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

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文章-新闻教育培训的专家-中国新闻培训网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2011年04月作者:石孝义来源:天津日报浏览次数:25 责任编辑:开心简介:几年来,编辑工作之余陆续作了一些深度的人物访谈,归整起来竟也集腋成裘:《走进江嫣的工笔世界》、《磅礴大气铸丹青访山水画家杨家亮》、《二次创业铸辉煌》、《具有开拓魄力的年轻企业家》、《学者型、实 ...内容:几年来,编辑工作之余陆续作了一些深度的人物访谈,归整起来竟也集腋成裘:《走进江嫣的工笔世界》、《磅礴大气铸丹青访山水画家杨家亮》、《二次创业铸辉煌》、《具有开拓魄力的年轻企业家》、《学者型、实干型、高瞻型的教育管理实践者》、《冀东名将忆往昔戎马倥偬大武宏》、《推动全社会进行儿童8220;读经8221;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化》、《忆往昔西河结缘央视8220;流金岁月8221;感今朝靓丽岸边再叙8220;九九艳阳天8221;》、《8220;中校8221;董事长的拥军情》、《魏文亮的艺术人生》、《我是农民的儿子》等数十篇专访,其中不少在读者间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今天梳理一下,愿将采写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与感受归纳出来,与读者共享!一、访前准备:许多的工作在访前已经进行了82308230;1、理清采访对象的事件脉络人物采访实际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热点人物的访谈;二是社会名人的访谈。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侧重于富有时效性的热点与焦点类人物的专访,比如我做过的《我是农民的儿子》这篇人物访淡,就是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流芳台村党总支书记如何率领全村人民和谐搬迁,打造四金农民这一背景下而做的。

后者面对的则是社会各个阶层与领域的知名人氏。

像《魏文亮的艺术人生》、《冀东名将忆往昔戎马倥偬大武宏》这两篇专访,便是分别择取了相声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和在冀东富有盛名的老将军而做的。

实际上在圈内有种说法:对于名人来说,人物本身就是新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姓名即新闻,所以说无论是哪类人物访谈,最终所围绕的都还是新闻性这一主题。

这也是新闻人物区别于文学人物塑造最根本的地方。

在确定采访对象之后,被采访者的生平概况、重大贡献或突出事迹,伟大成就82308230;作为新闻记者,对这些材料至少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

2、赋予每个人物以新的形象大概了解了被采访者的生平脉络后,要做的便是在采访对象突出的事迹与重大的贡献、成就中择取最新的8220;亮点8221;。

一般来说,以两三件为宜,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

择选新闻人物亮点的视角与人物的重新定位能够折射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素养与文化底蕴。

例如,我在以拥军为题材的人物访谈《8220;中校8221;董事长的拥军情》中,即是撇开了崔洪金作为企业老总这一身份而另辟新径,偶然从他还兼任了预备役的8220;中校8221;这一特殊身份得到启发,进而作为契入点加以深入地挖掘。

从而使这篇本来会落入俗套的访谈一下子焕发了生机。

所以说,在立题前的选题筛选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最奇、最准确的契入点是一篇好的人物专访的前提条件。

3、获取材料,深入挖掘当主题与契入点都确定之后,下面的工作便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材料获取。

这是访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健。

获取材料的途径一般来说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与职业而定,如图书查阅,相关部门的材料整合,相关人员的侧面咨询,以及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当然现在最便利的方法还是互联网的使用,对于新闻访谈的材料获取来说更是及时而广泛。

例如我在做《走进江嫣的工笔世界》、《磅礴大气铸丹青》、《魏文亮的艺术人生》这三篇艺术类人物专访时,不但要搜集每个人物的艺术成就与创作历程的资料,更多的还要搜集人物之外的东西,如他们所从事不同艺术门类的诸如画论、艺评类的东西。

当初,尤其是在做相声名家魏文亮的访谈时,更是做了大量的访前的工课。

记得当时自己几乎将他的所有相声作品都听了一遍。

以达到对他的相声特色与艺术特点达到深入了解的程度。

与此同时,我当时还要深入了解诸多的艺术名词,及相关的艺术评论,并力争将其吸收进而转化为对被采访者形而上的认知与了解。

只有这样,这门访前的工课才能算是做熟,做到家了。

因为只有这样大量地汲取与他们专业相关的业务知识,才可能使这篇人物访谈变得深刻而生动,同时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也才有资格去撰写、评点一个对你来说相对陌生行业的优秀成就者的访记。

二、采访过程:采访中你需要做的是82308230;1、静注意聆听与时时观察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采访当中必须要学会聆听,这首先是对被采访者最起码的尊重。

其次在聆听的过程中你的心会迅速地平静下来,这样会更便于集中精力处理和引导采访的整个进程。

此外也更易把握住在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新闻亮点。

作为被采访者则在你平静的聆听中能更快地进入状态,并产生交流的冲动。

一名随时去打断采访对象谈话的新闻记者,是非常令人生厌的。

另外因为你的随时一次打断都有可能引导了被采访者转向另一个话题,而本来有可能更加深入下去的话题会由此搁置!在采访当中,另一个很重要的素养是要学会观察采访。

所谓观察采访,就是用眼睛认真观察,搜集材料。

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穆青说:8220;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十八般武器,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

采访对象可以不回答记者的问题,但不能蒙住记者的眼睛。

8221;记者的观察是要用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特有的新闻嗅觉,(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及其环境、气氛进行认真仔细地打量和洞察),从采访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

