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海峡茶道》2012年7月077期
茶韵诗情入联香
——佳茗篇
作者:在天
题庐山云雾茶
欲识庐山真面目
兴吟云雾好茶诗
在天简评:“欲”为全联的联眼,引领全联,引人入胜。
苏轼诗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揭开庐山的神秘面纱,品赏到绝美风光吗?想拨开云雾,了悟真谛吗?动了心“欲”,试问有什么好办法来实现美好的心愿呢?还真有好办法,就是喝茶,喝好茶。
题西湖龙井茶
院外风荷西子笑
明前龙井女儿红
在天简评:湖畔品茶,曲院婷荷,荷风拥翠,碧水萦回。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院”字,说明品茶不在别处在庭院。
“风”字,激活了视觉和嗅觉美感,春风善睐,诸香袭人,荷香茶香美人香。
“笑”字,泄露品茶的快乐好心情。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视界由外而内,聚焦眼前的一杯龙井茶。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
湖山第一佳,龙井好问茶。
“明前”,清明节前,又指眼前。
“红”字,泄漏品茶的喜悦心和女子的含蓄美;谁家龙女佯羞脸,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打上龙井水,冲泡龙井茶,二三知己,共我消闲一刻,真可谓酣畅淋漓,极尽茶趣。
题黄山毛峰茶
毛峰竞翠,黄山景外无二致
兰雀弄舌,震旦国中第一奇
在天简评:自古以来,黄山美景,驰誉江湖,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
“竞翠”写意,为上联的联眼,赋予鲜活的视觉享受,品赏黄山毛峰茶,仿佛亲历一部翠色连绵的风光大片。
东方为震,日出为旦,震旦即东方。
“黄山乃震旦国中第一奇山。
”兰雀弄舌,莺歌雀语,妙赞东方:一赞黄山美景奇绝,二赞毛峰好茶奇美。
毛峰好茶,形似雀舌。
“弄舌”写意,赋予清越的听觉享受,品赏黄山毛峰茶,宛如聆听一曲雀舌闹春的吟咏赞歌。
题君山银针茶
川迥洞庭开,君山拔萃尘心去
境清天趣尽,云彩镶金好月来
在天简评:品茶品洞庭,远眺君山,山环水抱,一尘不染。
品茶品天趣,境由心生,烘云托月,心情大好。
题安溪铁观音茶
七泡余香溪月露
满心喜乐岭云涛
在天简评:七泡余香,赞美铁观音茶的观音韵,持久而芳香。
泡的是茶,又不只是茶。
泡入茶汤中的,有溪有月有甘露。
有道是“心安喜乐”,暗含铁观音发源地福建安溪的“安”,与上句的“溪”相呼应。
抓住了喜乐,就抓住了观音韵特有的茶趣。
这喜乐的,是茶人的心,又不只是茶人的心,仿佛一起感到喜乐的还有茶岭、云天、松涛。
题云南普洱茶
香陈九畹芳兰气
品尽千年普洱情
在天简评:“陈”为全联的联眼,着意注重表现普洱茶的陈香美感和独到价值。
任凭毛茶自然发酵和陈化,历经10年以上,让自然力量磨圆茶的刚烈野性,显扬荷香、枣香、樟香、兰香,自然雕琢出普洱茶的真我陈香:细腻温润醇和。
真我陈香,越陈越香,浓情普洱,千年流芳。
经自然雕琢后,野性普洱茶可呈现淡淡荷香;茶树与野枣树下的枣泥嬉戏、两小无猜而汲得枣香;茶树与樟树林为邻、青梅竹马而汲得樟香,樟香浓于茶气则突显樟香;茶气胜于樟香则显为珍贵的兰香。
宋代诗人王禹偁(954~1001)赞咏普洱《龙凤茶》的真我陈香说“香于九畹芳兰气”,可见他品饮的茶幸得樟树林的熏陶,且茶气胜于樟香。
题祁门红茶
祁红特绝群芳最
清誉高香不二门
在天简评:祁门红茶,芳名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县。
祁红天生有一种特殊绝妙的体香,兼有果味和兰花香味,俗称“祁门香”,雅号“群芳最”。
祁门红茶的汤色和叶底都是鲜红明亮,茶味醇厚。
绝妙的是,即便加入牛奶和糖,“祁门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令人如痴如醉。
欲识祁红真魅力,劝君更饮一杯茶。
“不二门”为全联的联眼,着意注重表现祁红不可言传的魔力,要领略无与伦比的祁门香,喝祁红实乃不二法门。
题冻顶乌龙茶
冻顶乌龙腾四海
茶中圣品味一流
在天简评:木有本,水有源,冻顶乌龙茶的根在中国福建武夷山,出生地为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
因地质良好、气候适宜,武夷山的乌龙茶苗落地生根,好木成林,孕育成香飘四海的台湾好茶。
“味”为全联的联眼,动词,品赏。
品赏冻顶乌龙茶,香味、滋味、韵味、禅味,津津有味,耐人寻味。
品赏冻顶乌龙茶,殊香美色,成就“茶中圣品”的一流美誉。
题苏州茉莉花茶
窨得茉莉无上味
列作人间第一香
在天简评:茉莉花茶,芳龄1000岁有余。
茉莉花和绿茶结成千年之好。
诞出混血美女茉莉花茶,清芬优雅千年飘香。
“窨”字,泄露了制作花茶的秘诀。
用绿茶作为茶胚,精选茉莉花,通过传统的窨制工艺,鲜花吐芳,绿茶吮香,把茉莉花的香气融合到茶香中,香氛迷人。
茉莉花用量须恰到好处,或多或少,皆损茶韵。
窨制有度,得无上味。
花香与茶香交融并美,如此天堂香味,倾倒无数茶人。
这样的混血美女,“列作人间第一香”,真是众望所归。
题太湖碧螺春
碧螺飞翠太湖美
新雨吟香云水闲
在天简评:传说康熙(1654~1722)南巡苏州时赐茶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成品有均匀的细白绒毛,蜷曲似螺。
“碧”、“翠”,赋予春天绿色的视觉享受。
“太湖美”,赋予动人心弦的听觉享受,太湖美啊太湖美,那熟悉的民歌旋律是否已经萦绕心间?“新雨”,初春的好雨,说明品茶的时节和氛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云水闲”为全联的联眼,着意注重表现聆雨品茶时“淡如云水僧”的心境,云水禅心,淡泊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