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 造型、器乐造型三方面。
嗓音造型可分为节奏朗诵活动和歌唱活动。
动作造型可分为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
器乐造型即乐器演奏活动,这里所指的是乐器是广义 的乐器,不仅包含专门的奥尔夫乐器,也包含其他乐 器,甚至还包含自制的乐器。
特点:声音清脆、明 亮、短促,无延绵音, 颗粒性强,适合于表 现较复杂、速度较快 的节奏型,常担任旋 律声部,演奏起来节 奏清晰、干净利落。 如:响木、双响筒
金属类:用铜、铁、铝等金属材料制成
特点:有较长延音、声音明亮、穿透力较强。在使用是特 别注意控制。如:碰玲、三角铁、钹等
散响类:主要根据发生特点来命名
奥尔夫器乐造型的教学类型
器乐伴奏练习 器乐演奏练习
常见的奥尔夫乐器分类
无音高打击乐器 有音高音条乐器 管乐器
(一)无音高打击乐器
皮革类:由皮革蒙在有共鸣的圆桶上制成的鼓类。
小军鼓
手鼓
定音鼓
特点:有较强共鸣声,银量较大,音色较低沉、浑厚, 适用于低音声部,在强拍上给人稳定感。
木竹类:由木质或竹质材料制成
奥尔夫音乐教育
课程导入
考核方式
• 平时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 •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10%;课堂发言和实训表现20%;
小组作业20%
学习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概述、奥尔夫嗓音造型训练、 奥尔夫动作造型训练、奥尔夫器乐造型训练、奥 尔夫综合课程训练
第一章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奥尔夫的生平与他的音乐活动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记 忆、反应及协调的身体运 动等能力。
练习:《山谷回音真好听》
⑴.歌唱+稳定拍 ⑵.合唱进入(卡农形式) ⑶.分组卡农(一拍一进;两拍一进;四 拍一进)⑷.身势节奏(从跺脚进入,然 后响指,再到拍手) ⑸.嗓音打击乐 ⑹.小打击乐器(杯子游戏、竹竿舞) ⑺.音条乐器
通过走线形式让学生了解卡农
三、回旋曲
回旋曲:起源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既是 一种曲式,也是一种音乐体裁。 基本原则是: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 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 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
回旋曲式: A+B+A+C+A+D+A+E+A+……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 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 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 主义时期作曲家。
“固定音型”是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乐句(4-8小节), 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至全曲。是奥尔夫音乐创作 及音乐教学中最具特色的手法之一。是他个人鲜明的音乐 风格和创作特征之一。 常见的运用固定音型进行伴奏的类型有: (一)以歌曲副歌部分为固定音型的伴奏。 (二)以歌曲的最小时值音符组合成的固定音型 的伴奏。 (三)从五度、八度音程开始的固定音型的伴奏。
目的:
1.促进身心平衡。 2.培养听力和反应力。 3.发展表现了和创造力。 4.训练节奏感。 5.提升音乐感。
奥尔夫动作造型教学的类型和素材
(二)律动和舞蹈
(一)指挥和声势
(三)戏剧和游戏
指挥练习
预备:双臂高举(不耸肩),小臂向内 (双手几乎相碰),手指收拢(犹如手心 握一鸡蛋),手背向上(手背保持不翻转) 开始:手腕放松,手指收拢,双手上下摆 动区域大约在身体中部至上方,向下必须 富有弹性,身体可以稍微向前倾但不向后 倾。 结束:最好先有一个向外的富有弹性的画 圆动作,然后回到身体中部,左手在上, 右手在下,收住停止。
木琴:有13个长短不一的木质音条,一般由硬木 (红木、紫檀木等)制成。分高、中、低音三种, 来源于非洲的乐器。
特点:音色柔和,共鸣 声较强,一般用绒毡琴 槌演奏,常作旋律声部, 也成是整个合奏的核心。
钢片琴:有13个长短不一的带有共鸣箱的钢片音条, 分高、中、低三种,有时也作为低音钟琴使用。
特点:音色低沉、圆 润、光泽、具有“流 水般的”金属声音, 用绒毡琴槌演奏。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特点
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在围绕这 个核心展开具体的奥尔夫教育活动时又呈现 出一些共性特点:
1.元素性 2.即兴性 3.综合性 4.参与性 5.多元性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评述
1.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即兴性、创造性,使学校的音 乐教育回归自然。
2.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倡导的实践性、综合性,遵循人类接 受音乐教育的特性。
在学校教育中,
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 情况,避免节奏变化 太频繁、太复杂,所 以在选择和编配伴奏 时,应遵循三项原则: 1.互补性:主要指节 奏的互补性。 2.适宜性:主要指适 用于演奏者的实际。 3.丰富性
在学校音乐教学 中应用的价值: 1.易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2.以小成本获得较高 的教学效果 3.形成一种非常独特 的音乐风格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 演奏和创编的能力
