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声波透射法检测及预埋管要求.pdf

最新声波透射法检测及预埋管要求.pdf

基桩预埋管声波透射法检测
1.1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声测管是预留的声波换能器的通道,需预先埋设在灌注桩中。


常是将声测管固定在钢筋笼架立筋的内侧,随钢筋笼一段段沉入桩孔
中,然后浇注混凝土。

对声测管总的要求是:联结牢靠不脱开,密封良好不漏水,联结
平整不打折,管与管间相互平行,管内无异物保证畅通。

1.2声测管的材料
对声测管的材料要求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在灌注桩混凝
土浇注过程中不会变形;与混凝土粘结良好,不致在声测管和混凝土
间产生剥离缝,影响测试。

根据这些要求,钢管(焊接管)是最合适
的材料。

1.3声测管的尺寸
声测管是用管材一段段联结起来的。

其口径应当保证换能器能上
下顺畅移动。

声测管为57号钢管,俗称2寸管,其外径为60mm,内径为53mm或40号钢管(即 1.5寸管,外径为48mm,内径为41mm)。

1.4声测管的连接
由于钢管均是6m左右一段,需要将一段段钢管联结起来。

对联
结的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声测管不致因受力而弯曲脱开;联
结应当有足够的水密性,保证在桩孔中的水压下不漏水。

联结方法目
前有以下两种:
1.4.1螺纹联结:每根钢管两端外侧均做成螺纹,另备一外套筒
(有的称缩节),其内壁螺纹与钢管端头外螺纹相配,从而将两段钢
管联结起来。

注意加工管头时不能将金属丝等异物留在管内。

为保证
水密性,螺纹口应缠生胶带或带漆麻丝。

1.4.2套筒联结:准备一长略大于10cm的钢套筒,套筒直径略大于声测管,将两声测管套起来,用电焊将套筒与声测管上下两端焊结
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既要保证焊结不漏水,又不要将声测管焊通,
阻塞换能器的上下移动。

1.5声测管的安装
1.5.1声测管的数量和布置。

1.5.1.1声测管的数量。

声测管的数量由桩径大小决定。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定为:D(桩径)≤800mm,2根;800mm<D≤2000mm,不少于3根;D>2000mm,不少于4根。

1.5.1.2声测管的布置。

埋设3根声测管时,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埋设4根声测管时,按正方形布置。

声测管相互保持平行。

如下图:
a)双管 b)三管 c)四管
声测管埋设示意图
每两根声测管组成一对进行测试,称为一个测试面。

埋两根管有
一个测试面;埋三根管有三个测试面;埋四根管有六个测试面。

1.5.2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声测管预先固定在每段钢筋笼内。

用点焊或铁丝绑扎的方法固定
在架立筋的内侧(每2m间距设一个固定点,直接焊在架立筋上。


于无钢筋笼的部位,声测管可用钢筋支架固定)。

一段钢筋笼下到桩
孔中后,再吊起后一段钢筋笼,将声测管插入前一段声测管对应的套
筒中,用螺纹或焊结方法将上下声测管联结起来,放下钢筋笼入孔,
在装下一段钢筋笼。

为了保证声测管的平行,可以在声测管间点焊钢
筋。

声测管应一直埋到桩底。

声测管底部应预先封焊死。

上端管口应
高出桩顶300mm~500mm(同一根桩的声测管外露高度宜相同)。

如拟在桩顶露出之前即进行检测,则管口应伸出到能方便放置换能器和进行
检测的高度。

上顶端用螺纹盖、塞或木桩封闭管口,防止异物掉入管
内。

如果声测管接头密封不严,在下到孔中后,泥浆涌入或浇注混凝
土时水泥浆涌入均会造成声测管阻塞,无法进行测试。

作为一项补救
措施,可以试用在下声测管时即将声测管充满水。

这样可平衡管外水
压力,减轻泥浆和水泥浆的进入。

声测管与钢筋笼下到孔中后即可开始浇注混凝土。

1.6检测开始时间
不同的检测方法要求不同的检测开始时间。

声波法检测的主要目
的是检测桩内缺陷和完整性,而检测的方法是通过相对比较进行判
断,因此,原则上只要求混凝土硬化并达到一定强度即可进行测量,
不必一定要达到设计强度或28d龄期。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定:“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
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混凝土达到28d 强度的70%一般需要14d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