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与农业
有利条件
不利
农业特色
黄土地,两 春旱夏涝, ①暖温带季风 年三熟或一 低湿地、 气候,雨热同 年两熟,主 华 期,光热充足; 盐碱地比 要农作物有 重大,风 北 ②地形平坦, 冬小麦、棉 沙天数多, 土壤深厚肥沃; 花、花生等。 人多地少, ③人口稠密, 人地矛盾 商品棉基地; 山东花生产 劳动力充足 突出 量最多
有利条件
不利
农业特色 作物品质好、单 产高;南疆是我 国优质长绒棉生 产基地;哈密瓜、 葡萄干闻名中外; “塞上江南”宁 夏、河套平原主 产甜菜、春小麦; 河西走廊为瓜果 蔬菜基地
西北灌 溉农业 ①温带大陆性 区 气候,光照充 新疆绿 足,昼夜温差 洲地带、 大;②地形平 水源 紧缺 河西走 坦,土壤肥沃; 廊、河 ③有灌溉水源; 套平原、 ④地广人稀, 宁夏平 地价低 原
2、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因为粮食是我国 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原因: 原因: 人口总量大, 人口总量大,人口增 长快,粮食需要量大; 长快,粮食需要量大; 人均粮食产量不高, 人均粮食产量不高,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自然灾害频繁。 自然灾害频繁。 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 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 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的关键。 的关键。
二、气候因素对农业影响分析
1.热量状况与耕作制度: 热量状况与耕作制度: 热量状况与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二、气候因素对农业影响分析 2.水分条件与农业类型 水分条件与农业类型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放牧业和灌溉农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放牧业和灌溉农业 ①北方半湿润地 区:旱地农业 旱地农业
②灌溉农业 水源) (水源)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①坝子农业(地形) 坝子农业(地形) 云贵高原
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 图示地区位 于我国地势的 阶梯, 第_____阶梯, 阶梯 C所在省的地势 所在省的地势 特点是______。 特点是 。 西高东低(西 三、西高东低 西 北高,东南低 北高,东南低) (2)A、B、C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地, 地 推测的理由是_____。 推测的理由是 。 A、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武夷山 ,多地形雨 、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武夷山 武夷山),
小结: 小结: 我 国 的 土 地 资 源 3、土地利用 、 4、土地资源的 、 国 及 的 1、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 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中国人文地理
——农业
一、概况
中国农业
1.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划分) :耕作业、林业、 按生产对象划分) 耕作业 林业、 耕作业、 按生产对象划分 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2.进入 世纪以来该区域 进入20世纪以来该区域 进入 世纪以来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C.种植业产值降低
)
B.大力发展畜牧业 D.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
(10年山东)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 年山东) 年山东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 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 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华北平原
四、我国种植业生产条件具体分析
有利条件 不利 ①中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日照时间长, 雨热同期;②地势 东 平坦广阔,黑土肥 纬度高 沃;③河流众多, 气温低 水源充足;④地广 热量不 北 人稀,人均耕地多;足 ⑤交通便利;⑥重 工业基地提供农业 机械 农业特色 黑土地,一年 一熟,农作物 主要为春小麦、 玉米、大豆、 甜菜等,三江 平原是我国最 大的商品粮基 地,机械化程 度高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滥砍滥伐) )水土流失严重。 滥砍滥伐) 土地荒漠化严重。 (2)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土地荒漠化严重。 )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土地荒漠化严重 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 (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 不合理灌溉) (3)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不合理灌溉) ) (4)森林、耕地资源在一些重要地区日益减 )森林、 少
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中的 C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 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 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 年福建) 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 年福建)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10年福建
