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号 40908538工程领域软件工程姓名沈鑫指导教师闫达远企业指导教师周海淞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注: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组成员为高级职称人员。

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名称:杭州城市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题目来源:实际工程项目1.学位论文(设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 本选题研究领域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分析1.1.1选题背景和意义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主要管辖杭州市老城区68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的市政道路及绕城高速公路等,承担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处罚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以及车辆、驾驶人源头管理等工作职责。

目前,杭州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4462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里程2300公里。

杭州老城区市政道路里程1700余公里,道路面积为3375.8万平方米。

随着杭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市民出行时对道路交通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相对有限的杭州城市交通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加之部分城市道路规划的不合理、路面的通行能力低、大量新驾驶员上路、少数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规意识低等因素,使得近年来杭州道路交通拥挤不堪,交通事故数量逐年增长,甚至呈现重、特大事故及群死群伤事故逐年增多的趋势。

杭州城市交通疏导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市民对交通管理的服务需求大量增加。

由此对交通事故报警受理服务质量的需要日益增加,对智能交通系统ITS有着迫切的需求。

因而,基于ITS 的交通管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道路交通接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针对杭州城市交通出现的“三多一高”(私用车辆增多、新驾驶员增多、交通问题咨询多、交通事故报警率高)特点,急需全面提高交通指挥中心的接警能力,扩大接警容量,加强处警单位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警能力,以适应交通发展和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的需要。

1.1.2城市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发展趋势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与交通相关的特殊报警受理服务而建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信息系统。

深入研究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将有助于从管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等诸方面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对事件响应的速度,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从而缓解交通压力,保证交通畅通,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多种特服撤警号码,例如110公安救助受理号码、119火警受理号码、120医疗救助服务号码等等。

交通事故122报警号码是交通事故报警受理的特服号码,针对这一特服号码所建立的接处警系统,称为交通事故122接处警系统。

我国公安部最近几年在加速推进县市级的“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的建设,即由县市级公安部门统一设立110、119、122三个特服号码的报警受理指挥中心,集中受理上述三种报警救助的服务。

也有的城市扩展成为120加入,甚至向社会应急联动服务方向扩展。

一方面,对于大型城市和特大型的城市而言,集中受理所有的公民紧急救助服务,目前在联动机制体制上、在技术手段上和场所规模上均不甚成熟。

另一方面,即便实行了“三台合一”,由于业务性质的不同,122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存在,因而其受理中心也必将长期存在,其受理系统一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也会继续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切实提高综合应用平台的安全使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急需进一步开展杭州城市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的开发工作。

1.2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1.2.1接处警系统行业分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建立起紧急救助服务系统。

究其原因:一是市民希望在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政府及时、高效的救助服务。

二是政府也希望通过提供紧急救助服务的方式架起政府与市民之间桥梁,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稳定社会。

三是政府利用这个系统,便于对重大突发事件实行统一指挥,以减轻各种灾害带来的损失。

在国外,美国于1967年规划建设了全美紧急救助服务系统,将报警号码统一为91l。

此后几十年,各州纷纷制定紧急救助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使系统更加完善。

目前在美国,除了911之外,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也在快速发展。

加拿大的情况同美国相类似。

欧盟将各成员国报警电话号码统一为112,原有的治安、消防、交通、医疗等紧急救助系统照常运行,并作为112的处警系统。

接处警系统早期应用于公安、消防、急救等公共领域,这类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针对特定领域由单一的部门进行建设和运行,根据系统建设和运行单位的工作领域提供事故接警后的快速反应和统一调度,现有的各类接处警系统都是以这类系统为基础发展完善的。

目前的接处警系统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单一行业系统和综合系统:●单一行业系统主要针对特定行业,除提供该行业接警后的快速反应和统一调度功能为,根据应用的行业特征,提供对应的知识库作为信息支持。

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就属于单一行业系统。

●综合系统集成多个单一行业系统,根据报警类型进行子系统的调用和协调,与单一行业系统相比增加了分类调度和协作的功能。

根据国务院《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9号)的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接警中心,中心建设的是典型的综合接处警系统,系统集成了原来的单一领域接处警系统,统一受理突发公共事件报警,再根据报警类型进行指挥和相关部门的调度。

1.2.2 国内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交通事故报警救助服务在公民紧急救助服务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对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型和特大型城市,问题更为突出。

