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程:情绪管理单选题1:激情的特点是强烈的冲动性和:回答:正确1. A 无序性2. B 爆发性3. C 指向性4. D 敢为性2:一个人的情绪应该表达而又没有表达出来的状况,称之为:回答:正确1. A 负性情绪2. B 消极情绪3. C 价格障碍4. D 情绪便秘3:辨认自身或他人压力的关键是:回答:正确1. A 了解身体状况以及相关的行为变化2. B 了解反常情绪反应以及身体变化3. C 了解反常的情绪反应以及相关的行为变化4. D 了解身体反应以及情绪控制能力4:艾利斯的REF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也称为情绪困扰的ABC理论,A是指:回答:正确1. A 诱发性事件2. B 个体所遇到的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3. C 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4. D 驳斥、对抗5: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回答:正确1. A 沉默2. B 谩骂3. C 宣泄4. D 下棋6:面临痛苦经验时保持心理健康的最佳策略是:回答:正确1. A 采取逃避策略2. B 完全地接纳和面对3. C 自责4. D 自怜的耽溺7:情绪链调整法的第一个步骤是:回答:正确1. A 确定真正要的是什么2. B 相信改变对自己有帮助3. C 停止所有旧的行为模式4. D 测试一下效果8:身体健康首先要求:回答:正确1. A 按摩身体2. B 缓解压力3. C 陶冶情操4. D 劳逸结合9: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具有极大的:回答:正确1. A 前瞻性和整合性2. B 不随意性和不可控制性3. C 不可行性和无挑战性4. D 方向性和系统性10:从情绪的功效角度对情绪分类,可分为:回答:正确1. A 无形情绪和有形情绪2. B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3. C 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4. D 都不正确11:情绪的反应以及情绪所表现的行为要符合:回答:正确1. A 周围环境2. B 国家法律3. C 单位制度4. D 社会规范12:情绪管理建立的前提必须是:回答:正确1. A 市场分析2. B 自我认知3. C 人际关系4. D 情绪智商13:特别适合从事监督、教学、销售与管理的工作的人具有:回答:错误1. A 自我激励能力2. B 自我分析能力3. C 认知他人能力4. D 人际关系能力14:减轻下岗与换岗时压力的关键所在于对工作的:回答:正确1. A 适应性和灵活性2. B 认同感和自信心3. C 自信心和自主性4. D 自豪感和自觉性15:要想消除压力就必须空出一些时间来休息。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1. A 与他人共享时光2. B 尽量找些事做3. C 独享时光4. D 消除压力一日安排第一讲解读情绪秘密一、什么是情绪(一)认识情绪1.情绪的含义关于情绪的定义,历史一直存在众多的争论。
人们通常以愤怒、悲伤、恐惧、快乐、爱、惊讶、厌恶、羞耻等反应来说明情绪。
中国人常说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也可以被称作情绪(emotion)。
情绪总是同人的需要和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或目的没有达到时,他将会产生愉快或者难过等等感受。
因此,一般意义上讲,情绪(emotion),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2.情绪的要素情绪的生理变化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生理上的心律、血压、呼吸乃至人的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人在焦虑状态下,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人在恐惧状态下,则会出现身体颤栗、瞳孔放大;而在愤怒状态下,则会出现汗腺的分泌增加、面红耳赤等生理特征。
这些变化都是受人的自主神经支配的,是不由人的意识所控制的。
因此,情绪状态下的这些变化,具有极大的不随意性和不可控制性。
例如,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情感挫折、学习上的压力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反应,即使你再不愿意,甚至去控制,情绪也会出现。
情绪的内心体验人的不同情绪生理状态必然会反映在人的知觉上,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来,从而形成人不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心理学家伊扎德(Izard,1977)提出的情绪四维理论认为,人对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是在强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上产生的心理感受。
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紧张度表示情绪的心理激活水平,包括肌肉紧张和动作抑制等成分的激活水平;激动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出现的突然性,即个体缺乏预料和缺乏准备的程度;确信度表示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
内心的情绪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环境和客观现实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这种反映形式不同于认知活动,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反映。
如人在受到伤害时,会感到痛苦;在朋友聚会时,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当面临极度危险境地,会让人产生毛骨悚然的恐惧感;当自己的某些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时,会感到幸福愉快;在被欺辱时,会感到愤怒;在失去亲人时,会感到悲伤。
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不仅体现为生理上的反应和内心的体验,而且还以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和动作表情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面部表情最直接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人们可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变化,了解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例如,当自己所希望的球队获胜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愁容满面。
