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PPT课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PPT课件
FEV1/FVC<0.7。 • 男性、老年人群、现有吸烟者及基线FEV1%较低者,似更易出现自非阻塞性气流受
限变为阻塞性气流受限。
Aa1r3on SD,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7; 196(3): 306-14. Schermer TR, et al. NPJ Prim Care Respir Med 2016; 26: 16059.
• 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对10个省市50 991名人群调查显 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高达13.7%,首次 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 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
• 据统计2013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91.1万人,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 数的1/3,远高于中国肺癌年死亡人数。
–这是一项在我国广东省进行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参与人群中≥20岁的居民,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进行标 准化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测定,共5993例(84.4%)患者纳入最后分析。研究期间抽样记录空气质量PM。评估PM2.5与成人 肺功能的关系,慢阻肺定义为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
2018版GOLD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 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 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 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 /或肺泡异常所导致。
3
(二)流行病学
•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 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
肺功能在慢阻肺诊治中的作用
1 肺功能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
2 肺功能(FEV1)损害程度在慢阻肺严重程度评估中仍然是重要的指标,通过气流受限分级来体现 3 肺功能仍然是疾病进展、特殊治疗选择(例如肺减容术、肺移植等)和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4 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的值介于0.6-0.8建议复测以明确诊断
• 2.稳定期: • 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
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5
一. 概述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 诊断、评估与转诊 四. 治疗 五. 疾病管理 六. 预后 七.预防 八. 健康教育
6
(一)危险因素
最近,中国的一项横断面分析显示,环境中 的颗粒物水平 (PM2.5/10) 与 慢阻肺患病率 之间有联系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 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 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 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 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 度产生影响。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 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 (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 所占比重不同
• ►胸部CT检查: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高分辨率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 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预计肺大疱切除或外科减容手术等的效 果有一定价值。
• ►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和血气分析: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如果FEV1占预计值%<40%,或临 床症状提示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时应监测SpO2。如果SpO2<92%,应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呼 吸衰竭血气分析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aO2<60mmHg(1mmHg=0.133 kPa),伴或 不伴有PaCO2>50mmHg。
14
当基层医院不 具备肺功能检 查设备,临床 医生可以通过 问卷调查筛查 慢阻肺高危人 群(左图1),
15
其他辅助检查
• ►胸部X线检查:主要X线征象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 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 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
12
(一)、诊断和初步评估
症状 ▪ 气短 ▪ 慢性咳嗽 ▪ 咳痰
危险因素 ▪ 宿主因素: 年龄、家族史、疾病 ▪ 吸烟 ▪ 职业 ▪ 室内/外污染 ▪ 营养不良,肺发育不良
肺功能检查:用于确诊
• 在诊断方面基本没有更新。肺功能的诊断标准保留了支气管舒张剂后 FEV1/FVC<70%的诊断标准。
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的值介于0.6-0.8之间建议复测的理由: • 研究显示,FEV1/FVC≥0.7的患者在1年后再次检测肺功能,其中约12.5%的患者其
暴露于高浓度的PM10/2.5和慢阻肺发生率增高显 著相关。
7 Liu S, Zhou Y, Liu S, et al. Thorax 2017; 72(9): 788-95.
PM2.5浓度升高与肺功能下降显著 相关 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与FEV1下降26ml、FVC下降28mL、FEV1/FVC下降0.09%显著相关
•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 位。世界银行/WHO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 担的第5位。
4
(三)分期
• 1.急性加重期: • 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
改变治疗方案。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 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 发热等。
8 Liu S, Zhou Y, Liu S, et al. Thorax 2017; 72(9): 788-95.
(二)发病机 制与病理生理
9
(二)发病机 制与病理生理
10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1
一. 概述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 诊断、评估与转诊 四. 治疗 五. 疾病管理 六. 预后 七.预防 八.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
疗指二医院 呼吸内科
• понедель ник, 6 апреля 2020 г.
一. 概述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 诊断、评估与转诊 四. 治疗 五. 疾病管理 六. 预后 七.预防 八. 健康教育
2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