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算24点教学内容:算24点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计算24点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瞧,老师带来什么?(师出示扑克牌)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生:讲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
(板书:算“24点”)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4?生反馈,师板书: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碰”出24。
(拿走3)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生讲,师板书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拿走4)生1:我选2和2,2+2=4,四六二十四。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生反馈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3×5=15,15+9=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点击:4、4、7)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生:4×7=28,28-4=24。
师:这一次我们是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减得到了24。
小结:看来玩算24点的游戏挺有趣的。
我们用三张牌,用加减乘除分两步算出了24。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用三张牌算算24点?小组合作,比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多。
师:请看比赛规则点击:第一、组长记录算式,其余同学每三人一组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各出一张;第二、牌中的A看作1;第三、如果根据拿出的三张牌算不出24,可以重拿三张牌进行计算。
音乐响,小朋友们开始算,音乐停,比赛结束。
各组汇报。
3、第三环节:四张牌算24点师:假如增加到4张牌,要算24点,你有勇气算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行!怎样将1、2、5、8这四张牌算出24点?提醒小朋友们这里的“A”应该看作1。
生讲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算法!再看下面:4、5、7、8 3、1、7、9 5、6、5、3有三组扑克牌,这两组算第一题,这两组算第二题,这两组算第三题,每位小朋友独立完成,算完后可以抢算其它小组的,看谁算得对又多!学生试做、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师小结:用四张牌算24点的确难度大了些,但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爱动脑筋,表现的特别棒!三、挑战自我,实现超越师:下面小朋友进行24点大王挑战赛,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电脑随机抽出的四个数算24点,答对一题可以为本组赢得一面红旗,所得红旗最多的为大王组。
注意,先小组内讨论后回答。
听明白了……师:请组长汇报一下本小组共获得多少面小旗。
……师:小朋友,我们为冠军队鼓掌,同时也把掌声奖励给我们自己挑战的勇气!四、趣味活动,拓展延伸今天我们玩了24点的游戏,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家人交流一下,看看如果用四个3、四个4、四个5、四个6算出24点。
第二课巧填符号教学内容:巧填符号教学目标:1、能熟练运用倒推法和凑数法巧填运算符号。
2、经历尝试探索巧填符号的过程,培养学生建立倒推和凑数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增加口算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倒推法和凑数法巧填运算符号。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倒推法和凑数法巧填符号,使等式成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24点,游戏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玩了24点游戏,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4 4 4 4=24;2、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除了有趣的数字,还有神奇的符号,介绍符号的作用。
〖设计意图〗用已玩过的游戏导入,既温故了旧知,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介绍符号的由来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自主尝试,探索方法[凑数法]将+-×÷()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的等式成立例1:2 2 2 2=02 2 2 2 2=02 2 2 2 … 2 2=0等于0的思考方法:师:至少几个2可以得0?后面剩下的数怎么办?引导学生发现2-2=0,其它数只要乘在其后面就可以了!例2:2 2 2 2=12 2 2 2 2=12 2 2 2…2 2 2=1等于0的思考方,1+0=1,最少几个数能凑成1,师:至少几个2可以得1?后面剩下的数怎么办?引导学生发现2÷2=1,追问其它后面的数有用吗?没用怎么办呢?生:发现后面的数变0就行了,而如何得0,例1已经推算过了。
