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保护文物》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设计·应用【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会欣赏、绘制文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绘制宣传小报。
【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学具: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成龙《十二生肖》,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引导阶段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视频:《虎噬鹿器座》)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文物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物古迹遍布祖国各地,大江南北。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文物古迹有什么价值呢?生:历史价值(再现历史、考证历史)、艺术价值(欣赏)和经济价值(旅游)。
师:文物古迹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资源。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物古迹呢?(保护、不破坏)(设计意图:教师介绍文物,突破教学重点。
)(二)发展阶段1.绘制自己喜爱的文物,并注明它的名称、年代、收藏(或所在)地点。
2.文物仿制有其规律,要用特殊手段。
也可以用泥或彩泥简单仿制小型的文物,并了解它们的用途或作用。
3.用手绘或电脑制作宣传保护文物的小报。
4.指导作业:(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制作保护文物宣传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文物资料,提高保护文物意识。
)《彩墨家园》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及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的技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体验国画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体会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中国画树和叶的画法,点景的画法。
【教学难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国画用具、宣纸、范画、教材。
学具:书、国画用具、学具、水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装饰教室,创设情境。
创设有国画氛围的教室环境,利用设备,循环播放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并配以中国古典乐曲。
(二)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优美的家园照片或视频。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光无限,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家园去旅行一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导入课题:《彩墨家园》。
(设计意图:欣赏齐白石山水画作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教师讲解示范树和点景的画法。
1.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欣赏。
(播放视频《彩墨家园》。
)思考:画家是如何表现树和点景的,是如何表现景物远近的?(1)齐白石的《农耕图》中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2)石涛的《村舍》中树和点景、景物远近的表现方法。
2.教师现场演示,讲解重点。
(播放视频《树的画法》。
)学生初步体验用笔用墨方法,教师点拨并演示。
树的画法:鹿角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状像鹿角,所以称为鹿角法。
蟹爪法画树,其树枝是向下出枝的,形状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下抓去,所以称为蟹爪法。
叶的画法:点叶法是用粗细和干湿浓淡的笔画而成。
有介字点、个字点、垂叶点等。
点景的画法:点景应注意位置、大小、藏露等关系的变化,用笔要简练、果断,有韵味。
寥寥数笔,传神为妙。
(设计意图:教师讲解示范树和点景的画法,突破教学重点。
)(二)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设计意图: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树和点景的画法,解决教学重点。
)三、课堂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
肯定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多多练习,体会水墨情趣。
(设计意图:通过展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绘画水平,肯定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多多练习,提高审美。
)《点的集合》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
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
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的和谐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于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点组合的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协调的色彩。
【教学用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具: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莫奈的作品《秋天时的树》,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师: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
(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设计意图:绘画作品导入课题,易激发学生学习“点的集合”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发展阶段1.初步认识(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是点,甚至站远站高了看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
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
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
(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凡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欣赏学生作品。
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
(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
(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突破教学重点。
)(二)发展阶段学生运用点元素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三、课堂小结(一)展示与评价阶段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1. 能否理解点的概念。
2. 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
3. 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
4. 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
(二)点的形式表现的方法很多,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播放视频《草间弥生作品创作波点作品》。
)(设计意图:展评学生作品,肯定学生作品创意。
观看视频,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电脑“画图”中的铅笔、笔刷、橡皮、喷枪等工具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运用电脑“画图”中图像菜单中“反色”功能,借助画图工具创造出仿版画效果的有趣图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鼠标带来的快乐,体验电脑“画图”造型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鼠标结合“画图”中的工具画出各种图形。
【教学难点】利用“反色处理”功能,借助画图工具制作出仿版画的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1.检查学校电脑教室的硬件,确保能够正常上课。
2.检查教室电脑安装的局域网软件、硬件能否监控学生电脑。
3.与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和电脑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版画中的动画风格》。
2.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3.导入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欣赏体验,初步感知1.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哪些作品?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以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2.播放视频《电脑美术作品》,学生观看学习。
3.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
打开画图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2)介绍“画图”工具。
橡皮的大小笔刷的大小喷点的大小(3)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功能来处理勾画的草图。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画图”工具、“反色处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二)探究技法,深入感知1.欣赏教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2.教师示范讲解。
3.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4.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学生练习“画图”工具、“反色处理”,教师指导,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三、课堂小结(一)展示评价1.自评:向同学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2.互评: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的看法。
3.评价建议。
(1)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