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物理学》
Medical Imaging Phys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文名:医学影像物理学
英文名:Medical Imaging Physics
2.课程代号:20228830
3.课程类别:基础课(选修)
4.学时:54 学分: 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物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医学物理方向的必修课。
课程主要介绍现代四大医学影像技术,即X射线影像(包括普通X射线成像,数字X射线成像及X-CT),放射性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的物理,数学原理和相关的计算机技术。
课程结合物理与数学知识,侧重对成像原理进行介绍,同时也对医学成像的前沿技术如数字化成像和具体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加深过去所学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关技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也为将来在相关行业从事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也适合对医学影像和数字成像技术、设备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课程要求具备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学的学习基础。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掌握X射线产生装置的原理和基本结构、X射线摄影和透视的原理、数字X射线成像技术的原理、CT的图像重建方法的分类和滤波反投影法的原理;核磁共振的基本概念、核磁共振过程的宏观描述、空间编码和成像原理;放射性核素成像的基本原理、Gamma照相机、PET和SPECT原理;声学的基本概念、超声的基本性质和在媒质中传播的特点、超声成像的种类、B超原理。
三、教学内容
a)普通X射线成像 8
b)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 7
c)X射线 CT 8
d)成像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
e)核磁共振现象 6
f)磁共振成像 7
g)放射性核素成像 6
h)超声成像 9
四、教材
教材名称:本课程教材为《医学影像物理学》,2000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材作者:张泽宝主编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医学物理学》,主编李宜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医学影像成像理论》,主编李月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医学影像设备学》主编张里仁,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图像工程》,主编章毓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六、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理论课,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