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安装安全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网架和屋面的技术参数如下:
1、屋面网架:网架采用螺栓球节点,正放四角锥网架形式,周边底座支承。
网架静荷载上弦层0.25㎡,下弦层0.5㎡,活荷载0.5㎡,跨度50米,长度87米,网架面积5500平方米。
网架材料根据网架设计图总说明中的要求选用。
柱顶制作底标高为12m。
2、屋面板:屋面覆盖材料复合玻璃丝棉夹芯板。
3、网架采用“起步架安装、高空散装”的安装方法。
二、施工概况:
先在地面拼装好6,7,8轴的网架零部件作为一个组件,采用4台50T吊车(吊装点现场结合实际情况定)吊装至工作平台,由于场地的局限则预留H 轴一截网架在整个组件吊装到工作平台后在空中用另一个吊车进行组装,当其6-8轴的网架零部件全部安装完即可缓慢的吊装在工作平台的支座上进行连接,然后按正放四角锥网架安装方法进行安装,由此为基准向1轴和13轴两边散装零部件。
三、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目标及安全措施
1.1安全目标:杜绝一切伤亡事故和火灾事故,一切按现场管理的安全规定执行。
1.2安全及防治措施
1.2.1.建立现场安装保险措施,现场将派1名安全员专职安全管理,处理安全隐患;进场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安全员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用品检查。
1.2.2订立安全制度,做好醒目的安全警戒标志,吊装区域设置警戒区域,并拉警示带。
对所有进场安装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努力与各兄弟施工单位配合协调共同搞好安全工作。
1.2.3围护结构及檩条安装,都需注意安全,必要时铺设脚手架和安全网,高空作业,吊装都须系安全带。
1.2.4吊装及零部件和构件提升时严禁在吊架下走动人员。
任何吊装在吊装前应
进行试吊检验。
1.2.5起吊前应有专人检查吊点、吊钩、索具、电源及吊装系统,起吊时应速度均匀,下落时应低速稳放。
对吊车工况进行定期检查。
1.2.6现场电线做到架空,所有用电必须由电工接线,严禁大雨天露天用电。
1.2.7夜间开夜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上、下走道应结实和合理。
并应有扶手和安全防护。
夜间禁止进行吊装作业。
1.2.8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特殊情况应征得项目经理、技术工程师、安全员同意。
1.2.9当遇大风雨时(风力4级及以上),禁止作业,并及时检查已安装的梁、柱,机电设备。
必要时用缆绳固定。
1.2.10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必要时应在下面铺设安全网。
当天安装的柱、梁如无稳定支撑的,应用缆绳固定。
1.2.11柱、梁吊装在未安装支撑及檩条前,应采用缆风绳对其进行固定,以防大风时发生意外。
1.2.12高空作业过程中必须设置安全绳,安全绳采用12钢丝绳。
1.3防火及保卫措施
1.3.1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并保持有效。
1.3.2用现场的消防水管作为急用。
1.3.3气割及电焊区域应严格做好防火工作。
1.3.4油漆、涂料由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及库区严禁烟火。
1.3.5接受现场治安保卫,遵守地方法律,杜绝刑事治安
案件的发生。
1.3.6与交叉配合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联防关系,以良好
的治安环境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1.3.7保证“110”“119”电话的畅通,发生案件及时报警。
1.4用电要求
1.4.1各种用电装置都必须装漏电开关,电焊机,卷扬机
等必须做好可靠的接地装置,下班后必须切断一切用电装置的电源。
1.4.2大容量电气设备必须配备电箱,一机一闸或单独配
置电源,防止过载。
1.4.3自动开关跳闸后,在没有查清原因前,严禁再合闸。
1.4.4严禁带电接地。
1.4.5严禁非电工在配电箱内乱拉、乱接电线。
1.4.6对现场使用的电器线路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电线绝缘接地接零、漏电保护器等开关的完好,必须指定专人定期测试。
2、现场文明施工
2.1严格按要求布置现场,接受甲方单位的检查、监督。
现场机具设备的布置、材料半成品的堆放要合理整齐,施工用电的拉设须同土建单位协调一致。
2.2现场施工按甲方的统一组织、调度进行,搞好平行、立体交叉作业的协调。
2.3施工完毕后,各种材料、下脚料、废弃物及时清理出现场,丢弃物要倾倒在指定场所。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4工人上班禁止穿拖鞋、赤膊、工地严禁随地大小便。
2.5努力搞好社会各界友好关系,争取在质量、文明等各方面创一流。
2.6严禁酒后作业,带病工作。
2.7严禁在工地上、高空乱扔乱丢物品。
2.8严禁违纪、违规及其他不文明行为。
2.9按程序和规范作业,严禁野蛮施工。
2.10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一切安全规范。
2.11对每天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做到人人心中有底。
2.12提倡文明待人,文明操作,文明施工。
四、应急预案:
1、应急领导机构
1.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下设小组:
通讯联络组组长:电话:门卫全体人员为成员。
技术支持组组长:电话:技术组全体人员为成员。
消防保卫组组长:电话:消防保卫组全体人员为成员。
抢险抢修组组长:电话:生产组全体人员为成员。
医疗救护组组长:电话:医护室全体人员为成员。
后勤保障组组长:电话:后勤组全体人员为成员。
2、应急计划
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
对所有被认定的重大危险源,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
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
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达到以下目的:
(1)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2)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
(3)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4)同时又能及时地恢复生产。
(5)事故分析及追责,并对责任人进行安全教育。
3、应急响应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