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渗漏修补施工方案(1)

渗漏修补施工方案(1)

目录1、工程概况与工程渗漏部位 (1)1.1、工程概况 (1)1.2、工程渗漏部位 (1)2、编制依据 (1)3、渗漏治理的目标及原则 (2)4、渗漏修补施工准备 (2)4.1、定期检查 (2)4.2、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2)4.3、技术准备 (2)5、各部位堵漏施工方法 (2)5.1、地下结构渗漏水修补方法 (3)5.2、对接茬施工缝的处理 (7)5.3、外墙、地面、屋面裂缝、点渗漏处理 (7)5.4、沉降缝漏水治理 (8)5.5、安装工程渗漏治理 (8)5.6、门窗渗漏治理的措施 (10)6、质量保证措施 (11)7、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1)7.1、安全保证措施 (11)7.2、文明施工 (11)1、工程概况与工程渗漏部位1.1、工程概况临泉当代城二期由临泉洪浩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约12.7万m2。

由8栋高层、5栋多层/小高层、沿街商业、附属用房及地下车库组成。

该项目位于临泉县霞光大道与光明路交叉口。

2.除26#、27#楼外,各栋号地下室与地下车库为整体。

地下车库为地下1层,层高3.7m;13#、15#、17#、18#楼为地下1层,地上27层,建筑高度83.45m;16#楼为地下1层,地上24层,建筑高度74.75m;19#、20#、21#楼为地下1层,地上17层,建筑高度55.7m;22#、23#、25#楼为地下1层,地上10层,建筑高度33.25m;26#、27#楼地上7层,建筑高度26.1m。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下室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工程名称:临泉当代城二期建设单位:临泉洪浩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安徽万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工程渗漏部位1)地下室面积大、后浇带条数多,极易产生后浇带施工缝处渗漏;2)屋面为现浇砼屋面,浇筑时振捣不密实、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及上施工荷载过早,屋面工程容易出现渗漏情况;3)地下室外墙极易产生施工缝处理不当而引起渗漏;4)卫生间管道与楼板预留接口后补处理不当引起渗漏;5)外墙穿墙螺杆洞、施工洞封堵后补处理不当引起渗漏;6)地下室外墙穿墙管处封堵后补处理不当引起渗漏;7)外墙门窗嵌缝处理不当引起渗漏;8)施工质量通病引起渗漏;如本工程出现以上类似渗漏情况,具体修补措施按照本方案执行。

2、编制依据1)临泉当代城二期工程施工图纸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7)防水工程图集8)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的对渗漏水的治理方法和措施3、渗漏治理的目标及原则本工程的渗漏治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由项目工程师和堵漏修补班组长分别负责渗漏治理的技术处理和施工处理,从主体结构、细部节点及防水材料和渗漏施工处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

1)目标:优质服务;消除业主后果之忧。

2)原则: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结构自防水与防水材料防水相结合,以主体结构自防水为主,注重防水细部处理,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

由于渗漏的原因很多且很复杂,在堵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认真仔细的查找漏水点、漏水源,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问题。

4、渗漏修补施工准备4.1、定期检查根据工程特征,检查部位主要分为六个区域:①.地下室外墙施工缝;②.四周立墙;③.底板;④.后浇带;⑤.安装管道穿墙、楼板位置;⑥.屋面防水部位。

4.2、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地下室堵漏施工是在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进行,能否彻底解决渗漏,确保工程质量,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关键的一环。

由于渗漏的原因较多,根据现已成熟的堵漏实践经验,本工程应选择:止水材料、封缝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材料、抹面材料五种。

4.3、技术准备1)按现行规范要求,掌握工程原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施工有关资料。

调查渗漏水现状、了解工程周围环境及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渗漏水原因,制定渗漏水治理方案。

2)施工队伍要具有经过防水专业培训并发有防水工程专业上岗证的人员带班,其他人员也要经过防水安全及现场施工教育的专业人员认真施工。

3)查找漏水源,从结构分析渗漏水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情况,从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4)对症下料,选择适宜的材料与工艺,应特别注意的是要在结构稳定,裂缝不在继续延伸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5)施工时按“先顶后墙再底板”的顺序进行,避免破坏原有完好的防水层。

施工严格实行三检制,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各部位堵漏施工方法对基层的要求,基面必须牢固、干净、湿润、尽量无积水。

5.1、地下结构渗漏水修补方法地下防水工程出现的渗漏水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地下工程产生渗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使用管理和维护,因此,必须强调在治理渗漏水的施工过程中,应自始至终一丝不苟、精心施工,坚决避免“久治不愈、扩大危害”。

⑴、渗漏水治理地下工程渗漏水常见的有孔渗漏、缝渗漏以及面渗漏;渗水情况有慢渗(湿渍)、快渗、漏水、涌水。

应视具体情况,确定治理方案,进行堵漏。

通常漏水量大的部位,可以直观找到,而渗水较慢或一般湿渍不易观察到出水点,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查:1)将漏水部位擦干,立即在漏水处薄薄地撒上一层干水泥,表面出现的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漏水的孔或缝。

2)如上述方法尚不能查出渗水处,则可用水泥胶浆(水泥:水玻璃=1:1)在渗水面均匀涂一薄层,并立即撒上一薄层干水泥粉,干水泥层表面的湿点或湿线即为渗水的孔隙或裂缝。

⑵、抹面堵漏方法1)大面积渗漏水大面积渗漏水在渗漏工程中比较普遍,其特征为渗水点有大有小、且分布密集,渗水面积大。

大面积严重渗漏,首先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便在无水情况下进行修堵施工;当无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先行引水泄压,再涂抹快凝止水材料,使面漏变成线漏、线漏变为点漏(可集中为若干点),最后将漏水点封堵,再进行大面积抹面。