如我在采访《真情回报社会》一文时,当时,正在采访居委会的一名负责人如何安置贫困人员再就业的情况。

无意中发现门外一直站着一名中年妇女,欲进不敢的样子。

我意识到这很可能会是一个新闻点,于是马上暂停了采访,请那位中年妇女进到屋里。

经居委会的负责人介绍才知道,她就是一名被安置的贫困再就业者。

于是,我的采访方向立刻调整,当访谈重新开始后,这位被采访者竟滔滔不绝地讲起多年来居委会对她及她全家的关心和爱护,直到讲得泪流满面。

正因为这次采访中意外的8220;发现8221;,使本来常规呆板的访谈一下子变得真实而生动起来,这些则全赖于眼观四方的灵活观察现场的变化而促成的!采访是一项全身心的工作,而不仅仅只表现在嘴上,同时视觉还是撰写稿件时细节的来源,眼睛采访是使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2、动谈话的学问访谈过程中见水平的地方是新闻记者的问话。

话不要多而在精,不能浅要深入。

记得曾看到了这样一个事例,一名非常著名的指挥家接受某报社的两位记者的采访。

采访开始后,记者问:8220;您是哪里人82218220;今年多大年纪?8221;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位指挥家被这些8220;幼稚8221;可笑的问题弄得哭笑不得8220;你们对我一点都不了解,怎么来采访呢?8221;所以在访谈中新闻记者的谈话一定要注意体现水平。

而不能像上面所说的例子那样问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著名人物访谈专家张星老师将此类问题称之为8220;弱智问话8221;。

谈话的学问同时还体现在对访谈过程的节奏调整上。

访淡中被访者因心情激动而使采访节奏进行得过快时要使之变慢。

同样,当被访者因紧张拘谨或使采访节奏过慢时新闻记者同时还要使用各种语言使被采访者能迅速地介入进来。

一篇生动的人物专访,使之生动起来的另一个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8220;比如8221;;8220;您能举个例子吗8221;;8220;这是不是像8221;;将文章的内容尽量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从而使访谈更加生动活泼起来。

3、我的记录规则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惯常使用的采访手法是:在采访中会将采访对象的谈话用录音机全部录下来,然后全文发表,在每一篇报道前,她都有个前言,谈她对采访对象的看法,并交代此次采访的来龙去脉。

她的这种风格后来被很多人效仿,甚至被引进西方一些大学新闻系的课堂,冠之以8220;法拉奇式8221;文体。

对于这种采访方法的运用,有些人也许会认为是个笨法子,可多年来我却一直坚持使用。

面对任何一个被采访者,都是全程录音,回来后全程录入。

当然在撰写时我不同于法拉奇,而是从中择取、提炼并升华其素材。

为什么一直以来始终坚持用此笨方法呢?应当说几年来从中我曾获益不少,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的8220;细节8221;。

因为在人物的访谈中,许多时候在现场笔录、听取时会漏掉一些8220;看似不起眼的细节8221;。

如果回来不全部整理的话,即便是录音后,也会因为带着之前在现场时的印象,轻易地将本来很重要的细节错失了。

所以完整地采访录音,尽管材料有时显得杂乱不堪,但在撰写时你就会发现许多的细节,或者是一个场景,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瞬间,就跃然在纸上,你所要做的只是信手拈来而已。

三、撰写文稿:撰写稿件即是在重塑采访对象的过程82308230;1、说不完的细节人物专稿的撰写除了要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原则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

这是区别于一般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

那么,如何保证我们写作的人物专稿具有更高的文学品质呢?我个人认为,注重细节的写作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作家余华认为822082308230;细节是真实可感的,读者凭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可以与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作出类比,从而构建出一个想象的世界。

大而空的描写却使读者难以感受真实的场景,而细节写作则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

8221;正所谓,8220;细节,文之眼也。

8221;作家汪中求甚至直言,8220;细节决定成败8221;。

A、场景是一种侧面的解释细节描写的范畴体现在诸多方面,人物的外貌、举止、言谈、爱好、发生的事件都可以构成细节描写的重要因素。

而我要说的却是采访对象当时所处的8220;环境8221;,把它作为细节描写放在文稿中时,正像美国新闻学家梅兹勒曾说:8220;要特别注意人物周围的环境,被采访者办公室有多大?书架上有什么书?从书架上取了什么书,摆在桌上的书哪一页被打开?有哪段被圈点了?桌子上摆什么?是摆得井然有序呢还是乱七八糟?废纸筐里有什么东西?这些常常与人物的爱好兴趣、文化素养、性格等联系在一起,有时会成为引出某一重要事实材料的媒介和线索。

8221;而这些有时很可能恰到好处地把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反映出来。

8220;走进江嫣的画室(实际也是教室)除了画还是画,卷着的、挂着的、画完的、未完的,显得有些零乱,可在那错落的小桌椅间竟能渲染出一股浓浓的儒雅气息来!最南墙是一幅刚刚参展回来的大幅工笔白海棠,洁白的花瓣与素淡的墨色交相掩映着,将整个小屋装点得典雅而清新。

东墙参差排列的是几十盆盆栽花草,是小屋中最为生机盎然的景致了,据江嫣介绍,她的创作中许多灵感就来源于此。

遇到疑难不决,无从下笔时,她总喜欢静静地蹲在花前仔细地观察、琢磨、描摹,再或闲暇时则独自在花前品味一番清香与宁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