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2【重点推荐】【精品推荐】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2【重点推荐】【精品推荐】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2【重点推荐】【精品推荐】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检测试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温州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氢气和氯气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C.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粗硅D.高炉炼铁中利用焦炭直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答案 C解析Na+在溶液中是不能放电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NaOH、氢气和氯气,故A错误;的溶解度小,澄清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小,Ca(OH)2不利于工业生产,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的,故B错误;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是工业制粗硅的原理,故C正确;高炉炼铁中用焦炭燃烧产生的CO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故D错误。

2.(2018·浙江舟山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学说与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戴维在实验室首次制得了金属钠,不久又制得了金属镁B.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法的最终产物是纯碱(Na2CO3)C.舍勒发现了氯气,并将这种气体的组成元素命名为 chlorine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答案 C解析首先制得金属钠的科学家是戴维,同时他还制得了金属镁,故A正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化学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故B正确;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后来戴维将这种气体的组成元素命名为chlorine,故C 错误;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故D正确。

3.(2018·曙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的分子间作用力A.干冰升华,克服的是CO2B.碳原子间连接方式的多样性,是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C.航空航天等技术所需要的许多高新材料来自于化学合成D.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答案 D4.(2018·金华十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高炉炼铁原料有铁矿石、黏土、空气和石灰石C.将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通过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短链烃D.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答案 C解析A项,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选项A错误;B项,高炉炼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选项B错误;C项,将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通过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短链烃,选项C 正确;D项,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的,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在空气中加强热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选项D错误。

5.(2018·曙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段考)化石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下列措施烧产生的SO2中,不能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A.对含硫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B.研发和使用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废气进行回收和利用C.对含SO2废气直接排放至高空D.将含SO2答案 D6.(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煤发电厂在煤燃烧时加入一些生石灰,能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B.人们所使用的材料,不一定是纯度越高越好C.洪涝灾害地区的灾民用明矾和漂白粉先后处理浊水后就可直接饮用D.通讯领域中的光导纤维不可长期浸泡在强碱性溶液中答案 C解析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二氧化硫最终与氧化钙和氧气反应转化为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故A正确;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故B正确;洪涝灾害地区的灾民用饮用水处理过程为:加入明矾、静置沉淀、加入漂白粉、加热煮沸,故C错误;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而造成断路,所以通讯领域中的光导纤维不可长期浸泡在强碱性溶液中,故D正确。

7.(2018·金华十校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常用于净水,是因其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金属镁的熔点高达2 800 ℃,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C.化学电源的能量转化率是燃料燃烧所不可比拟的D.通入过量空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同时提高热能利用率答案 C解析A项,Fe(OH)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3水中悬浮的颗粒并沉降,从而起到净水作用,但并不能杀菌消毒,错误;B项,镁熔点低,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于耐高温材料,氧化镁具有较高熔点,为良好的耐高温材料,错误;D项,通入过量空气,部分燃料燃烧不充分,反而降低热能利用率,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无机化合物,天然气和石油是有机化合物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C.化学电源放电、植物光合作用都能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能量的转化D.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热答案 C解析煤是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且不廉价,故B错误;化学电源放电、植物光合作用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从化学键角度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方法: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反之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以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B.以无磷洗涤剂代替含磷洗涤剂C.实验后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分类收集、统一处理D.在通风橱中制氯气时不必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答案 D解析油性涂料中含有有机溶剂,挥发会造成大气污染;磷元素是营养元素,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赤潮等水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分类收集、统一处理,能够减少污染;在通风橱中制取,尾气不用NaOH溶液处理,会逸散到大气中Cl2造成大气污染。

10.(2018·余姚中学高一4月质检)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多走一天路,少开一天车C.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答案 C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 A解析不锈钢是碳、铁、镍等物质组成的合金,所以A项正确;棉和麻都是多糖,其聚合度n是不同的,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不正确;花生油是不饱和的酯类,而牛油是饱和酯,故C 项不正确;豆浆加热煮沸是蛋白质的变性而不是水解成氨基酸,所以D项不正确。

12.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B.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D.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答案 A解析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A错误。

13.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B.海水中加入明矾可将海水淡化C.M、N经“2M+N===2P+2Q,2P+M===Q”生产Q,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在燃烧过程中将硫元素转化为CaSO3,可减少SO2的排放答案 A解析“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故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故A正确;通过过滤、加入活性炭、明矾等物质不能把水中的氯化钠等物质除去,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2M+N===2P+2Q,2P+M===Q的反应中,P是催化剂,发生反应为:3M+N===3Q,生成物只有一种,即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故C错误;CaO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所以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减少SO2的排放,故D错误。

14.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答案 A解析风力发电过程中,不涉及化学知识,不能直接体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合成光纤、合成药物、环保涂料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取的,体现了“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15.生活或实验中常碰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不能缺碘,需要正常补碘。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B.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蘸取样品之前需要用稀硫酸溶液清洗铂丝C.“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D.水壶中产生的水垢可用食醋清洗除去答案 B解析人体不能缺碘,需要正常补碘。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通常是碘酸钾,A 正确;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蘸取样品之前需要用稀盐酸溶液清洗铂丝,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B不正确;“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C正确;水壶中产生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它们可溶于醋酸,所以可用食醋清洗除去,D正确。

16.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B.近期出现雾霾的原因探究C.朝鲜的原子弹爆炸实验D.马鞍山钢铁厂冶炼特种钢答案 C解析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则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是物质的制备,雾霾的原因探究是物质组成的研究;钢铁厂冶炼特种钢属于物质的制备,故A、B、D属于化学研究范畴;原子弹的爆炸属于原子核的变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属于核物理研究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