体态表情同样反映着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在期末考试过后,我们可通过考生们的坐立不安、手舞足蹈和垂头丧气看得出他们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和面临的境地。
声态表情则是指人们在与人交流时的声下的声调、音色和声音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变化。
如,一个人悲伤时,语调低沉、言语缓慢、语言断断续续;而当人兴奋时则会语调高昂、语速加快,声音抑扬顿挫,清晰有力。
3.情绪的类型七情之分喜怒哀乐是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情绪反应。
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通常将情绪按其表现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人们称之为七情。
(1)喜即喜悦,是人在其需求达到充分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满意、愉快和欢乐的情绪体验。
喜悦会使人感到轻松、舒畅和满足感。
(2)怒是指愤怒,往往是因为当事者的愿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是为此而进行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恼怒的情绪体验。
愤怒的情绪会使人产生紧张、压抑甚至狂躁的感觉。
(3)哀即悲哀,常由于当事者的期望或愿望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或是遭遇重大的丧失而引起的一种悲凉、哀叹的内心感受。
悲哀的情绪会使人产生一种失落、无奈、痛苦的心理感受。
(4)惧指惧怕、恐惧,是当一个人面对危险境地或是巨大灾难时,而产生的一种极度的恐慌和畏惧感。
恐惧的情绪会使人感到呼吸急促、紧张、心悸、全身颤栗,甚至使人本能地产生想逃离的心理。
除此之外,情绪还有喜爱、憎恶、渴望、害羞等表现,而且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多时候会表现为复合情绪反应,例如,一个人做了错事后,会有一种内疚感,它包含了对自己的自责、悔恨、自罪等方面的内心体验;当一个人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学位,会产生百感交集的情绪状态,它包含着“酸甜苦辣”各种心情。
基本情绪和社会情绪(1)基本情绪主要是指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例如,人的恐惧、焦虑、满足、悲哀等等。
人的基本情绪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更多带有先天遗传的因素。
(2)社会情绪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反应,表现为一种较为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例如,一个人的善恶感、责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荣誉感、美感、幸福感等,是后天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
社会情绪是在基础情绪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基础情绪表现出来。
在大学阶段,更多的是建立和形成一个人的社会情绪。
心境、激情与应激(1)心境是指一种深入持久、亦比较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渲染性和弥散性的特点,如忧郁、沉闷、松弛等。
心境往往不具有特定的环境对象,但可以造成人的情绪的一般背景,来影响人的情绪体验。
比如,当一个人心情舒畅时,他看什么都会觉得乐观积极,而当一个人郁郁寡欢时,则对许多事都会感到没有兴趣。
生活中,不同的人或是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境。
心境可有愉快与不愉快之分。
(2)激情是指一种短暂、强烈的、疾风暴雨式的情绪状态。
例如,一场球赛过后,或欣喜若狂,或垂头丧气;国内外的社会上发生的申办奥运成功、足球走向世界、中国加入WTO、美国9•11恐怖活动等重大事件,包括校园中发生的义务献血、为贫困学生募捐等事件,都会使大学生们或群情激昂,或喜形于色,或悲愤不已。
激情的特点是强烈的冲动性和爆发性,情绪作用时间短,往往会随着时过境迁而弱化或消失。
激情的发生常常具有明显和突出的原因和指向性。
激情也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积极的激情能增强人的敢为性和魄力,激励人们克服艰险,攻克难关;消极的激情则会导致理智的暂时丧失,情绪和行为的失控。
(3)应激又称为应激状态,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危险情景所引发的情绪状态。
即当人处于巨大压力和威胁的情景下,而又要迅速做出重大决定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会使人身体处于充分的动员状态,心律、血压、呼吸和肌肉紧张度等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增加身体的应变能力。
应激往往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是惊惶失措、目瞪口呆;另一种是急中生智、力量俱增。
在应激状态下,人们往往能做出平时难以做到的事,使人尽快地转危为安。
但是应激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当人在紧急情境中的应激状态下,会导致知觉狭窄,行动刻板,注意力被局限;过于强烈的应激情绪,会导致人的临时性休克甚至死亡,还会导致心理创伤。
一个人长期或频繁地处于应激状态中,会导致身心疾病和心理障碍。
此外,还有人从情绪的功效角度,将愉快、欢乐、舒畅、喜欢等视为正性情绪,而将痛苦、烦恼、气愤、悲伤等视为负性情绪;也有人将情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等等。
二、情绪的发生机制(一) 情绪与情境人的情绪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必然有其发生的情境。
正如人们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们学业成功、身处优美的环境,都可让人随之产生愉快的心情;反之,人际的冲突、学习的压力、生活中的挫折,甚至恶劣的气候,也会使人感到烦躁和抑郁。
除了外在的环境和事件会直接引起情绪变化外,人的自身生理的和心理的反应也同样会引起情绪的变化。
例如,人在青春期阶段,由于身体上的急剧变化,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并由此造成情绪上的躁动。
女生因为月经周期带来生理上的变化,也容易导致情绪的不稳定。
(二) 情绪与需要一名大学生,在漂亮的异性同学面前常会感到紧张和羞怯,有时还会面红耳赤。
为此,他感到自责和困扰。
人的情绪为什么有时候难以自制?情绪产生与变化的背后,实际反映着我们的需要。
例如当得到他人称赞时,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和成就的需要,从而感到一种荣誉和喜悦感;相反,当自己受到他人的冷落时,就会产生失落和孤独感,因为自己的被接纳和亲情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