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 / 5 2019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28
2.容易误导读者的统计图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思考,知道广告宣传中存在不规范的统计图,会识别不规范的统计图.
2.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了解条形统计图常利用纵、横坐标起点非零或单位长度不一致误导读者.
3.通过读图、对比、探究,知道扇形统计图中常利用两个容量不同的样本误导读者,增强分析信息的能力,避免画统计图时误导读者.
目标一 会识别不规范的统计图
例1 教材补充例题某县一家电商场对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四种产品2018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28-3-2所示的两幅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图28-3-2
这家商场第一季度家电销售的数量为冰箱________台, 洗衣机________台,彩电________台,手机________台.这两幅图在构成上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2 / 5 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目标二 理解条形统计图纵轴起点非零或单位长度
不一致误导读者
例2 教材问题1针对训练图28-3-3是某学生在一次月考后根据全班男、女学生的成绩制成的统计图.请你分析这个统计图是否合理,为什么?
图28-3-3
【归纳总结】条形统计图的辨别:
(1)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若单位长度不一致或纵轴起点不同,容易造成比例上的错觉.
(2)对两个不同的样本进行比较时,两幅统计图上的纵轴刻度不同,容易造成错觉,这时将两幅图合并成一幅图效果要好得多.
(3)在使用立体统计图时,要注意除长方体的高不同之外,长方体的宽度和长度要一致,以免因体积问题造成误解.
目标三 理解两个扇形统计图中样本容量不同会误
导读者
例3 教材补充例题某中学九年级(1)班、(2)班的三好学生人数情况如图28-3-4所示.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 5 图28-3-4
甲说:“(2)班的三好学生多.”
乙说:“不对,可能(1)班的三好学生多.”
请分析他俩谁说得对,为什么?
【归纳总结】在分析图表时,应弄清图表的意义,由扇形图只能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要比较两种量的大小,无法直接从扇形图中读出,还应考虑各自总量的大小.
知识点 容易误导决策的统计图
媒体信息很多,大多是有益的,但媒体中的信息不一定都可靠,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统计图造成的误导屡见不鲜.各种媒体出于不同目的经常利用不规范的统计图表给人们造成错觉,因此要学会对各种媒体提供的图表中可能出现的误导进行鉴别,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能够规范地绘制有关图表.
阅读或制作统计图应注意的问题:
(1)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表.
(2)选择统计图表时,应关注直接相关的数据.
(3)在画多幅统计图描述不同研究对象时,各图的单位应保持一致,避免因直观造成错觉,必要时,可以把几个研究对象放在同一统计图中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4 / 5 描述.
(4)在选用立体直方图时,应注意表示不同对象的立体图形的宽度和长度要一致.
如图28-3-5是某商家制作的某市每天的酸奶销售量的小广告中的统计图,看到这个统计图后,有三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你觉得他们说得都正确吗?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图28-3-5
张银:从图形上看,乙种酸奶每天的销售量是甲种酸奶每天的销售量的3倍.
李浩:从数量上看,甲种酸奶每天的销售量是510万袋,乙种酸奶每天的销售量是530万袋.
王菲:从图形上看与从数量上看,这个广告可能误导他人,这是个虚假广告.
教师详解详析
【目标突破】
例1 [答案] 100 50 150 200 纵轴的起点不同
例2 [解析] 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从40%开始的,这个统计图不合理.
解:不合理.因为表示女生及格率的条形的高度正好是表示男生及格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5 / 5 的条形高度的2倍,容易给人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即女生及格率是男生及格率的2倍,而实际上女生的及格率只比男生的高20%.
例3 解:乙说得对.理由:由图知(1)班三好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18%,设(1)班总人数为a,则(1)班三好学生人数为18%a.(2)班三好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21%,设(2)班总人数为b,则(2)班三好学生人数为21%b.
仅仅由(1)班三好学生的比例小说明(1)班的三好学生人数少,不准确,因为有可能(1)班的总人数多,从而有可能21%b<18%a,所以甲的说法错误,乙的说法正确.
【总结反思】
[反思] 李浩和王菲的说法正确,张银的说法不正确.本题启示我们阅读统计图时,不仅要读图还要认真地分析图中的数字,防止不规范的统计图使人产生错觉,做出不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