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议论文开头与结尾写作学习与训练专题

高中议论文开头与结尾写作学习与训练专题

高中议论文开头与结尾写作学习与训练专题教学博苑02-25 1920高中议论文开头与结尾写作学习与训练专题源自高考作文第一篇:议论文常见开头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立论。

这是议论文中立论文最常见的方法。

你不妨开宗明义开篇将文章中心论点摆出来,然后再逐层展开论证。

例如:1、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

--《善于舍弃》2、“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二、单刀直入,真接驳论。

对于要批驳对方或是材料中的错误观点的议论文,在开头往往先亮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的论点,以便树立靶子,深入批驳。

靶子有了,接着下文批驳分析对方的错误论点,也就顺理成章。

例如: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三、提出问题,展开议论。

用设问开头,直接提出问题,引起论述,也是议论文开头的一种常见方式。

这种开头方法的特点是入题较快,简洁、明快、有力,,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启发思考。

例如: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成功》(季羡林)四、警句突现,令人注目。

警句式的开篇,引用名言警句开头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以此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不仅吸引读者,又因为名言警句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蕴含哲理,说服力也强。

例如: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

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 --《生命是什么》五、借助故事,增添趣味。

议论文的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然后由这件事引起议论。

或先引用一个寓言,从而引起议论,展开论证。

叙述一个故事,然后由这件事引起议论。

从而就事说理,针对性强,使文章富有趣味和说服力;用寓言开头,则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

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

直到4哕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

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

-- 《发现自己》六、抒写情感,饱含深情。

虽然这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但在议论文中也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直抒胸臆,倾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它能够体现议论文饱含感情的特点。

同时也可以使表达气势磅礴,感情淋漓酣畅。

例如:爸爸妈妈请放开手,请放开手让我自己去闯一条印满自己脚印的道路。

即使那条路到处布满荆棘,即使那条路上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让女儿自己去踩,去踏,去探索,去行进吧。

--《爸爸妈妈请放开手》关于议论的开头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作文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开头形式。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祝福大家在写作中不断琢磨,不断总结,打开思路,开一个好头,写一篇妙文。

第二篇:议论文如何结尾一、结尾的方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

结尾方法异彩纷呈,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结尾时要联系文章的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讲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

要知道,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它们往往会在阅卷老师脑海里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作文的分数高低。

好的结尾一要收束全文;二要简洁有力;三要激励读者,发人深省;四要呼应开头,照应前文。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分析历年高考满分范文,我们不难总结出考场议论文结尾大体有以下几种好方法:1.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文章结尾重在自然简洁,议论文主要是对所论之事的剖析和推理,当阐述的事理已经说清,文章就可戛然而止,意完语完,不结为结,显得干脆利落。

例如2007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我心飞翔》就采用这种方法结尾让我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吧!愿我心飞翔,穿越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去拥抱那份鱼翔浅底的空灵,去拥抱那份蝶舞花丛的自由,去拥抱那份雁游碧天的豪迈!我心飞翔。

奇迹无处不在!文章以“我心飞翔”为标题,用抒情的笔调来写充满哲理思考的内容,意境博大,胸襟开阔,思路敏捷流畅,用词优美,文采飞扬。

大量使用比兴手法,由蜗牛、小溪、绿叶,到中外历史,深情饱满,理性十足。

结尾深情地发出号召,戛然而止。

又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的结尾:“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2.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为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文章的的论证思路和进一步增强论证的力量,我们可以在本论部分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结尾处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中心论点,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分析、阐明了为什么要“改造”和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之后,用三句话自然地结束了全文: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

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三句话,水到渠成,进一步肯定了“改造”,很自然地收束起来。

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走自己的路》结尾:“请以宽容的目光对待我的坚持,请让我走自己的路。

”就是这种手法,显示了的构思和驾驭语言的扎实功夫。

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的结尾:“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3、首尾圆合,画龙点睛这是指依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联系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来设计文章的结尾,使之与论题、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谨严,强调并凸现文章的主旨。

