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重庆理工大学就业报告

2014重庆理工大学就业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二○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规模 (1)(二)结构 (1)(三)就业率 (5)(四)就业流向 (9)二、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2)(一)毕业生就业趋势 (12)(二)毕业生就业流向趋势 (12)三、毕业生服务重庆状况 (13)(一)毕业生在渝生源和就业结构 (13)(二)毕业生服务五大功能区状况 (14)四、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14)(一)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14)(二)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培养质量 (15)(三)构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15)(四)加强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16)五、就业反馈人才培养情况 (17)(一)坚持出口导向,反馈人才培养 (17)(二)坚持一体联动,优化专业结构 (17)重庆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文、管、经、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庆市市属普通高校。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为根本,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服务两项基础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积极开展就业市场服务工作,不断“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挖掘潜在市场”,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首批“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规模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共有毕业生566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465人,本科毕业生4784人,专科毕业生419人。

生源涵盖全国29省市,毕业研究生来自12个学院(中心),分布于17个专业;本科生来自15个学院,分布于45个专业;专科生来自商贸信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分布于7个专业。

(二)结构1、学历层次结构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共有毕业生566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465人,本科毕业生4784人,专科毕业生419人,分别占2014届毕业生总人数的8.2%、84.4%和7.4%(图1)。

2、性别结构.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中,有男生3498人,女生2170人,性别比为1.61:1(男:女)。

其中,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中各有男生235人、3108人、155人(图2)。

3、生源结构(1)毕业研究生生源结构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研究生,主要生源地在“西南地区”,为56.1%;其他为“长江中游”、“黄河中游” 和“北部沿海”等地区,比例分别为14.2%、12.9%和11.0%(图3)。

(2)本科毕业生生源结构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71.4%的来自“西南地区”;来自“长江中游”、 “黄河中游”、 “南部沿海”、“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的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7.5%、6.6%、3.9%、3.8%和3.8%(图4)。

(3)专科毕业生生源结构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专科毕业生,75.4%的生源地在“西南地区”;生源在“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的专科毕业生比例分别有10.7%和6.2%(图5)。

4、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结构(1)毕业研究生学科门类分布2014届毕业研究生中,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占56.8%,工学毕业研究生占29.7%,经济学、法学、理学和医学毕业研究生分别占3.2%、3.7%、2.6%和4.1%(图6)。

(2)本科毕业生学科门类分布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工学本科毕业生占52.7%,管理学本科毕业生占31.1%,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本科毕业生分别占6.0%、2.8%、2.0%和5.4%(图7)。

(3)专科毕业生专业大类分布2014届专科毕业生中,财经大类专科毕业生占85.0%,旅游大类专科毕业生占10.3%,电子信息大类专科毕业生占4.8%(图8)。

(三)就业率截止到2014年12月30日,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0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3.55%,本科生就业率94.04%,专科生就业率98.33%。

1、毕业研究生就业率2014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就业率 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1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87.50% 材料学90.91%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78.26%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81.82% 信号与信息处理100%管理学院企业管理95.00% 会计学院会计学98.26%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100% 机械设计及理论10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91.67%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100% 经济与贸易学院劳动经济学100% 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 66.67%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1.18%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100%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89.47%总 计 93.55% 2、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就业率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90.31% 地面武器机动工程 92.31%工业设计 97.01% 汽车服务工程 96.43% 热能与动力工程 94.29%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 97.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3.60% 理论与应用力学 71.4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5.65% 材料科学与工程 94.4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97.14%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 96.2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4.63% 电子信息工程 98.99% 自动化 93.00%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5.80% 软件工程 95.08% 网络工程 98.7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94.74%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 82.86% 生物医学工程 100% 制药工程 94.44%化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1.67% 化学工程与工艺 97.87%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① 91.67% 统计学 9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94.29%光电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88.89% 应用物理学 93.44%会计学院财务管理 92.00% 会计学 95.21%①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92.21% 旅游管理 92.31% 市场营销 96.73% 土地资源管理 90.14% 物流管理 90.53% 行政管理 95.00%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90.77% 金融学 94.52% 经济学 86.67% 劳动与社会保障 96.88% 人力资源管理 81.25%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社会工作 100% 知识产权 92.59%语言学院英语① 95.87%应用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7.56% 会计学 93.4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7.56% 金融学 85.71% 旅游管理 100% 软件工程 97.30% 物流管理 97.9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98.88% 车辆工程98.21% 市场营销97.22%总 计 94.04% ①英语(商务英语)3、专科毕业生就业率2014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名称 就业率财务管理 98.73%工商企业管理 100%会计电算化 98.67%计算机应用技术 95.00%酒店管理 97.67%市场营销 98.00%物流管理 97.73%总 计 98.33% (四)就业流向1、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中,71.8%的毕业研究生在“西南地区”就业;74.9%的本科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90.7%的专科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图9)。

2、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1)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流向毕业研究生主要在教育、制造和金融业就业,其比例分别为21.3% 、18.9%和11.6%。

(图10)(2)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毕业本科生主要在制造业就业,其比例为39.9%,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和“建筑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2%、4.7%、4.6%、4.6%和4.1%。

(图11)。

(3)毕业专科生就业行业流向专科毕业生主要在制造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就业,各占21.5%;另有48.4%的专科毕业生在“其他”行业就业(图12)。

3、毕业生主就业单位类型分布重庆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中,分别有28.4%、25.8%和21.3%的毕业研究生在“国有企业”、“其它企业”和各级教育单位就业;分别有2.9%、15.5%和64.9%的本科毕业生在“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它企业”就业;分别有1.9%和49.4%的专科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和“其它企业”就业(图13)。

4、毕业生就业类别分布就业类别为“签就业协议”的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8.45%、84.94%和50.83%。

另有47.0%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类别为“升学”。

(图14)。

二、就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就业趋势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毕业研究生、专科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中有部分选择自主择业或者继续复习考研。

总体上说,重庆理工大学毕业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就业,充分就业。

其中,车辆、机械、电子电气、材料、信息、经管等优势学科的毕业生供需两旺;理学、工学(生物医药)毕业生中升学比例相对较高;文学、法学、理学、经济学类部分专业毕业生因目前社会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形势相对紧张。

(二)流向趋势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区域主要为西南地区(以重庆为主),其次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生源数与就业数比较均为“净流入”状况,未来一段时期,这种状况仍将持续;就业流向行业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和升学,其中本专科学生升学率有所提升。

毕业生流向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材料加工、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化学工业、医药等领域;流向教育行业的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中初级教育单位;流向金融业的除国有四大银行外,主要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企业。

三、毕业生服务重庆状况(一)毕业生在渝生源和就业结构我校2014届毕业生生源结构中,46.2%的研究生、61.2%的本科生和57.5%的专科生来自重庆市(图15);在渝就业毕业生中,55.5%的研究生、61.2%的本科生和81.9%的专科生在渝就业(图15)。

生源与就业结构表现为“净流入”,为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毕业生服务五大功能区状况我校留渝毕业生中,有92.6%的毕业研究生、84.4%的本科毕业生和94.5%的专科毕业生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就业;有9.7%的本科毕业生在“城市发展新区”就业(图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