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课件:情节:指定情节的作用

2018届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课件:情节:指定情节的作用


内容: 谢拉班在儿子家生活的往事。 情感: 开始对儿媳妇的喜欢,到认识到她虚伪的 失望,再到发现她一口假牙的不能容忍。
1.《槐花》第6段的内容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 何作用?(4分) ①这一段插叙了谢拉班在儿子家生活的往事, 补充交代了他成为车场守夜人的缘由; (情节) ②谢拉班在儿子家不适应,补充解释了上文 他对小家伙慈爱的原因(情节); ③为下文谢拉班对小家伙的思念作铺垫。 (情节)
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 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内容概括一】,为下 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 独这些情节作铺垫【概括情节,结构作用】。 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内容概括二】, 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 情节作铺垫。【概括情节,结构作用】
某一情节(某一段、某一内容)的作用
【方法总结】 文段作用题:内容+结构 1.内容:写什么,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人物+主题) 2.结构:上下文(情节)
小说情节:“3+1+1+1”
【合作探究】
人物: 谢拉班——曾经远近闻名的藏族猎手,现在是寄居在 城市,孤独寂寞的车场守夜人; 小家伙——稚气未脱,故作老成,善解人意,游手好 闲,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 儿媳妇——说汉语、温文尔雅却虚伪的妇联干部。 情节: 闻花香——忆往事——摘槐花 环境: 城市车场,槐花飘香。 主旨: 通过谢拉班回忆与小家伙的交往,表现城市与乡村生 活的矛盾,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对老人心灵的影响。
【合作探究】 1.《槐花》第6段的内容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 何作用? (4分)
2.小说中有关槐花花香的描写是怎样推动情 节发展的?(6分)
1.《槐花》第6段的内容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何作 用?4分
⑥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 儿媳妇是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 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 床低矮柔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 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躺椅,上面铺 着熊皮。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 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 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 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 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吃完,媳妇用牙签拨弄牙 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 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 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小说专题复习之情节
分析某一情节对全文的常见作用。
2.掌握分析指定情节作用的方法。
分析情节的作用:
某一情节(某一段、某一内容)的作用
文段作用题:内容+结构
内容:写什么,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结构:上下文
经典例题:某一段的作用
《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
变题:第6段的内容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①这一段插叙了谢拉班在儿子家生活的往事, 补充交代了他成为车场守夜人的缘由;(情 节) ②谢拉班在儿子家不适应,补充解释了上文他 对小家伙慈爱的原因(情节),表现了谢拉 班孤独寂寞、渴望交流的人物形象(人物); 与儿媳妇的矛盾揭露了淳朴与虚伪之间的冲 突,折射并深化了农村与城市文明的矛盾冲 突(主旨); ③为下文谢拉班对小家伙的思念作铺垫。(情 节)
经典例题:某一内容的作用
《溜索》: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 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内容概括)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环境)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 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人物)
经典例题:多处写到的某一内容的作用
2.小说中有关槐花花香的描写是怎样推动情节 发展的?(6分) 提示: ①回到原文找到有关槐花花香的描写; ②具体情节具体阐述。 主要情节: 闻花忆往事——夜半思往事——做梯摘槐花 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①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 ②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 烈的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 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 味。 ③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 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 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 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 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 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 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 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小说专题复习之情节
【知识回顾】
情节考题设置: ①概括故事情节; ②分析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 ③分析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 叙等方法的作用。 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真题回顾
• 1.《会明》(2016江苏卷)文中多处写到“插 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4分) • 2.《这是你的战争》(2011江苏卷)文中第3节 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 联?(4分) • 3.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 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 • 4.《侯银匠》(2008江苏卷)小说第二段对全 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经典例题:某一内容的作用
《这是你的战争》: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 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
【参考答案】 (1)补充交代(承接,呼应)上文征调动员大会 的内容(情节); (2) 为下文具体描写不同的学生形象作铺垫(引 起下文不同学生的不同态度)(情节)(不同的
学生形象指充满爱国热情的工学院学生、逃避征调的蒋 姓学生,主动要求入伍的澹台玮)。
《会明》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 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参考答案】 • 内容:由接受任务到渴望到不抱希望,表明会 明在无仗可打的情况下的心理变化历程(情 节)——空虚到充实,同时丰富会明服从命令 的军人形象(人物)。 • 结构:是行文线索,贯穿全文(情节特点); 使情节形成波澜的艺术效果(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