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和农业
本节课中有很多不同农作物的分布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了读图的技巧,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首先读图结合自己的分析,了解不同作物的分布范围,然后反过来让学生将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反馈到图上。由此来考查学生对知识以及读图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活动法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我们学校地处花乡草桥村,该地区在历史上以养花而闻名,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来了解该地养花的历史、为什么这个地方养花这么出名。通过调查来了解土地与农业的关系。
土地资源和农业
北京十二中草桥分校 王丽华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科
地理
所用教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
任课教师
王丽华
班级
初一(6)
学校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草桥分校
时间
2007年5月
课题
土地资源和农业
本课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通过跟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培养自己表述自
走访草桥地区居民,通过调查、询问来获得关于草桥地区的养花历史和发展条件。
运用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来搜集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认识原因,并分析解决方法。
积累因地制宜的感性知识
时间
课堂教学阶段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2min
导入
从“刀耕火种”联系到现如今人们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结合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思考“刀耕火种”这类做法的合理性。
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和珍惜土地资源的情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
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概况
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
难点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及什么是因地制宜
可持续发展教育点及实施过程
的设计思路
地理知识本身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就像这节课的内容“土地资源和农业”。这一内容是我们所熟悉的,给学生一些熟悉的事例和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同时他们可以把所学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
己的体会、看法的能力;通过比较和概括我国水稻与小麦的分布,得
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掌握阅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
型”图、“中国水稻分布和小麦分布”图、“中国耕地、人均耕地面积
与世界及部分国家比较”图、“中国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和人均森林面
积的变化”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图片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理解科技兴农的
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资源查找关于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资料,弄清楚其原因,以及人们所采取的措施。作为我们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的反面事例。
(二)教学过程(表格可根据填写内容自行扩大)
时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堂教学前移
预习内容
预习方式与要求
预期效果
指导预习探究
了解草桥之所以养花出名的原因。
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关于水土流失的事例。
4min
在以上耕地现状下,我国的粮食安全的问题如何解决
提供科技兴农的材料、农业结构调整的材料,给学生适当的引导
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6min
我国几种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给出几种农作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自己给它们找到适宜的生存环境,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贴出它们分布的相应位置并说明理由
学生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前面所学习的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农作物分布图来分析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并将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展示
根据老师的提示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各种颜色可能代表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2min
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大小,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
给出我国土地资源所占比例饼状图,教给学生读图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
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讲解来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得出结论
土地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土地资源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本身,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节课中,通过农业和土地之间相互关系的现状分析、实例分析,让学生的感悟“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
另外,借助这节课的知识,让同学们自己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阅读相关地理要素分布图,进而获取新知识,从此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自己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锻炼,由此达到学生地理学习过程得可持续发展。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1min
复习旧知识
给出我国的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旧知识
在学习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时,以这部分知识为基础,复习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8min
在分析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认识我国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
给出提示,让同学们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需要的地形、降水、气温等条件来试着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状况,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分析出各种颜色可能代表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与语文知识相联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6min
实例说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汇报对花乡的调查情况
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花乡的材料进行汇报
教材分析
《土地资源和农业》这节课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对这一部分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以及土地和农业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前面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为这节课分析农业与土地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铺垫。将前面所学知识与这节课中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生活习性相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不同农作物的分布情况,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运用图表资料形象地展示不同土地类型的面积,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6min
着重分析我国耕地现状
引导学生通过课本55页图7-5、7-6,来说明我国耕地总量多、人均量少,并且面积在减少这一现状,并思考原因
自己来分析两图中的数据特点,回答相应问题,了解我国耕地现状
让学生根据已知知识和所给数据来分析,自己得出结果。让学生自己体会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
通过自己的分析,认识我国几种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
假设把甘蔗种到东北,或将花生种到海南,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学生思考作答
2min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出“因地制宜”的结论
引导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语句和成语来说出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来发展农业
从自己所学知识中搜索所需信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