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记录 燃气
新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记录 燃气
8、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安全禁示牌等不得任意拆除和随意挪动;
9、防止物体打击的安全管理燃气施工中,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极易遭受坠落物的打击,造成人身伤害。为有效防止物体打击,必须做到: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得随意堆放物品,高处堆积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建筑垃圾必须按指定地点、指定方式投放,禁止在脚手架及高空中抛接物体,材料、机具的传送须配有安全绳,在危险的区域必须有可靠的围护设施和有明显的禁入标志,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10、燃气架空管、立管敷设在外墙时,经常要进行攀登作业、悬空作业、临边作业。一些洞口、临边及外墙,虽然都设置了防护栏杆、安全网及脚手架,但是高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特别留意以下有关事项: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所有安全标志、工具和设备等,在施工前逐一检查;做好对高空作业人员的考核、持证和体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保证不出纰漏,不发生安全事故,还要做到以下4点: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做到及时解决,必要时停止作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措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现场的水、雪、冰霜等必须清除;搭设防护棚和安全设施,设警戒区,有专人防护。
13、施工现场按规定悬挂灭火器,灭火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检查,确保灭火器性能良好可用。工地一旦发生火灾,无论任何人发现火警都有义务迅速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讲清楚起火原因、地点,并在路口接应消防车;
14、施工机械使用前,认真进行机械安全检查。包括机械本身的故障和安全装置的检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装置灵敏可靠。还要进行机械施工条件、现场环境的检查。杜绝机械责任事故。应杜绝由于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维护保养不当、修理质量不合格、带病运转、管理不严、保管不善、指挥失误等造成机械损坏、人员伤亡的机械责任事故。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由专人排除,严禁操作人员擅自拆除,避免因此而造成事故。机械在运动中,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和调整作业。操作人员在机械上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带,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16、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的操作工人上岗前,应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和技术评定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燃气管道连接前对管材、管件及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准使用。燃气管道采用电熔连接和热熔连接,管道和金属管道连接,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连接。燃气管道不同连接形式应采用对应得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不得采用明火加热。燃气管道宜采用同牌号、材质的管材和管件。对性能相似的不同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或管件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应经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得到保证后,方可进行。管道连接时,管端应洁净,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防止杂物进入管内,对管道吹扫工作不利。管道连接结束后,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必须返工,返工后重新进行接头外观质量检查。管道埋地敷设最小覆土层厚度(地面至管顶),埋设在机动车道下时,不得小于0.9m;埋设在非机动车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0.5m。管道施工还应满足《华润燃气工程施工作业手册A部分:PE焊接》(CRCGAS GC23301-2014)中的相关要求。
受
教
育
人
签
字
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记录
表6
工程名称
主持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
地点
工地现场
受教育人员
所有施工人员
项目类型
民用
讲授人
教
育
内
容
教育内容:
1、我国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2、安全生产的原则是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讲效益必须讲安全是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3、必须遵守本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工地守则”及“文明施工守则”;
4、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要集中,坚守岗位,严禁酒后上班;
6、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予以拒绝施工,并有责任和义务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7、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没有防护设施2m以上、临边和陡坡进行施工时必须系上安全带;高空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往下投掷物体,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11、燃气施工临时用电具有开放性、暂时性、可变性、地域环境多样性等特点。其运行条件相对较差,安全性相对降低,极易由于电气故障而造成人员触电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提高施工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临时用电工程的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采用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采用三级配电;规范配电线路的敷设;规范配电装置的电气配置和使用;规范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装置和使用条件;规范电气照明设施;规范电工的专业性。
12、埋地燃气管道施工时,要进行大量的挖掘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土壤结构、硬度、地下水位、天气等影响,开挖管沟及沟内作业时易发生塌方事故,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施工作业时,如发现有不能辨认的物品或未预料到的各种管道或电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上报。开挖管沟时,若受场地限制不能放坡或放坡增加土方量很大时,要设立支撑。在拆除固壁支撑时,要按回填顺序,从下到上逐步拆除。要换支架、支撑时,应先装上新的,再拆下旧的。及时排除管沟积水。
15、材料应分类堆放,乙炔、氧气瓶必须分开存放在不易碰撞的地方。防腐材料、聚四氟乙烯胶带、进口设备、施工机具等不得露天堆放;露天堆放的材料必须固定,并应有防水淹、防雨淋、防滑散、防盗窃措施。易燃物品如油漆等应做到随领随用,未用完的易燃易爆物品应放入密闭容器内,存在指定地点。施工中使用的半成品应在开阔场地加工。由于特殊原因必须在工棚内加工的,只能进行套丝、管件组装等冷加工。
17、钢管安装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明敷热镀锌钢管可采用螺纹连接,密封填料为聚四氟乙烯胶带。
管道焊缝位置,坡口形式及加工,对接焊件的组对要求等均应符合规范(GB50235-97)的相关规定。
焊条焊丝材质应与母材材质相同。焊缝表面及内部质量应符合规范(GB50235-97)中III级焊缝的要求,焊缝射线探伤按总焊缝数量的15%进行。明敷无缝钢管按规范(SY/0407-97)进行除锈后先刷红丹底漆两道然后再外罩面漆两道,热镀锌钢管刷面漆两道。埋地钢管做加强级防腐,采用三层PE聚乙烯胶粘带的防腐方法,其材料及施工要求应满足《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的规定。
18、埋设燃气管道的沿线应连续敷设警示带,警示带距管顶宜为0.3-0.5m,但不得敷设于路基和路面里,警示带上应标出醒目的提示字样,警示带应能抗击回填土的冲击、压迫及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腐蚀。当采用聚乙烯管道时,管顶应随管道走向敷设示踪线,直埋段示踪线采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电线,用胶带固定在聚乙烯燃气管道上方,示踪线连接处应可靠连接,并采取绝缘防水密封包扎;阀门两端示踪线不得缠绕,应在阀门两侧分开以示区别;聚乙烯管道安装完成后,应使用管道电缆探测器对已敷设的示踪线进行连通性和可探性测试,确保示踪线已连接妥当。示踪线和警示带使用年限均不得小于50年。具体要求详见《常见工程通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