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一、单选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水圈是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所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组成。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所以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在软流层以上。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 / 103.图中M界面为()A. 地表B. 莫霍界面C. 软流层D. 古登堡界面4.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B. 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C. 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D. 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
在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M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M为表达地壳厚度的曲线;由于地壳的下限是莫霍界面,所以M也可以表示莫霍界面。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A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B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3千米左右,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故C对;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地壳厚度较薄,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故D对。
依据题意,故选B。
2016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 岩石圈以上是软流层6.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多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了岩石圈的范围。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AB错;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之上的部分,故D错;生物圈渗透到了岩石圈的顶部,则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故C对。
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故A错;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故B对;生物圈占据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故C错;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与地球的内部圈层也有联系,故D 错。
故选B。
7.地震发生时,下列各地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最迟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解:A在青藏高原,地壳厚度最大,莫霍界面最深,接收到地震波最晚。
故选:A。
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
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壳分布的基本规律:海拔越高,地壳越厚,而海拔越低,3 / 10地壳越薄即可解题8.下图为我国新疆南部的板块运动示意图。
读图,图中所示A. 岩石圈厚度达120千米B. 板块为东西相向运动C. 岩浆喷发形成天山山脉D. 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读图分析可知,软流层顶部为45km的深度,所以岩石圈厚度大约为45千米,A错误;由图可知,南部为塔里木板块,北部为天山板块,呈南北方向分布,因此板块为南北相向运动,B错误;天山山脉是早期的洋壳俯冲到天山板块的下面,导致天山山脉隆起而成,C错误;读图分析可知,塔里木板块向北与天山板块相互碰撞,并俯冲到天山板块之下,说明该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D正确。
故选D。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7年10月31日19时50分在印度尼西亚塞兰岛发生6.2级地震(如图),震源深度6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3.79度,东经127.83度。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10.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可信的是(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5 / 10 A. 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 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风暴潮等次生灾害C. 地震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船只上的人先感到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 会导致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新的岛屿【答案】【小题1】B 【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厚度最大,地核与地幔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是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而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故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B 对,ACD 错。
故选B 。
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相关知识。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 正确;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不是地震引起的,B 错误;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故地震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船只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 C 错误;火山往往引发地震,地震引发火山可能性小,D 错误。
故选A 。
11.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
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如图2的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解: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当横波遇到油气资源时,横波会突然消失,根据这一特点,即可选出答案。
故选:A 。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
本题以找油气资源为背景考查了地震波的特点,横波和纵波的区别要从传播速度和传播介质去区分。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回答下题。
1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13.关于地球大气圈叙述正确的是A. Ⅲ大气最厚,大气质量主要集中在这一层B. Ⅰ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对流运动十分显著C. Ⅱ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空气水平运动为主D. 云和雨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Ⅲ大气【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特点。
根据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的几个转折点的温度值判断,对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地面气温在20℃左右,到对流层顶的气温约-50°C,平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到平流层顶气温约0°C,故②曲线符合。
故B对,AC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大气圈的特征。
地球大气圈可以分为Ⅰ对流层、Ⅱ平流层和Ⅲ高层大气。
大气质量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A错误;对流层中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十分显著,故B正确;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空气水平运动为主,C错误;云和雨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故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①层代表硅铝层,②层代表硅镁层,完成下列各题。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③代表地核B. ④是古登堡面C.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D. 自下而上横波穿过④速度减小15.地质循环发生的范围是软流层与A. 地壳内部B. 水圈和地幔之间C. 岩石圈内部D. 地壳和地核之间【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相关知识。
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两层:上层是硅铝层(在海洋上往往缺失是个不连续圈层),下层是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上都有是个连续圈层)。
地壳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比较厚,大洋地壳比较薄。
据图分析,图中①为硅铝层、②为硅镁层、③为地幔、④为莫霍界面,AB错误;硅铝层(在海洋上往往缺失是个不连续圈层),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上都有是个连续圈层),C错误;④为莫霍界面,自下而上横波穿过④速度减小,D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发生在软流层与岩石圈内部,故选C。
二、综合题16.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九寨沟景区的比芒村。
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7.0级;震源偏深,有20千米。
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
7 / 10(1)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幔的厚度最大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快C.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D.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2)请推测本次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都远低于青海玉树7.1级、四川芦山7.0级、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原因。
(3)列举本次地震造成的危害有。
【答案】(1)D(2)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抗震防灾意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