大面积慢渗,漏水不明显,但湿渍常在。

这种情况可采用速凝材料直接封堵,再进行防水砂浆抹面或涂抹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等。

2)裂隙漏水水压较小的裂缝慢渗、快渗或急流漏水,可采用裂缝漏水直接堵塞法处理。

先沿缝方向以裂缝为中心剔成八字形边坡沟槽,并清洗干净,把拌合好的水泥胶浆捻成条形,待胶浆快要凝固时,迅速填入沟槽中,向槽内或槽两侧用力挤压密实,使胶浆与槽壁紧密结合,若裂缝过长可分段堵塞。

堵塞完毕经检查无渗水现象,用素灰和砂浆把沟槽抹平并扫成毛面,凝固后(约24h)随其他部位一起做好防水层,如下图。

裂缝漏水直接堵塞法3)孔洞漏水治理方法在渗漏水较严重的情况下,按“以大化小”的顺序,通常将面、线漏水引导为若干“点”或“孔”漏,因此,孔洞堵漏是最常用的作法,必须迅速止水;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才能成功,当前已有多种堵漏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用于工程实践,使防水堵漏应用技术更趋完善和提高。

①.直接堵塞法一般在水压不大(水压2N以下)、孔洞较小的情况下,根据渗漏水量大小,以漏点为圆心剔成凹槽(直径×深度为1cm×2 cm、2cm×3cm、3cm×5cm),凹槽壁尽量与基层面垂直,并用水将凹槽冲洗干净。

用配合比为1:0.6的水泥胶浆捻成与凹槽直径相接近的圆锥体,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将胶浆用力堵塞于凹槽内,并向槽壁四周挤压严实,使胶浆立即与槽壁紧密粘合,堵塞持续半分钟即可,随即按漏水检查方法进行检查,确定无渗漏后,抹上防水层。

②.下管堵漏法水压在2~4N左右,孔洞较大,可按下管堵漏法处理,见下图。

下管堵漏法下管堵漏法是将漏水处剔成孔洞,深度视漏水情况决定,在孔洞底部铺碎石,碎石上面盖一层与孔洞面积大小相同的油毡(或铁片),用一胶管穿透油毡到碎石中。

如系地面孔洞漏水,则在漏水处四周砌筑挡水墙,将水引出墙外,然后用促凝剂水泥胶浆(水灰比为0.8~0.9)把孔洞一次灌满,待胶浆开始凝固时,立即用力将孔洞四周压实,并使胶浆表面略低于基层面1~2cm。

擦干表面,经检查孔洞四周无渗水时,抹上防水层的第一、二层,待防水层有一定强度后,将管拔出,按直接堵塞法,将管孔堵塞,最后抹防水层的第三、四层等。

4)其他漏水情况处理①.地面普遍漏水处理地面发现普遍渗漏水,多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

处理前,要对工程结构进行鉴定,在混凝土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渗漏水的修堵工作。

条件许可的应尽量将水位降至建筑物底面以下。

如不能降水,为便于施工,把水集于临时集水坑中排出,把地面上漏水明显的孔眼、裂缝分别按孔洞漏水和裂缝漏水逐个处理,余下较小的毛细孔渗水,可将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抹上厚为1.5cm的水泥砂浆(灰砂比为1:1.5)一层。

待凝固后,依照检查渗漏水的方法找出渗漏水的准确位置,按孔洞漏水直接堵塞法一一堵好。

集水坑可以按预制套盒堵漏法处理好,最后整个地面做好防水层。

②.蜂窝麻面漏水处理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而产生的局部蜂窝麻面的漏水,在进行处理时,应先把漏水处清洗干净,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涂抹厚2mm左右的胶浆一层(水泥:促凝剂=1:1),随即在胶浆上薄薄的撒一层干水泥,干水泥上出现的湿点即为漏水点,立即用拇指压住漏水点至胶浆凝固,按此方法堵完各漏水点,随即抹上素灰与砂浆层,并扫成毛纹,最后按要求作好防水层,此方法适宜于漏水量较小,水压不大的部位。

⑵、注浆堵漏施工1)注浆孔的设置注浆孔的位置、数量及其埋深,与被注结构的漏水缝隙的分布、特点及其强度、注浆压力、浆液扩散范围等均有密切关系,合理地布孔是获得良好堵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则如下:①.注浆孔位置的选择应使注浆孔的底部与漏水缝隙相交,选在漏水量最大的部位,以达到导水性好(出水量大,几乎引出全部漏水)。

一般情况下,水平裂缝宜沿缝下向上造斜孔;垂直裂缝宜正对缝隙造直孔。

②.注浆孔的深度不应穿透结构物,留10~20cm长度为安全距离。

双层结构以穿透内壁为宜。

③.注浆孔的孔距应视漏水压力、缝隙大小、漏水量多少及浆液的扩散半径而定,一般为50~100cm。

2)埋设注浆嘴一般情况下,埋设的注浆嘴应不少于两个,即设一嘴为排水(气)嘴,另一嘴为注浆嘴。

如单孔漏水亦可顶水造一孔,埋一个注浆嘴。

压环式注浆嘴插入钻孔后,用扳手转动螺母,即压紧活动套管和压环,使弹性橡胶圈向孔壁四周膨胀并压紧,使注浆嘴与孔壁连接牢固。

楔入式注浆嘴缠麻后(缠麻处的直径应略大于孔直径),用锤将其打入孔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