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B.载重汽车重心的位置与装货多少和货物放置位置有关C.用GPS确定远洋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不可以把远洋巨轮看成质点D.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3.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A.53m/s B.20 m/s C.203m/s D.5 m/s4.一质点沿曲线从M点运动到N点,它在P点时的速度v方向和加速度a方向可能是A.B.C.D.5.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6.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A.B.C.D.7.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8.如图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包含相同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D.猜想的思想方法9.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保持A、B相对静止,逐渐增大F,则 ( )A.f1不变、f2变大B.f1变大、f2不变C.f1和f2都不变D.f1和f2都变大10.如图所示,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小明站在一个台秤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秤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秤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对秤的压力D.人处于失重状态11.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P,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并且P与传送带保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的摩擦力()A.方向可能向左B.方向一定向左C.方向一定向右D.一定为零12.如图所示,细线a和b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个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细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a、b受到拉力分别为Ta和T b,氢气球受到浮力为F,不计氢气球的重力,则A.Ta <T bB.Ta >T bC.F=TaD.F<T b13.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的四条纸带,物体最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纸带1 B.纸带2 C.纸带3 D.纸带414.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质点在第1 s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 s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为零15.如图所示,一个重球挂在光滑的墙上,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而将绳的长度增加时,则()A.球对绳的拉力增大B.球对墙的压力增大C.球对墙的压力不变D.球对墙的压力减小16.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 .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17.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可知( )A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不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B .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不一定有惯性C .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D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C .跳高运动员到达空中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D .蹦床运动员跳离蹦床在空中上升与下降时均处于失重状态19.下列各组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是( )A .2 N 、3 N 、4 NB .2 N 、3 N 、5 NC .10 N 、10 N 、10 ND .3 N 、4 N 、10 N20.有一列正在操场直线跑道上跑步的学生,队列长度为L ,速度大小为0v 。
处在队列尾部的体育委员为了到达队列排头传达指令,他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a ,达到排头时他与队列速度恰好又相等,则他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A .0v aL +B .aLC .0v aL -D .02v aL +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1kg 的足够长的木板A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2kg 的物块B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0.1,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μ=0.3,假定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物块施加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拉力F =3t (N),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 2。
则( )A .t =ls 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B .t =2s 时,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C .t =3s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D .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3m/s 222.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不计的物块P ,Q 为质量为4kg 的重物,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600N/m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给Q 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前0.2s 内F 为变力,0.2s 以后F 为恒力(sin 370.6=,210m/s g =),则有( )A .P 、Q 一起匀加速的加速度为2m/s 2B .F 的最小值为8N ,F 的最大值为36NC .P 、Q 分离时弹簧为原长D .若P 为有质量的物体,P 、Q 分离时弹簧为原长 23.张家界百龙天梯,总高度达335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 =4.5s 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B .t 在5s~55s 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 .t =59.5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 .t =60s 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2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轻弹簧下端固定A 物体,A 物体质量为m ,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弹簧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初始时A 保持静止状态,在A 的上表面轻轻放一个与A 质量相等的B 物体,随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则( )A .当B 放在A 上的瞬间,A 、B 的加速度为4g B .当B 放在A 上的瞬间,A 对B 的摩擦力为零C .A 和B 一起下滑距离2mg k时,A 和B 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当B 放在A 上的瞬间,A 对B 的支持力大于mg25.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 ,物块的质量为m ,且M m ,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B.绳子上的张力不变C.人受到的合力减小D.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26.水平力F方向确定,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a所示:用力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10m/s,则可求出()A.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B.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物块的质量为3kgD.物块在第4s末的速度为4.5m/s三、实验题27.请你完成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的相关步骤:A.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a)所示,记录______;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与板面垂直的两光滑硬棒支起两细线并使其互成角度,如图(b)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记录______.2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探究物体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测得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测的123456物理量时间t(s)0.89 1.24 1.52 1.58 1.97 2.15位移s(m)0.250.500.75 1.00 1.25 1.50(1)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物体运动的s-t图象.(2)根据作图可判断出表格中第____组数据有错误.(3)若某同学提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猜想,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作____________图象.若该猜想成立,则物体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29.小明利用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细绳套等器材做“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两次拉伸橡皮筋:第一次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和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点O;第二次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筋。
(1)第一次拉动使结点到达点O时,除了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还必须记录的是__和__。
(2)关于这两次拉橡皮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两次拉动橡皮筋时,只需要将橡皮筋拉伸相同的长度B.两次拉动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三次读数要相同C.第一次拉动橡皮筋时,两测力计必须沿着相互垂直的方向拉D.两次拉动橡皮筋时,都要将橡皮筋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3)如图所示,1F和2F为小明在纸上画出第一次拉橡皮筋时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a、b两点为第二次记录拉力F方向的两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4.9NF .请你帮助他在图中画出F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