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案教学博苑08-30 0839高中语文必修一《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及其艺术效果,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迁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多角度地创设,促进学生分组合作主动参与、探究问题,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进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及品味其艺术效果。

2、掌握一些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教学难点:注意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写出事件的波澜。

突破策略通过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图片展示法、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和教师点拨法,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善于运用生活本身就具有的曲折性、复杂性和一些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巧妙着笔,再现生活。

教学方法借鉴与探讨相结合,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资源1.教材:“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2.高一学生课文学过和读过的小说3.三则小故事:《背箱子》《愚人节》《尴尬瞬间》4.作文话题:“家庭风波”教学思路品味波澜之美→探讨波澜之法→续写波澜情节→构思整篇波澜课前准备:1、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一波三折的故事?搜集一下。

2、你觉得怎样才能让文章一波三折?3、你觉得叙事波澜起伏会有什么效果?教学过程:一、导入:看过《三国演义》,我们不会对赤壁之战没有深刻印象。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领着一百多人在火海中仓皇逃窜,败走乌林。

在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他三次“仰而大笑不止”,笑诸葛亮、周瑜没有谋略,不在这三处设下伏兵。

而在每次笑声还没有停止时,分别杀出了赵云、张飞和关羽,几乎把他活捉了,吓得他魂飞魄散。

后来曹操死里逃生,最后到了自己的地盘南郡,本来可以大笑了,而这时又是“火把齐明,一簇人马拦路”,曹操惊呼:“吾命休矣!”却原来是曹洪。

在南郡,曹洪为他摆酒压惊,他本应大笑,庆幸自己死里逃生,但他却捶胸大哭,悔恨谋臣郭嘉不在。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让人不忍释卷,应验了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这样导入:若干年前,一家美国杂志以三千美元悬赏,征求文字最简短、情节最曲折的小说。

结果,下面一篇小小说获得头奖。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

”三个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电报:“无误,巴布尸在狮腹内。

——佛莱特。

” )二、让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中外作品中叙事波澜起伏的片断。

(师可提示课文中一些写事起波澜的例子。

如《孔明借箭》片断,《项链》结尾,《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两次关于念书的答话等。

)三、结合例文教给学生一些写事起波澜的方法。

多数学生写不好记叙性的文章,一是没有真正掌握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一个故事在手,只会平铺直叙,不会拐弯抹角;二是眼界狭窄,仅局限于事件本身,就事论事,不懂得添油加醋;三是不善于虚构,现实生活到了他们笔下不是平淡无奇,就是胡编乱造,明显作假。

这说明教学中不能光说写作知识及技法,关键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并通过范文示范反复练习,让学生知道如何有机利用各种方法,才能有好效果。

1、多亏了这一撞不好,有一辆摩托车从我右边开来。

他是要向前开还是要向左拐呢,大概是向前开吧。

于是,我把车往右偏了偏。

可谁知摩托车是向左拐弯的。

MY GOD!快撞上了!“啊”伴随着我的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尖叫,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

哎呀,腰好疼啊!摩托车主也许是被我的尖叫吓坏了,慌忙问我有没有受伤,要不要去医院。

我一看表,只有三分种了。

忙说没事。

车主看了看他的摩托车,心痛地说:“你看,挡风玻璃都被你打碎了。

”“对不起,我还以为你是向前开的。

”我一边扶车一边说。

“我不是打了向灯了吗?”我一看,真的,车左边的灯正在一闪一闪的,哦!原来,车灯是用来显示方向的,我起初还以为是闪着好看的呢。

虽然被车撞了,但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这下没白撞。

到学校,当然已经迟到了,但当我跨进教室时,同学们都有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同桌告诉我:“为了拍电视,校领导临时决定早读取消,把我们拉去跑步,也许是摄像师精益求精,也许他本来就是个南郭先生,结果他扛着机器一次次地重拍,我们喘着粗气一圈圈地重跑,直累得大家腰酸背痛,差点没壮烈地倒下,他才罢休。

幸亏你迟到,逃过这劫。

”我一听,偷着乐了,嘿,今天这撞车撞得真是时候啊!第二天早上,虽然时候还早,但我仍骑得很快。

又到了那个拐弯处,我条件反射似地放慢了车速,因为被撞的腰部还疼着呢。

就在这时,一辆中巴车从我面前飞驰而过。

MY GOD!我赶紧刹住了车,尽管那中巴已远我而去,我仍被吓出一身冷汗,如果和中巴KISS,即使大难不死,也免不了缺胳膊少腿。

真得感谢昨天那一撞,要不然,今天我至少得去医院。

点评:就文字表达而言,本文优点不多,但还是写得比较成功,原因在于它写得一波三折,有波澜。

首行,标题给人以悬念,其次,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在事前事后有比较精彩的点染,使文章生动丰富。

更重要的是,抓住几个换衔接点,从起床匆忙到骑车为第一折,遇上摩托车不知其方向为第二折,遇上摩托车不知死活为第三折,摩托车主惊慌与埋怨为第四折,迟到为第五折,同桌痛说跑步遭遇为第六折,第二天继续骑快车为第七折,弯减速躲过中巴车为第八折。

