要吊装大件特性表3-1吊装大件的重量中已包含索具500KG、缆风绳300KG、安全绳爬梯等200KG,合计1T。
3·2 吊车选型根据本工程空间狭窄、与土建交叉作业多、高空作业多、构架组合尺寸较大等特点,考虑汽车吊的起重能力,现场道路安全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现场物件重量、几何尺寸、安装高度来选择汽车吊。
(一)、起升高度计算:钢架最大件重量为30T。
30T×1.25(不平衡载荷系数)*1.1(动载荷系数)=41.25T,起升高度:36.7m(柱标高)+4m(索具高度)=40.7m 即为起升高度。
(二)、起重量计算:根据吊车性能表选择350T汽车吊,汽车吊出杆长度41.2m,工作半径18m,吊重44T,实际起吊重量为41.25T,满足吊装要求。
130T汽车吊为辅助吊,出杆30.5,工作半径18m,吊重16.5T,实际起吊重量最大为15T,满足吊装要求。
最终确定选用350T、130T两台汽车吊进行吊装工作:3·2·1起重机须性能完好,操作、制动灵活、转弯半径较小。
3·2·2操作人员对吊装工艺熟悉、有上岗许可证件。
3·3 吊装用钢丝绳、卸扣选型3·3·1钢丝绳选型:主吊绳(φ36)主吊绳的破断拉力为:Sb =0.5d2即Sb=0.5*362=64.8T共4根受力,总破断拉力为:Sb*4=64.8T*4=259.2T钢架最重S=30T吊装安全系数为:K=Sb/S=259.2T/30T=8.64(满足吊装要求)同时钢丝绳无断丝、断股现象,磨损程度较小,拉力试验合格。
3·3·2卸扣选型根据吊装件的重量进行选用,吊装件最大重量为30T,为保证安全最大的采用40T卸扣,所用卸扣无砂眼、气孔、磨损程度较小,无裂纹。
3·3·3钢丝绳保护套管齐全,并点焊在被吊装物上。
3·3·4被吊装件加固使用的型钢材质一律选用Q235钢种,且无重皮、麻点、裂纹等缺陷。
3·3·5临时固定和找正采用4根缆风绳进行固定,固定点1在渣仓钢柱底端,固定点2采用8米平台的地梁,固定点3在原汽机房东北角混凝土立柱上、固定点4在化水间西南角混凝土立柱上。
导链、反正丝协助精细调整,且缆风绳、倒链、反正丝需在起吊前检查合格、操作灵活、可靠。
4、主要施工机具主要施工机具表表4-15、吊装施工条件要求5·1 场地及道路要求5·1·1施工吊装现场大型设备进出要自如,吊车站位场地夯实,场地耐力达到吊车工况要求。
5·1·2吊装现场上空确保无影响吊装的空中障碍物。
5·1·3施工临时用电、用水线路全部满足吊车进场和吊装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一律清除或改换位置。
5·2 吊装件要求5·2·1吊装件尺寸核对无误,焊接完成并全部检查合格,施工手续办理完成。
5·2·2组合件组合完成,吊耳焊接牢固、加固稳妥。
5·2·3对刚度不足的地方加固完成。
5.2.4 若设备无吊耳,需对吊装件捆绑吊装时,应对吊装件捆绑位置进行保护并固定牢固,防止吊装件受损,可采用1/2钢管圆弧进行焊接固定保护。
5.2.5 吊装件吊装前,应进行试吊,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吊装工作及机索具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起吊。
5·3 锅炉基础的要求5·3·1吊装前锅炉基础复查验收要合格,基础处理及基础划线完成,垫铁铺好、标高找正。
5·3·2吊装锅筒前,锅炉钢架必须找正固定完毕,同时锅筒底座已划线,实测标高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并完成相关数据记录。
5·4 对作业环境的要求5·4·1雷雨天、风力大于6级均不得吊装5·4·2吊装期间周围无较大噪音。
5·4·3吊装作业范围内的非作业人员及与吊装作业无关的机具等全部清场。
6、主要吊装施工工艺6·1 钢架吊装6·1·1 钢架吊装工艺流程为降低作业危险因素、减少高空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钢架采用组合法安装,锅炉钢架分4片组对吊装就位。
工艺流程如图6—1所示:↓↓↓↓↓↓↓↓↓钢架吊装工艺流程图 图6—16.1.2 钢架组件滑移法吊装示意图4000m m图6-2图6-3.1.3 钢架吊装吊车工况表6-26·1·4 钢架吊装工艺1)吊点选择:Z1-Z2柱组合件吊点选在标高33400mm处Z3-Z4柱组合件吊点选在标高33400mm处Z 5-Z7柱组合件吊点选在标高34000mm处Z 8-Z10柱组合件吊点选在标高34000mm处吊点处钢架棱角点焊钢丝绳防护管,防护管用Φ76钢管切开两半点焊在钢柱棱角和三角铁上。
2) 以第一片(Z1-Z2柱)钢架为例,将130T吊车支在除尘器东侧南北向中间位置,350T吊车支在锅炉钢架的东侧锅炉中心位置,用350T吊车吊装锅炉钢架的上侧,吊车出杆41.2M,半径18m,该台吊载量44T,而该片钢架重量为28T,(最大重量为30T),130T吊车为辅助吊,出杆30.5m,工作半径18m,吊重16.5T,实际起吊重量最大为15T这样完全满足吊装要求。
依次顺序吊装。
大板梁重27T,采用350T一台吊车进行吊装,吊车出杆46.3m,半径16m,吊载量为45T ,实际吊载为27T,符合吊装要求。
其余组合件按如图6-1所示吊装工艺流程,依次将吊装就位。
3) 有关说明:①吊装钢架时,由于吊装所用的工机具较多,现场较乱,因此吊装准备工作必须考虑周全、计划详细。
要考虑到吊装每台钢架的各个环节,以防造成吊装工作不必要的停歇。
②吊装每片钢架前尽量将各钢柱上的平台牛腿焊上,能上的平台尽量安装上,以减少高空作业带来的危险。
③现场钢架的组对方向为南北方向,锅炉第4片、第3片、第2片、第1片均在除尘器基础上。
吊装时,汽车吊自锅炉基础东侧进入,先吊装1、2两片,再吊装3、4两片,再吊锅筒下大板梁、最后吊省煤器大板梁。
汽车吊布置方向为南北方向,如果吊装时汽车吊吊装半径过大,可将钢架平移后起吊。