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区。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区。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旱地,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 ——非季风区的高原 自东向西,草场产草量逐渐递减; 自东向西,草场产草量逐渐递减;四大牧区 内蒙古、 (内蒙古、新、青、藏) 林地——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 林地——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丘 ——在东北 三大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 大小兴安岭、 陵。三大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是我国 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的横断山区 的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 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江大拐弯 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东南地区的闽 地区的闽、 赣各省, 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东南地区的闽、台、赣各省, 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 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
南北方分界线秦 岭—淮河
②南方湿润地 区:水田农业 水田农业
3.光热条件与农作物品种: 3.光热条件与农作物品种: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品种 粮食作物:春小麦→中温带;冬小麦→ (1)粮食作物:春小麦→中温带;冬小麦→暖 温带;水稻→亚热带、热带;玉米→温带、 温带;水稻→亚热带、热带;玉米→温带、 亚热带、热带。 亚热带、热带。 (2)经济作物 • 糖料作物:甜菜 →中温带,甘蔗→亚热带、 糖料作物: 中温带,甘蔗→亚热带、 热带; 热带; • 纤维类作物:棉花→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纤维类作物:棉花→暖温带、亚热带、 • 饮料作物:茶叶→亚热带,热带,咖啡、可 饮料作物:茶叶→亚热带,热带,咖啡、 椰子→热带; 可、椰子→热带; • 其它热带经作:天然橡胶、油棕、金鸡纳、 其它热带经作:天然橡胶、油棕、金鸡纳、 香蕉、菠萝等。 香蕉、菠萝等。
三、重点区域种植业区位因素简要分析
优势区位 东北平原 耕地面积广大, 耕地面积广大,土壤 肥沃,适于大规模 肥沃, 机械化耕作 地势平坦,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疏松, 疏松,光热充足 制约因素 纬度高,热量不足, 纬度高,热量不足,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 熟,
水源不足,旱涝, 水源不足,旱涝,盐 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洪灾较为严重 水源充足 降水稀少, 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西北地区灌溉农 光热充足 业 光照充分, 海拔高,气温低, 青藏高原河谷农 光照充分,昼夜温差 海拔高,气温低,热 业 大,农作物单产高, 量不足 农作物单产高, 质量好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草原广阔,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水源条 件较好的地区才发展灌溉农业。青藏高 原是我国高寒地区,以游牧业为主,藏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三大优良畜种, 种植业主要分布于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 地带。
特色农业分布
③绿洲农业 水源) (水源)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④河谷农业 热量) (热量)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中国土地资源
本节高考考点
1、 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 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及采取的措施
一、地形与农业结构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①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林、牧、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 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 耕地、林地比重小; 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 区 雅鲁藏布 江谷地、 湟水谷地
①高原气候;与 高原相比较,海 拔较低,气温较 高,河谷避风; ②地势平坦,水 源充足;③光照 条件好,昼夜温 差大,作物单产 高
与我国 东部平 一年一熟, 原相比, 适宜喜温 由于海 凉的青稞、 拔高, 春小麦、 热量不 豌豆生长 足
特别提醒 种植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水、热等条件, 种植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水、热等条件,因地制宜 使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①亚热带季风 春季 气候,光、热、 低温 水丰富,配合 阴雨 南 好;②地形平 对水 坦,水稻土(熟 稻生 化土壤)肥沃; 产不 ③人口稠密, 利; 劳动力充足; 夏季 方 ④邻近商品粮 的伏 基地和工业基 旱和 地,近海港, 洪涝 市场广阔 灾害
多为一年两熟,长 江中下游种植水稻、 棉花、油菜;长三 角、珠三角、四川 盆地适宜植桑养蚕; 珠三角为基塘农业。 两广、闽、台、川 盛产甘蔗;此区柑 橘分布最广,南部 沿海出产香蕉、荔 枝等水果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 、随着城市的发展, 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 变化。 A 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 、 、 、
五、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坚持的原则: 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坚持的原则:
①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护耕地”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护耕地”——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 ②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 平原发展耕作业; 即平原发展耕作业;丘陵缓坡可修梯田或发展 水果及经济林木种植;山地发展林业,有条件 水果及经济林木种植;山地发展林业, 的地方发展立体农业;高原发展河谷农业; 的地方发展立体农业;高原发展河谷农业; 如:南方低山丘陵区宜大力发展林业;北 南方低山丘陵区宜大力发展林业; 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耕还牧, 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耕还牧,发展畜牧 业;一些河流中上游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宜 发展林业,大于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等。 发展林业,大于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