器进行演奏活动时所产生 的物理属性、空间属性以 2. 提高学生对乐器的探索 及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创造 和演奏的兴趣和技巧
丰富的、立体的声音形象 来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 3. 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 是以造型为基本表现手段, 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
使人通过听觉来欣赏,并
构成美感形象的艺术。
器乐造型的教学类型及素材
游戏《节奏传递》
基本节奏训练:
学生围成圆圈坐好,进行节奏传递,如 中间出错,从出错的同学重新开始。
二、卡农训练
卡农:在传统音乐 学习中,卡农原意 是指复调音乐的一 种写作技法,为一 种先后唱出同一曲 调的复音歌曲。突 出特点是各个声部 有规则地互相模仿。
卡农训练的要领: 1. 内心要保持恒拍感 觉。强调关注强拍,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音 乐的稳定进行。 2. 同时要关注各个声 部。 3. 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练习。
特点:除铃鼓外, 大多音量较小、声 音细碎,打击时较 难控制,适合变现 长音节奏,不宜表 现较快或较慢的节 奏。如:铃鼓、串 铃、沙锤等
(二)有音高音条乐器
这类打击乐器通常也被称为有音高的打击乐器。
特点:声音清脆、明亮、富有诗意和儿 童气息,常备用作高声部;持续音长, 不宜演奏快速音乐。
钟琴:有13个 长短不一的金 属音条,一般 是硬质的镀镍 金属,分高、 中两种,是德 国人的传统乐 器。
1.树立良好的声音形象 2.培养听辨的意识和能力
二、嗓音造型的教学类型及素材
奥尔夫课程体系中的嗓音造型可分为节奏 朗诵和歌唱活动两大类。
歌唱活动
柯达伊节奏—时值音节读法
柯尔文音高手势语
歌唱教学的要点
(1)提供正确的示范榜样 (2)克服学生的不良音调 (3)注意歌唱能力的发展 (4)深谙简单的指挥动作
由字、词、句做嗓音节奏的训练
游戏活动:手指游戏《小蜘蛛》
• 师生围成一圈, 席地而坐。
• 教师边念儿歌 边做示范动作
• 学生自由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由歌谣、民谣、歌曲做嗓音节奏的训练
思考:在歌曲演奏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节奏、音准、情感、力度
作品曲式结构: A+B+A+C+A
谢谢!
3.奥尔夫音乐教育所践行的民族性、国际性,使本土化音 乐教育实践成为可能。
第三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 中国的传播
一、在中国传播的三个阶段
播种阶段 萌芽阶段
壮大阶段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一)对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对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影响 (三)对中国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德国著名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95 年7月10日出生于德国慕尼 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家 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 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 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 为一个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和 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 想概述
(三)弦乐器、管乐器等其他乐器
弦乐器:包括拨弦和拉弦乐器
管乐器:包括竖笛、 竹笛、单簧管、双簧 管等
键盘乐器:通常指钢琴、手风琴、羽 管键琴和古钢琴
练习:《两只老虎》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儿歌,并为儿 歌编配适宜的乐器,并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演奏。
第五章 奥尔夫综合课程训练
一、固定音型训练
律动练习
音乐《问候舞》
前三行(四分音符→拍手;前十六后八→拍腿) 最后一行( 右右,左又左∕向右四步∕向左四步)
游戏动作练习
《身体摆图形》
第四章 奥尔夫器乐造型训练
• 何谓“乐器造型”
教学目的:
• 器乐造型:奥尔夫课程体 系中的器乐造型,是指运 1.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用奥尔夫课程体系中的乐 和分享音乐的快乐。
知识复习:
游戏:豆豆找的玩具
歌词
• 豆豆丢了一个玩具, • 我们不要告诉他。 • 看他急的那个样子, • 我们不要告诉他。
游戏:
1.豆豆的为什么要找玩具? 2.豆豆是怎么找到他的玩具?
第三章 奥尔夫动作造型训练
什么是动作造型?
动作造型:运用身体动作这一物理属性、时空属性,以 及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创造丰富的动作形象来反映客观 世界具体事物,是以造型为基本表现手段,使人通过视 觉来欣赏,并构成美感形象的艺术。
1.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2.伸缩性大,适宜性强 3.重视创造,培养能力
三、学习与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本土化原则 2.本质性原则 3.量力性原则
第二章 奥尔夫嗓音造型训练
嗓音造型的基本认识
热身活动:力度游戏《一只小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