例3:2 2 2 2=22 2 2 2 2=23 3 3 3 3=24 4 4 4 4 4=25 5 5 5 5 5 5=2怎么样得到2,很快发现只要单单一个数2就可以了,后面的数字通通可以变成0;当第一个数不是2时,怎么凑成2呢?发现任意2个数的和永远是这个数的两倍,由此可得(3+ 3)÷3;(4+4 )÷4 例4:反推法 2 2 2 2=32 2 2 2 2=34 4 4 4 4 4=35 5 5 5 5 =3师:三个相同的数是这个数的3倍,可以得(2+2+2)÷2=3,5个2的时候怎么办?也可以看最后一个数是2,那只要前面的数凑成1就行了,如何凑成1(如例2)。
6个4得3,可以先用反推思想,3=4-3,第一个数是4,那后面几个数只要能凑成3就行了。
5个5凑成3,3=1+2,再想办法凑出1和2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推算的方法,鼓励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算能力三、合作交流,灵活运用例5凑数法,反推法(1) 2 2 2 2=4(2) 2 2 2 2 2=4(3) 3 3 3 3 3=4(4) 4 4 4 4 4=4(5) 5 5 5 5 5=4分折:4=2+2=1+3=5-1, (1) (2) 运用凑数的方法,2+2可以凑成4; (3) 看到3,可以运用倒推的方法想,几加3等于4,这样前面的3只要凑成1就行了, (4)个4就能得4,后面的4干嘛呢?(5) 5-1等于4,后面几个5如例2凑成1就行了。
总之在审题时,先仔细观察,再思考是用凑数法还是倒推法解决问题!例6.2 2 2 2 2=52 2 2 2 2=62 2 2 2 2=72 2 2 2 2=82 2 2 2 2=82 2 2 2 2=9说明:允许一题有多法。
例7. 你能写出四个4组成得数是1~9的算式吗?(1)4 4 4 4=1(2)4 4 4 4=2(3)4 4 4 4=3(4)4 4 4 4=4(5)4 4 4 4=5(6)4 4 4 4=6(7)4 4 4 4=7(8)4 4 4 4=8(9)4 4 4 4=9解:(1)(4+4)÷(4+ 4)=1(2)4÷4+4÷4=2(3)(4+4+4)÷4=3(4)(4-4)×4 +4=4(5)(4 × 4 + 4)÷4=5(6)(4+4)÷4+4=6(7)(4+4)-4÷4=7(8)(4+4)×4÷4=8(9)(4+4)+4÷4=9分析:(1)等于1的思考方法:1+0=1,(2)等于2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加法,那么两组数各为1,有:(4+4)÷4+4=2(3)等于3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除法,那么前三个数凑为3个4,有:(4+4+4)÷4=3(4)(5)4 4 4 4=5,最后一个4前面是三个4,如可凑出1,1+4=5,如可凑出20,20÷4=5,4×4 +4=20,因此可求解。
(6)4 4 4 4=6,最后一个4前面是三个4,如可凑出2,2+4=6;即(4+4)÷4=2,因此可求解。
(7)4 4 4 4=7,前面两个4+4=8,后面两个4得1即可求解,4÷4=1刚刚好。
(8)和(9)可利用(7)的思路稍加变化就可以求解。
说明:解题思路是一种倒推的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学们加以掌握。
〖设计意图〗在倒推法熟练的撑握的基础上教学凑数法,感受凑数法与倒推法在不同算式中的应用。
合作交流有利于集体智慧的生成。
例9.在各数之间真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5 5 5 5 5=10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将+-×÷()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⑴ 4 4 4 4 4 = 1⑵ 4 4 4 4 4 = 2⑶ 4 4 4 4 4 = 3⑷ 4 4 4 4 4 = 42、你能写出用4个5组成得数是1~6算式吗5 5 5 5=15 5 5 5=25 5 5 5=35 5 5 5=45 5 5 5=55 5 5 5=62.在下面各题中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3 3 3 3 3=13 3 3 3 3=23 3 3 3 3=33 3 3 3 3=43 3 3 3 3=53 3 3 3 3=63 3 3 3 3=73 3 3 3 3=83 3 3 3 3=93 3 3 3 3=103、在下面12个2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结果成立2 2 2 2 2 2 2 2 2 2 2 2=24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在运用时要注意点什么?1、逆推法2、凑数法1)如果题目中的数字比较简单,可以从等式的结果入手,推想哪些算式能得到这个结果,然后拼凑出所求的式子;2)如果题目中的数字多,结果也较大,可以考虑先用几个数字凑出比较接近于等式结果的数,然后再进行调整,使等式成立。
通常情况下,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方法,有时将以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板书设计:巧填运算符号+ —×÷()倒推法:从结果出发凑数法:凑出一个与结果比较接近的数第三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