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 学年度班队工作手册学校班级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目录1.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特1 2.常州市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主要职责...........................特5 3.中小学生守则......................................................特6 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特7 5.第一学期班队概况、班队委调整情况记录 (1)6.第二学期班队概况、班队委调整情况记录 (2)7.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3)8.三年级《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工作内容 (5)9.第一学期班队工作计划 (6)10.第二学期班队工作计划 (7)11.工作日志 (8)12.班队小岗位安排 (12)13.每周班队工作安排 (13)14.特色活动特色奖章记录 (33)15.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记录 (35)16.学生个案记录 (37)17.班队集体和个人所获荣誉记录 (39)18.班队大事记 (40)19.第一学期班队工作总结 (41)20.第二学期班队工作总结 (42)21.备忘录 (43)22.常州市中小学班队工作手册使用说明 (44)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是青少年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健全人格的导师,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桥梁。
为更好地对青少年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的优良育人条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班主任工作目标和任务第二条班主任工作目标: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健康向上、管理科学、富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班集体;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把握学生发展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并共同确定切合班级实际的发展目标,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重视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协调家校关系,组织班级教育活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情趣,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养成,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章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要求第四条进行班级日常管理。
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建立学生档案,形成班级管理机制,指导班委会、班级团(队)开展工作,发挥班团(队)干部的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校内伤害事故,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精神生活,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关爱和帮助在品德、学习、健康、家庭、生活等方面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六条培养公民素养。
认真实施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尊重、保护他人权益的意识。
第七条组织班级活动。
根据班级实际,认真组织班会(晨会、夕会)课,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寓教于乐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主题鲜明、讲究实效的主题班队活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八条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流研讨。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同研究促进学生进步的策略。
每学期至少有2次与任课教师进行班级教育工作的专题研究。
第九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毅力,改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十条重视家校联系。
重视了解学生校外表现情况,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每学年班主任要对班级学生家庭至少上门访问一次。
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成长情况,展示学生取得的成果,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研讨子女的教育问题,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第十一条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把过程性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生自评、互评体系,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做好学生品德评定工作和日常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努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和体验,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教育的心理效应,做学生的朋友和导师。
第十三条强化教育研究。
善于观察学生,掌握学生个性的心理品质和发展状况,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家庭、社会的基本环境,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研究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改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提高教育效益。
第四章班主任任职和聘任条件第十四条班主任应由教育观念正确,工作责任心强,关爱学生,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及奉献精神,有一定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
班主任要切实履行职责和工作规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第十五条新班主任应参加市或辖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新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应担任一年见习班主任,并作为见习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十六条对不履行班主任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及时撤换。
第五章班主任管理和奖励第十七条班主任要加强学习和反思,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素养。
每学年要完成1一2篇有创新、有见解的班主任工作论文(体会)或案例分析。
第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班主任管理和培训制度,各校应广泛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形成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班主任培训机制,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新班主任岗前培训、班主任岗位培训和优秀班主任专业培训,班主任每三年参加辖市区级以上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
第十九条学校对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合格的班主任发给班主任津贴,并可视财力情况,逐步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
第二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多元评价与考核激励机制,将班主任工作业绩与教师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等奖励挂钩。
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出参观、旅游、假期疗养、出国进修等)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班主任。
各学校应每年对工作成绩显著的优秀班主任予以表彰奖励。
市教育局每二年评选一次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常州市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主要职责中队辅导员是由学校党团组织聘请的兼职少先队工作者,中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
中队辅导员要坚定以人为本,做少年儿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良好发展氛围的营造者。
引导少先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中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1、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按照党团组织和学校的要求,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切合本中队队员发展需求,开展各项少先队工作和教育活动。
2、指导中队委员会制定中队工作和活动计划,辅导他们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和活动。
3、指导中队委员会做好发展队员、编队等组织工作。
中学中队辅导员要指导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做好推优入团、离队等工作。
4、指导队员按照民主选举、轮流任干的原则,做好少先队干部的任职工作。
做好少先队干部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学会当家作主。
5、指导中、小队、红领巾社团、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注重联系实际,依托本地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中队活动。
6、指导中队委员会建设好中队各类教育活动的阵地。
7、关注少先队员的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8、倾听少先队员的心声,向党团组织和学校反映少先队员的意见和成长需求,争取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9、维护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完成党员组织和学校交给的任务。
中小学生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
尊重残疾人。
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不骂人,不打架。
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
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
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