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的境界》微格教案

《人生的境界》微格教案

(1.5分钟)6.5—8分钟
道德境界的人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较高的境界。但在社会这个整体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宇宙。为宇宙利益做事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圣人,也可以说是“天民”,他所达到的境界是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说明
板书
天地境界:宇宙
宇宙意义
好了,学习完人生的四种境界,我们来简单的归纳一下。自然境界的人做事没有意义;功利境界的人为自己做事,有功利意义;道德境界的人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有道德意义;而天地境界的人为宇宙的利益做事,有宇宙意义。
由于功利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于是很多人会说功利境界的人心胸狭隘,那么大家想想人们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道德境界的人?好,像高尚、伟大这一类词语都很适合用来形容道德境界的人。这是因为道德境界的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像我国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这个栏目,就表彰了许许多多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归纳
4.总结
(1分钟)
8—9分钟
最后,我们做一个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生的四种境界,深入地理解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含义,明白了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了冯友兰先生的四种人生境界,希望能促进大家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努力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发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有没有觉得眼熟?我国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学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很牢固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作者在文章中讲到了四种境界。现在先请大家默读文章的2—7自然段,并且思考作者讲的是哪四种境界,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板书
集体提问
肯定
生:(回想,一起回答)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默读课文
人生的境界
四种境界
2.教学过程
(7分钟)
1—8分钟
(1.5分钟)1—2.5分钟
现在大家应该已经默读完了,下面我想请问大家,冯友兰所说的四个境界分别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了人生的四个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文章的3—6四个自然段详细地解说了四种境界的含义,现在我们开始学习。
通过大家刚才的默读,应该对这四种境界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很明显,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因为自然境界的人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做事,他所做的事是没有意义的。举个例子,人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冷了就穿衣,就是自然境界。
朗读提问理解
强化
生一:功利境界的人做事是为了自己,他的动机是利己的,他所做的事都有功利意义。
生二:我和她的理解差不多。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说的就是功利境界,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其动机是利己的。
伟大、无私、高尚、崇高等
功利境界:自己
功利意义
道德境界:社会
道德意义
微格教学教案
20XX年3月20日
年级:高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人生的境界主讲人姓名(学号):李凤媚(200813000081)
培训
技能
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
教学
目标
主要分析人生四种境界是什么,进一步了解四种境界的含义
时间
分配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的内容)
技能
要素
学习行为
(预想的回答)
教学媒体
板书内容
集体
提问
肯定
板书
说明
生: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
没有意义
(4分钟)2.5—6.5分钟
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应该是属于这两种境界的。因此,我们重点学习这两种境界。下面我们先学习功利境界,请大家一起朗读第4自然段。
读完了这一段,大家对功利境界的含义理解了吗?××,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功利境界的。大家还有不同的理解吗?××,你又是怎么理解的?你能举个属于功利境界的例子吗?刚才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老师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不过我还想强调一点,虽然功利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不道德的人。
总结
强化
启发
5.布置作业
(1分钟)
9—10分钟
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由于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现在出现了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同人生境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大家把这些想法和做法写下来,下节课交给我。
板书
强化
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附:板书设计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四种人生境界
没有意义自然境界

自己功利意义功利境界

社会道德意义道德境界

宇宙宇宙意义天地境界
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