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化学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用0.5mm 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Na 23 Fe 56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本草纲目》记载:“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
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
”生成“铜青”的反应原理为A.化学腐蚀B.吸氧腐蚀C.析氢腐蚀D.铜与空气中的成分直接发生化合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B.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C.氯水、氯气、液氯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右图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3.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用干燥B.其他操作都正确,称量药品时若砝码生锈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配制90mL 0.1mol•L-1NaCl溶液,应选用100mL容量瓶来配制D.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加少量水至刻度线4.下列物质能抑制水的电离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醋酸B.氯化铝C.碳酸氢钠D.硫酸氢钠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Na216O2与足量的水(H218O)反应生成的氧气所含的中子数为9N AB.常温下,0.1mol 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 AC.1 mol Na在0.5 mol O2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6.下列对各电解质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A.硫酸铁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K+、Na+、NO3-、CO32-B.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C.0.1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 + c(HS﹣) +2c(H2S)D.NH4HSO4溶液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NH4++H2O NH3•H2O+H+7. 25℃时,下列事实(或实验)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A.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B.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7C.取相同pH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各稀释100倍,pH变化小的是CH3COOHD.同浓度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与相同的锌粒反应,CH3COOH溶液的反应速率慢8.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处理含 (NH4)2SO4的工业废水,并回收化工产品硫酸和氨水,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口流出浓度较大的氨水B.X极接直流电源正极C.离子交换膜Ⅱ为阳离子交换膜D.理论上外电路中流过1mol电子,可处理工业废水中1mol (NH4)2SO4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易腐蚀B.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组成保持不变C.铅蓄电池充电时,标有“+”的一端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D.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一定不相同1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 2(g)+SO2(g)SO3(g)+NO(g)ΔH= - 41.8 kJ•mol-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ΔH的数值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反应速率常数k仅受温度影响C.减小反应物的量一定能降低反应速率D.合成氨工业采用700K的原因是催化剂的活性最大且反应速率快12.一定温度下,将4molA(g)和2molB(g)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2A(g)+B(g)2C(g),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 2 4 8 9n(B)/mol 1.5 1.2 1.0 1.0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0B.反应0~4 min的平均速率υ(C)=0.4 mol•L﹣1•min﹣1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4molA(g),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13.反应2SO 2(g)+O2(g) 2SO3(g) ΔH =a kJ•mol-1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E3-E1B.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a┃kJ•mol-1C.过程②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D.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等于┃a┃ kJ14.常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mol•L-1的盐酸和苯甲酸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Ⅰ、图Ⅱ分别是NaOH溶液滴定苯甲酸、盐酸的曲线B.V(NaOH)=10.00mL时,滴定苯甲酸的混合溶液中c(C6H5COO-)> c(Na+)> c(H+)>c(OH-)C.滴定苯甲酸溶液时最好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D.达到B、D状态时,NaOH溶液分别与盐酸、苯甲酸恰好发生中和反应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B.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Na溶液中加入CH3COOH能促进CH3COO-水解D.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 NaCN和HCN混合液的pH=9,则c(HCN)>c(Na+)>c(CN﹣)>c(OH﹣)>c(H+)16.在25℃,向含c(H+)=0.1 mol•L-1、c(Cu2+ )=c(Fe3+ )=0.01 mol•L-1的200 mL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c(Cu2+ )、c(Fe3+ )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加入固体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 sp[Fe(OH)3 ]<K sp[Cu(OH)2]B.pH=5时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H+和Cu2+C.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离子浓度和沉淀的量均无关D.向含有FeCl3杂质的CuCl2溶液中加入CuO或CuCO3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化学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15分)获取安全的饮用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1)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消毒。
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的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
①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②加热③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2)聚铁[Fe2(OH)n(SO4)3-0.5n]m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制备原理是调节Fe2(SO4)3溶液的pH,促进其水解制取。
用铁的氧化物制取聚铁的流程如下:①实验室配制2mol·L-1的稀硫酸250mL需98%的浓硫酸(ρ=1.84g·mL-1) mL,配制过程中应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
②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步骤Ⅴ中需将溶液加热到70~80 ℃的目的是 。
Ⅴ中溶液的pH 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若溶液的pH 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硬水易导致产生锅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Mg(OH)2、CaSO 4],不仅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还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清除。
清除时首先用饱和Na 2CO 3溶液浸泡水垢,发生CaSO 4(s)+CO 32-(aq)CaCO 3(s)+SO 4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然后再用醋酸溶解、水洗涤。
已知:K sp (CaSO 4)=7.5×10-5、K sp (CaCO 3)=3.0×10-9。
18.(13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一种环保型家用“84”消毒液的发生装置如右图,电源的b极为 极,电解制取NaClO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用CO 和Cl 2在高温、活性炭催化作用下合成光气:Cl 2(g)+CO(g)COCl 2(g) ∆H =-108 kJ·mol -1。
t ℃时,在5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6 mol CO 和0.45 mol Cl 2,CO 和COCl 2的浓度在不同时刻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
在0~6 min 内υ(Cl 2)=____________________,第8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 _____ 。
在第12 min 时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COCl 2的体积分数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 的杀菌能力比ClO -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21Cl 2(g) 21Cl 2(aq) K 1=10-0.6 Cl 2(aq) + H 2OHClO + H + +Cl - K 2=10-3.4 HClO H + + ClO - K a其中Cl 2(aq)、HClO 和ClO -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①K a = ;②Cl 2(g) + H2O HClO + H+ +Cl-K = ;③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6.5时杀菌效果比pH=7.5时(填“好”、“差”或“相同”)。
19.(12分)工业上常以闪锌矿(主要成分ZnS,含Fe、Cu、Cd等元素的杂质)为原料,通过火法或湿法炼锌,两种方法都是先将闪锌矿焙烧得到以ZnO为主要成分的焙砂,再分别制得锌。
具体流程如下:已知:Fe3+Zn2+Cu2+Fe2+Cd2+开始沉淀的pH 1.1 5.9 4.7 7.6 6.9沉淀完全的pH 3.2 8.1 6.7 9.6 9.7 (1)火法炼锌涉及的主要反应:2C(s) + O2(g) = 2CO(g) ∆H=﹣220 kJ· mol-1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H=﹣930 kJ· mol-1ZnO(s) + CO(g) = Zn(g) + CO2(g) ∆H= +198 kJ· mol-1则ZnS(s) + 2O2(g) + C(s) = Zn(g) +CO2(g) + SO2(g) 的∆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