这类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在。

如秦牧《青年人应该怎样选择生活道路》一文,就是在结尾时点明中心论题的:青年人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选择正确生活道路。

又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结论和论点也是统一的,故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如《偶像》:开头:如玫瑰风骨,娇艳的身躯展示的是桀骜不驯;像峭壁苍松,冲天的气势展示的是刚强不屈;似风中傲菊,淡淡的清香展示的是旷达的心胸。

结尾:玫瑰风骨,峭壁苍松,风中傲菊,你可曾体现他们的精神,并付之实践?有偶像如此,也不枉一生。

例如07高考满分作文《谁为青春买单》:首:走在青春的大道上,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微笑着走过风风雨雨,也走过一段平凡而又奇特的青春路。

手牵手,父母伴我们启程走进青春;肩并肩,师长陪我们奔跑追逐青春;心连心,你我他在命运的琴弦上谱写青春。

……尾:谁为青春买单?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更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莫把情云遮慧眼》一文的结尾:“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

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应切记:莫把情云遮慧眼。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本文的题目是“勿以好恶论断之”,在对论点进行充分论证之后,结尾点题,与题目形成文题照应,既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又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这样点明了论点又紧扣了题目,收束得很有力量。

议论文巧妙使用前后呼应的例子也很多,如2001年高考范文《根》的开头和结尾:参天古树缘于遒劲的根,挺拔翠松依赖于不屈的根,那么我们生存的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诚信。

……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干什么事,不管你在哪里,守着你的根,守着炎黄子孙的根,守着我们的哪怕是唯一的拥有——诚信。

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蒂固,根深叶茂。

在文章的开头将诚信比喻为参天大树那遒劲的根,说理而言情志,真有先声夺人之势。

而文章的结尾紧扣这个比喻总收上文,在结尾写到不管是什么人,干什么事,我们都要守住我们的根,守住哪怕是我们唯一的拥有——诚信,这样就和开头形成了前后照应,统贯圆合,文气通畅,浑然一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4、归结呼号,言尽意丰例如议论文《谈美》一文,开篇由俗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引出论题,提出“究竟什么样的美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美?美,究竟是什么?”这一论点,然后围绕问题具体分析论述,结尾归纳总结呼唤号召:“总之,只有心灵美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美。

只有有了心灵美,才能够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

每一颗美好的心灵都是人们在复杂的生活中逐渐学习、锻炼而培养起来的。

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来铸就一颗美好的心灵吧。

”再如杂文《冷眼看“面具”》一文的结尾:“撕下自己的假面具吧!我们的世界都摘下假面具,我们不需要这个。

”这个结尾就是在前文深入剖析生活中人们种种“面具”的实质之后,发出倡导,表明观点态度,启迪人们要明辨是非,知晓怎样取舍,从而彰显中心论点。

《理想的阶梯》一文,用两个比喻归结上文,深化“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的中心论点,激励青年为实现光辉灿烂的理想而奋斗。

再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在结束时,既概括全文内容,又同开头部分提出的论点相照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论述中心:总之,我们要拿来。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这样的结尾,不仅突出了中心,还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5、巧用修辞,文采飞扬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我们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引用、比喻、象征、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对偶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1)引用名言:即引用警句、名言、诗句等作文章的结尾,达到“立片言而居要”。

在结尾处引用现成的话,如名言、警句、歌词、诗文、经典著作、俗语、谚语等,可以在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使文章收束得干脆有力,又能显示出的开阔的知识面。

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的结尾:“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

”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结尾写得简洁有力,语重心长,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结尾“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一句,是仿照怀特黑德的名言自拟而成的,语言精辟,深化了中心思想。

运用该法应注意,所引用的材料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

“我绝望,掉进深井,我低头,看到水中繁星点点,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看到最深的美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