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概述
39.0 18.9 19.9
17.4 15.9 21.7
26.2 16.8 19.7
21.7 12.4 13.3
29.1 18.1 20.3
教育的个人收益
1、教育的直接个人收 益
受过较多教育的人 和受过较少教育的人 相比,在一生中可以 获得更多的收入。不 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 的这种终生收入差别 ,就是教育给个人带 来的直接收益。
第三阶段:
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死亡率, 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在一些发达国 家人口增长已出现静止状态,有的甚至在一 个时期出现负增长。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人口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人口增长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 力,并产生了总需求的增加。
阻碍作用:
首先,人口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 水平和生活水平。
世界人口变动的历史表明,第2次世界大战后迎来 的“婴儿高潮”,创下20世纪60年代人口年平均增 长率2.0%的纪录;70年代略有下降,80年代和90
年代继续有所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 依据联合国的中位预测,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 60.71亿,增加到2025年的78.51亿,2050年的 89.19亿人即本世纪前半叶增加28.48亿人,增长速 度仍较快;2050年以后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但仍将
结论:
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人口陷阱只有两种方 法,一是抑制人口增长,二是通过大规模投资, 一举突破B点。
评论:
无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还是现代 的“人口陷阱理论”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 对地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 义的态度。
但是由于这个理论的假设过于简单,它 并没有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对“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 发展》中提出。 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工业部门不存在剩 余劳动力,工业部门吸引劳动力转移,直 到吸引完剩余劳动力,二元结构消失。 但现实并非如此,城市工业也存在着失业 ;农村劳动力也不是“无限供给”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
(一)基本假设
1. 两部门,即整个经济分为乡村部门 和城市部门,前者生产农产品,后者则生 产制成品。
1960
1970
1980
1990
就业 (千人)
失业(千人)
507416 617244 773110 991600 36466 48798 65620 88693
失业率(%)
6.7
7.4
7.8
8.2
失业率与就业不25Fra bibliotek足率(%)
27
——
——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理论探讨
古典失业理论:工资 凯恩斯理论:有效需求不足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人力资本的形成:
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
人力资本的形成: 1.保健设施与服务。 2.在职训练,培训 3.社会上存在的一切正规教育 4.非在职的培训与学习 5.为适应就业而进行的家庭迁移(流动、农民工) 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健康资本存量增加, 知识存量增加,就业资本存量增加。
低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中高收入国家
其次,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 化。
第三,过多的人口会破坏生态平衡。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
马尔萨斯(Malthus,R.T.): “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 收入停滞不前的原因。
“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 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 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 水平上, 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 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 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 “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 模投资。
15.5 11.2 10.6
17.9 12.8 12.3
14.4 10.2 8.7
18.4 13.1 10.9
个人收益率
初等 教育
中等 教育
高等 教育
35.2 19.3 23.5
29.9 18.7 18.9
21.3 12.7 14.8
—
12.8 7.7
30.7 17.7 19.0
41.3 26.6 27.8
3.从收益率上来看,个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 社会的收益率。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人们那么注重教育(观念的改变)
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
(一)医疗保健状况 (二)教育的基本状况及问题 教育支出增加迅速,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 教育资金分配的不合理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城乡) 教育与实际需要严重背离 (职业教育的悲哀) 智力外流现象严重 (发达国家吸引人才)
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 第三节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第四节 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
图一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一.人口变动趋势 二.人口转变理论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一.人口变动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 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
(衣食不足到多子多福,“北京人”的平均寿命14岁 以下,到工业化革命再到现代观念革新,越是富裕的 地方生育观念越容易改变)
第一阶段:
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
第二阶段:
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 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从19世纪开 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 。
(3)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和卫生器材,为 节育.绝育.人工流产提供医疗条件;(费用,乡
村)
(4)提高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培养事业型
女性,丁克一族)
目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 特征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
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 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 有24.6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 率接近2%。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 将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 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
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 (中印日, 南亚、东南亚等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
1.在劳动力供给方面: 降低人口增长率是最根本的措施。
2.在劳动力需求方面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十分迅速。 二是人口素质普遍不高。 三是人口城市化速度快。(对生态破坏性严重,中国城镇
化速度相当于每年造两个波士顿)
2.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计
划生育,但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
(2)将经济激励和政府强制结合,以使计 划生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独生子女的好处)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力投资战略选择
1.全方位改善营养和医疗等服务,提高劳动 力的身体素质。(吸血虫病) 2.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 3.减少智力外流
第三节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一.人口增长与就业压力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理论探讨 三.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
一.人口增长与就业压力
狭义的失业:一般就是指公开的失业。
广义的失业:除了公开失业还包括了非公开失业,
即劳动力的非充分利用。包括:
(1)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2)就业不足。 (3)形式上有工作,但未充分利用。伪装就业不足.隐蔽 的失业.过早的退休。 (4)健康受损,劳动者不能进行全日制工作。 (5)非生产性劳动。(乞讨者)
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情况严重:
不断增长。而在这中间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而是人 口数量增长多,增长快的国家。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切实加 强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30年减 少出生人口在3亿以上,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总(和)生育率( TFR)下降到2.l更替水平以下, 净再生产率(NRR)下降到 1.0以下,步入低生
育水平国家行列。不过超载的“人口列车”并未 停下来,2000年全国人口达到12.67亿。按照联 合国的中位预测,中国人口2020年可增加到 14.29亿,2030年达到14.51亿,2050年下降到 13.95亿。人口预测只是一种变动趋势预测,不是 预报;但是中国人口在21世纪30年代人口总数达 到接近15亿时方可实现零增长,取得较多共识。 届时将比现在再增加2亿左右,这对于已经属于人
2. 不存在剩余农业劳动,即农业(乡 村)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
主要内容
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 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主要是经济因素,但也包括心理因 素。
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其 中,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 功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的。(解释现实问题)
口过剩的国度来说,数量控制仍是长期的任务。
(当前的计划生育问题有所放松的迹象,主要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 题)
二.人口转变理论(三阶段)
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动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 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 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 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 段。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体现在 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人类 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 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