一折紧接一折,使读者始终处于一种张弛状态中。

可见本文已具备一定的兴波澜生变化的魅力。

2、病文升格。

开心果故事是从初二那年开始发生的。

期中考试考砸了,我的名次(排名)第一次从三甲内跌出十名开外,我忍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美来劝慰我,我挣脱了,我知道美的脾气,她可以对着你啰嗦一整天,直到你破啼为笑为止。

(跑到操场的一角继续着我的悲哀。

美却不依不饶地跟上,一边喋喋不休地说着她的那套大道理,一边整理着我那被风吹乱的头发。

)①天知道我与美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怎么/竟)会成为一对好朋友。

我承认,我这个人悲观、多愁善感;美却是个乐天派,整天疯疯癫癫(嘻嘻哈哈),仿佛这个世界是为她而设计的,什么都如她的意,什么都让她觉得幸福。

②“不就是一次期中考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次不行下回再来嘛。

说不定给你一个小小的挫折还是好事呢,让你多一份体验。

老拿前三名有什么意思。

”美不断地劝我,我也知道自己太过小器,辜负了美的一片好心。

但是考场失利的阴影始终缭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美突然掰过我的身子,手指着(不远处的)一簇野花。

“云,你看,多美的一簇鲜花。

”(没等我反应过来,美便硬拉着我向那簇鲜花跑去。

)③咦,那一朵真奇怪,花色灰灰的,与周围的一片金黄色显得很不协调。

它像我一样,不属于这个整体。

对这一簇小黄花来说,它是多余的,它不该长在这里。

我麻木地伸出手,想摘下这一朵,好像它早日解脱……(突然,花丛中飞出一只黄蜂,在我的手背上狠狠地刺了一下,我看得到那尾刺留在了我粉嫩的皮肤里。

美急忙过来帮我拔刺。

其实,蜂儿并没有太刺痛我,只是我想到自己竟如此倒霉,便不由得又流下了眼泪。

)④“哎呀,我的娇小姐,(一只小黄蜂就把你搞得哭哭啼啼的,)你也太林黛玉了吧,这里可没有让你吟诗葬花的地方。

高兴一点吧,(你想想,假如这根刺不是扎在手指上,而是扎在眼睛里,会怎样?)”美总是这样,无论碰上怎样不开心的事,她都有理由开颜(一概往好的方向想)。

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她:“美,你的祖宗是不是阿Q?要不你的精神胜利法为什么运用得这样纯熟。

”美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反击一句:“如果我的祖宗是阿Q,那你的祖宗一定是杞人。

”“你什么意思?”“老想着天会掉下来。

”美就是一颗可以医治忧郁症的开心果,被她这么七说八说的一通搅,我的心又恢复了平静。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已经被美同化了,笑神经开始发达,泪腺开始萎缩,年轻的活力在我的周身流动。

黑夜我看到的不只是黑影,还有满天的星星;雨天我看到的不只是满地的烂泥,还有五颜六色的彩虹。

我觉得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一颗开心果。

后来,我参加了校合唱团,再后来,我当上了电视台的业余主持人,再后来我在期末考试中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再再再后来……说明:“我知道美的脾气,她可以对着你啰嗦一整天,直到你破啼为笑为止。

”这一句属于概括叙述,显得抽象,不能形成波澜。

④处原文缺乏波折,又不能为下文提供必要的铺垫,所以增加一个细节。

拓展训练一用总结的兴波澜的方法,给下面的几个片段各续一个精彩的结尾,并指出你用了哪一种兴波澜的方法。

1、背箱子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

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

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原作结尾】“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

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评析】“我”怒从心起,是因为事出意外,没有想到小女生居然这么“不领情还骂人!”。

这种意外,源于“滚”字既可指人,也可指轮子,人物“我”误会了小女生的话。

学生运用兴波澜的方法进行续写训练:【学生活动】给《背箱子》续写结尾;然后交流,其他同学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总结的兴波澜的方法给故事续写情节,从中训练想象、求异思维,提高写出事件波澜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评价作品中进一步认识到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是叙事波澜的源泉,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复杂事物的意识,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事物。

2、用总结的兴波澜的方法给《愚人节》续写结尾;然后交流,其他同学评价愚人节愚人节那日,进得教室,心中忽灵机一动,俯首对C低语:“有你的挂号信。

”C听后朝传达室飞奔而去。

看到其忙态,我站在窗口忍俊不禁。

又恐C 归来发怒,备好一大堆解释。

……【原作结尾】谁知C面带春风,手中果持一封挂号信,且笑指我道:“你呀你呀,眼睛不好,只看到我的挂号却忘了你的。

”听罢极扫兴,只有悻悻奔下楼去取自己的挂号。

谁知到传达室一查,非但没挂号影子,反遭管理员一阵讥讽。

怒上心头,发上竖,回首一望,C正站于教室门口窃笑。

大悟,以手击额,无奈苦笑道:“今日愚人节!”【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容易激发学生的认同感。

而且要加强小组交流对话,让每个同学的创造才能都能得以施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课堂效果】从活动结果来看,学生情绪高昂,参与意识高涨,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效果明显。

3、用总结的兴波澜的方法给《尴尬瞬间》续写结尾;然后交流,其他同学评价尴尬瞬间我对已搬来一星期却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邻居很是好奇,总想一睹“芳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