1998年,北京市建立了早期“122”交通事故报警系统,其语音系统由110专用交换机引出12路电话线,通过复用设备连接至122接警台。

同时使用电话作为处警台,通过专网与支队、大队沟通。

为了适应首都新的交通形势,面向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逐步对系统迸行了升级改造,建立了面向全市,提供道路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紧急报警服务和交通信息咨询、情况反映和投诉等非紧急报警服务的122接处警系统。

系统采用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以通用的浏览器作为系统的用户界面,配置简单,操作方便灵活。

系统实现指挥中心集中接警、各交通支队处警的工作模式,借助于公安专用城域网,将交通事故信息从网络下发到交通支队,由支队根据案件情况灵活调动警力,达到最合适配置、最快速出警和处警的目的。

系统基于先进的现代化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采用业界领先的J2EE多层体系架构,配备稳定可靠的软硬件平台,紧密围绕北京市交通事故接处警综合业务,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扩展性和业务处理能力,面向北京迅速增长的特别是未来5-8年的交通需求,建成基于指挥中心、交通支队、执勤队的三级分布式接处警业务体系。

全国各个城市122接处警系统的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2.3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工作模式接处警业务,分为接警和处警这两个业务逻辑体。

对这两个业务逻辑体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以下的几种模式:集中接警、集中处警;集中接警、分布处警;分布接警、分布处警。

下面以122接处警为例,就这几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1)集中接警、集中处警122接警中心(即指挥中心)集中受理整座城市的交通事故报警,同时指挥各路执勤人员处理交通事故,即“集中接警、集中处警”。

这种方式的工作模式简单,实时性强,可管理性好,系统部署简单,维护方便。

但需要指挥中心人员熟悉整个城市的执勤分布情况,即负责报警受理.又负责指挥调度。

这种模式适合中小城市中交通事故比较少,城区范围小的情况。

(2)集中接警、分布处警122接警中心(即指挥中心)集中受理整座城市的交通事故报警,并将报警单发到各分中心或支(大)队,由支(大)队指挥辖区内的执勤人员到现场处理交通事故,即“集中接警、分布处警”。

这种方式因为涉及到分中心或支(大)队,工作模式较复杂,需要特殊设计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实时性,系统部署及维护较复杂。

但人员的职责分配明确,能够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指挥中心人员熟悉各类报警的处理办法,熟悉各类政策法规和全市的道路交通情况,能够对用户的咨询给予满意的答复;分中心或支队人员熟悉辖区情况,对各中心(支、火队)的执勤人员和执勤路线把握准确,能够合理调配警力,有利于心(支、大队)的执勤人员和执勤路线把握准确,能够合理调配警力,有利于迅速出警,高效地处理交通事故。

目前,大多数大中城市采用这种模式建设自己的122接处警系统。

(3)分布接警、分布处警整座城市的122报警电话由不同分中心或支(大)队受理,各分中心或支(大)队处理自己辖区内的交通事故。

在过去采用这种模式时,一般会有若干个不同的报警电话号码分别对应不同的分中心或支(大)队,报警人必须清楚自己当日口所在位置的报警电话,否则,无法与接警中心联系。

各分中心或支队各自为政。

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个别大城市的旧122接处警系统中。

但是,随着各地交通量的大量增加和交通报警的新特点,个别特大城市如北京发展了这种接处警模式:虽然是“分布接警、分布处警”,但在全市范围内,采用同一个报警服务电话号码122,报警人不论处在什么位置,都只要拨“122”就可以报告交通事故或询问相关的信息,方便了群众的使用。

2.研究方案2.1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道路交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课题针对目前杭州城市122报警数量增长快速、服务请求多样、事件处置复杂、响应时限紧急的特点,拟从交通事故接报警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结合系统软/硬件结构与工作流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接处警业务子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数据模型和数据分布进行具体设计。

最后拟给出本系统的关键模块实现与应用测试。

2.2 技术方案的分析、选择为了满足杭州城市交通交通事故处理的需求,需要建设一个新的完善的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平台。

该系统必须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并能提供低成本,使用开放的标准与技术,安装、管理和维护简便。

本课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接处警系统的优缺点,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了122系统的业务流程,抽象出122系统的业务逻辑模型,划分122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并拟根据MVC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对122系统进行系统模型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2.2.1 系统工作模式122接处警系统的建设应着眼于通过对多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而提高指挥中心接处警能力、指挥调度功能、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