吊装作业平面布置如图6-4所示。
青岛116MW热水锅炉钢架组对平面布置钢架吊装平面布置图图6-46·2 锅筒吊装6.2.1 锅筒吊装工艺流程↓↓锅筒吊装程序图图6—76.2.2 锅筒吊装工艺1) 锅筒吊装在前部钢架大板梁吊装完成找正固定后进行。
2) 筒体吊装用一对钢丝绳扣各缠绕一圈吊挂,禁止兜吊。
3) 先吊装底座,并将其临时固定,然后吊装筒体。
4) 吊装时注意筒体的安装方向,防止反置。
5) 吊装时用麻绳拴在筒体人孔上,可随时调整锅筒方向,防止锅筒吊装过程转动,避免筒体碰到吊车杆、钢架等空中物体。
6) 吊装前锅筒内部装置安装结束,并检查,验收合格。
7、安全措施7·1 施工作业安全措施1)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施工安全方针,做好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工作,并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2)安全人员做好巡检工作.凡发现安全隐患,有权一票否决。
3)吊装物下禁止站人。
4)禁止酒后作业、禁止穿短裤、背心、裙子、拖鞋进入现场。
5)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带、禁止穿硬底或带钉鞋登高。
6)有心脏病、高血压者禁止高空作业。
7.2 起重吊装安全措施1) 起重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自动报警信号装置等应齐全完好,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起重机械不得使用。
2) 吊装工作区域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人内。
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3) 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
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行操作;吊装指挥信号统一、明确。
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
4) 吊装作业应按方案规定的吊装工艺和程序进行,未经计算和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不得随意改变吊装工艺程序。
5) 多点吊装时必须防止吊件受力不均遭受破坏。
应根据吊装工艺及吊装措施进行吊装。
6) 起重机械工作中如遇故障或有不正常现象时,应放下重物,停止运转后进行故障排除,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
7) 当施工现场有多台吊装设备同时作业时应制定防碰撞措施。
8) 实行多班作业的要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记录和检查工作。
9) 当工作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六级及六级以上时,禁止在室外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遇有大雪、大雾、雷雨等恶劣气候或夜间照明不足,致使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吊装作业。
10) 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锁好司机室门。
吊钩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应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
11)所用吊钩、吊绳必须检验且牢固。
12)吊装铺助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工作井然有序,切实做好人身安全工作。
13)施工现场使用吊车时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即“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吊;信号不明不吊;吊物下方有人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埋在地下物不吊;斜拉、斜牵、斜吊不吊;散物捆扎不牢不吊;零、散、小物件无容器不吊;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规定不吊;六级以上大风不吊”。
其它未尽事宜按照《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8、吊装作业小组总指挥:*缆风绳固定人员:*摘钩人员:*找正人员:*安全警戒人员:*9、应急救援措施9.1为预防大型起重机械在现场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起重机械倾倒及断臂等重大事故,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为了对施工过程中突发的起重设备吊装事故及时采用有效控制和实施抢救,防止事故影响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定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