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版陈平教授讲座新闻稿

修改版陈平教授讲座新闻稿

陈平教授应邀在中心作学术报告
2016年12月20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陈平教授应中心邀请作了题为“话语分析:
形式、意义与运用”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中心专职研究人员郑艳群教授主持,王建勤教授等
近百位师生认真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部分,陈平教授讲到话语的特点是句子以上的语言单位以及同语境密切相
连,大多为自然语料。

而话语研究的两个主要角度分别是认知角度和社会文化角度。

认知角
度主要是英美进行研究话语的传统,社会文化角度则是欧陆话语研究的传统,我们在做研究
的时候要分清这两种角度。

接着陈平教授讲到中国学术传统中的话语分析和西方学术传统中
的话语分析,在中国学术传统部分,他提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关于话语分析的语句;在
西方学术传统部分,他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Harris为代表的话语分析和80年代广为发
展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的话语分析。

在话语的形式部分,陈平教授讲到关于话语的基本组成单位,有从语素、子句/句子、
命题、话轮、语言行为、语调单位等方面进行研究的。

但从这些角度展开的研究存在属性不
“完美形式”概念不适用的特点,并指出话语分析在实践中大都以“话语句”(utterance)清晰,
而非系统句(system sentence)为基本单位。

在话语的意义方面,陈平教授讲到话语与非
话语的判断标准是连贯性,而连贯性则有形式和意义两种判断标准。

在话语的意义部分,陈
平教授还提到了话语标记,他指出话语标记具有:指示话语结构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调控
信息传递的作用。

在话语的运用部分,陈平教授主要从侧重语言本体和侧重社会学/文化学
两种角度讲起。

在侧重语言本体研究方面,话语的主要作用是对语法、语义现象进行解释;
在侧重社会学/文化学研究方面,话语的主要运用在:批判性话语分析,语言现象和社会现
象以及话语权方面,最后陈平教授指出这两个方面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
础工作,而后者的概念和方法对前者也产生较大影响。

陈平教授的讲座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大家的思考,在提问环节积极提问,在场师生都纷
纷表示受益匪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