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其应用 ppt课件

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其应用 ppt课件


维果斯基理论的应用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工具理论
文化工具:供一定社会的人们交流、思考、解 决问题和创造知识使用的物质工具及符号工具。
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性: 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以社会文化的产 物——符号为中介的。
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
物理工具 符号工具
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
活动
内化
个体 内部心理结构
符 号 工 具
举例:言语、思考和意志的发展。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活动说
人的心理过程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 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文化活动:人的活动是一种文明的活动,这种 文明表现在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工具愈是高 级,人的活动就愈是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维 果斯基把这种活动称为文化活动,人的心理机 能是随着这种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学习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
儿童发展的每一年龄段都具有各自特殊的、不 同的可能性,学习某些东西总有一个最佳年龄 或称敏感年龄。
维果斯基说:“对一切教育和教养过程而言,最 重要的恰恰是那些处在成熟阶段但还未成熟到 教学时机的过程。”只有在这一时期施以适当 的教学,便有可能组织这些过程,以一定的方 式调整这些过程,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维果斯基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个体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 内化说 活动说
文化工具理论
寻找玩具
一个六岁的孩子,把玩具弄丢了, 向父亲求助。父亲问他最后一次 看见玩具是在哪里
孩子说:“不记得了。” 父亲又问了许多问题—在不在房
间?外面?隔壁房间? 每次孩子都回答:“没有.” 当父亲问道:“汽车里呢?” 孩子说:“我想是在那里。”就
历史-语文学系。 维果斯基大学毕业后同时在戈麦尔多所学校任教,讲授文
学、美学、逻辑学及心理学等课程。 1924年 到列宁格勒参加第二届神经心理学会议,
并作了题为《反射学方法论与心理学研究》。 其后,受当时苏联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科尔尼洛夫
邀请,到研究所工作,并与鲁利亚、列昂节夫 组成“维-列-鲁”三人工作小组——维列鲁学派 1934年 因肺结核去世,终年38岁。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社会环境的作用(2)
社会环境
宏观的社会环境: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文化 历史背景,它形成了整个大时代的政治气候和社会 规范。
微观的社会环境:儿童所在的群体,即他所属的家 庭、学校、班级、邻居、亲友、玩伴等所有与他进 行直接交往的人及小群体,也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系 统。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个体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
心理发展的两种过程
种系发展过程 —— 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文化-历史发展过程 ——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

低级心理机能 环境与教育
高级心理机能
两种心理机能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内化说
内化是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
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维果斯基认为,高级 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 仅通过教学,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 来实现。(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人类活动 和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论环境的作用,强调儿童的活动和内化。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教学的交往本质
教学的交往本质特点:“作为交往和它的最系 统化的形式便是教学。”
交往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同活动。 教学必须是在知识经验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
进行,亦即教学是有某种知识经验的人(教师) 与准备学习这种知识经验的人(学生)之间的 交往。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维果斯基的主要著作
《教育心理学》(1926) 《心理学危机的历史意义》(1927) 《儿童文化发展的问题》(1928)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历史》(1931) 《思维和语言》(1934) 《儿童发展中的工具和符号》(1960) 《艺术心理学》(1965) 《心理学中的工具性方法》(1981) 《缺陷学原理》(1983)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社会环境的作用(1)
维果斯基十分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 “教育过程是三方面的积极过程,即学生积极、
教师积极,以及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环境积极。” “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与监督者” “教师的积极作用在于以及其不同的方式‘塑
造’、‘裁剪’与‘整合’对儿童进行教育的 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以解决他们所肩负的教 育任务。”
维果斯基的理论 及其应用
维果斯基简介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维果斯基理论的应用 对维果斯基的评价
维果斯基生平简介(Lev Vygotsky, 1896-1934) 前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
1896年11月5日 出生于白俄罗斯一个普通职员家庭。 1917年 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
高级智力过程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 思想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最近发展区(1)
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三种认识:
皮亚杰— 发展不依赖教学 詹姆斯—教学即发展 考夫卡—发展与教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独立:教学与发展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过程,发展直 接依赖的是神经系统的成熟而不是教学; 联系:教学推动发展,而儿童发展又使一定形式的 教学成为可能。
跑去取玩具了
父亲和孩子在交往协作中完成了 回忆和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从中 把这些策略内化,下次丢了东西 就可以用上了。
寻找课本
当孩子找不到课本时 的心理过程
“数学课本呢?” “上课时用了,下课
放进书包。” “坐公交车时放在公
交车上。” …… ……
孩子可以不用他人帮 助,自己思考书的下 落。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最近发展区(2)
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水平
现有发展水平:儿童独立完成作用的心理水平。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帮助所达到的问题解
决水平。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帮助所
达到的问题解决水平与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 问题解决水平的差异。
教学就是人为的发展,教学引导着发展,创造 着最近发展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