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的定性问题的思考

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的定性问题的思考

13条
“但书”之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不是受贿”应当理解为本质上不属于受贿行为。

2010年11月(中)
属等。

如果上述情况下行为人知道真相后,能及时将财物及时退还或上交,就不认为其存在受贿故意,当然不能作受贿罪处理。

(三)“不是受贿”与“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是不同的概念
虽然两者在处理结果上均不构成犯罪,但是不构成犯罪的理由和依据却有着本质的差异,“不是受贿”是对受贿行为性质的否定;而“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则是该行为性质认定为仍是一种受贿行为,只是因立法者基于各种考虑设置一定犯罪数额或犯罪情节,将某些情节显著轻微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仍属一种违法行为,并给予否定性的评价。

三、退还或上交是否“及时”的评判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说明其主观上没有受贿故意,因此,不是受贿。

”这是基于行为人客观上确实存在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而排除该行为犯罪的唯一条件在于主观上不具有收受贿赂的故意,因而对“及时退还”的认定就需要依据以下主要方面综合判定。

(一)拒受财物意思表示真实与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及时”是指不拖延、立即、马上。

陈国庆,韩耀元,邱利军.《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解读.人民检察.2007
(14).第46页.
于志刚.关于收受请托人财物后赃物处置模式的本质思考(上).反贪工作指导.2008(1).第3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六条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