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应
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应急预案
1.目的
确保在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迅速处理,使财产及环境安全的损失降到最低
2.范围
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气瓶意外泄漏爆炸的事故的应急处理。
3.职责
厂长担任现场总指挥职责。
安全负责人指挥为行动协调总负责人.
a.负责与当地消防部门、医院等相关方进行联络;
b.负责人员数量的清点;
c.负责组织现场易燃易爆物质的隔离与防护;
d.负责方案演习后的总结与本方案完善。
人事部负责组织方案演习,对参与演习人员进行事前培训学习,包括讲明本次演习注意事项、演习目的和本次演习要求、演练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
各部门负责配合做好所管辖区域应急预防措施落实工作,并协助做好事故抢险工作;
4.应急具体方案
厂内气瓶的种类有:氧气瓶、乙炔气瓶、氮气瓶、氩气瓶。
当现场工作人员发现漏气时应佩戴好防护用具,如可行应关闭气阀同时注意防止冻伤手。
由于各种气瓶的气体化学性质不同,在发生泄露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乙炔泄露应急处理
泄漏时,车间负责人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或空旷通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总指挥及安全副总指挥获悉后带领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
用。
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a 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发现呼吸困难,给予
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b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具(半面罩)。
c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d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e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f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气瓶间救援,须有人监护。
氧气泄露应急处理
发生泄漏时,车间负责人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或空旷通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总指挥及安全副总指挥获悉后带领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泄露的氧气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a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可形成冻伤。
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b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c 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d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e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f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氮气气泄露应急处理
发生泄露时,现场工作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切断气源,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
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
氮气的工作人员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a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
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b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
c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
心肺复苏术,就医。
气瓶受外界火焰威胁时,必须根据火焰对气瓶的威胁程度确定应急措施
若火焰尚未波及气瓶,全力将火扑灭即可。
4.4.2当火焰已波及到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应对气瓶进行淋水冷
却处理,同时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全力将火扑灭。
4.4.3当无法转移气瓶时,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上喷射大
量的水进行冷却。
4.4.4如果乙炔气瓶火焰发自瓶阀,应迅速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若条件不允许,应喷水冷却
瓶身并确保气体在受控下燃烧,严防火焰漫延烧损其他气瓶或设施。
气瓶爆炸的应急措施:
若气体或气瓶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拉响警铃通知现场人员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可行情况下关闭现场所有的总电闸,在逃离现场过程中拨打消防求救电话告诉其公司详细地址获取救助,若伤及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协助其撤离现场到安全带,拨打医院救助电话求救。
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应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指挥现场人员在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下撤离附近场所和附近建筑屋内的易燃易爆物质包括关掉总电
闸,防止引起连环爆炸,导致险情进一步严重化。
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前,严禁任何人靠近,防止误伤,导致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
因气体或气瓶爆炸引起的火灾则按《火灾应急预案》执行。
注:①乙炔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
化碳、干粉。
②氧气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
源,然后根据着火性质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事故后处理
:事故处理完毕,由副总指挥负责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废弃物按照《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要求分类放置,严禁随意丢弃污染环境或导致其他意外事故;污水按照《污水管理规定》的要求处理;同时依据《事件调查与环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要求组织人员调查处理。
人事部负责联络安全监测部门对事故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限量监测,确保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场作业。
6.方案演习
在条件可行情况下,由人事部每年负责组织公司人员按照上述规定进行一次演习验证上述方案的可行性,并保留相应的演习记录。
演习前准备
企业安全负责人担任现场总指挥职责。
人事部担任副总指挥:
a.负责与当地消防部门、医院等相关方进行联络;
b.负责人员数量的清点;
c.负责组织现场易燃易爆物质的隔离与防护;
d.负责方案演习后的总结与本方案完善。
人事部负责组织对参与演习人员进行事前培训学习,包括讲明本次演习注意事项、演习目的和本次演习要求、演练用危险化学品的MSDS说明、涉及到劳动防护用品的正
确使用方法等内容。
演习结束后由人事部负责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演练分析总结报告”,
可以围绕以下但不限于几个方面:
a.人员逃生方面(是否都能沿着安全通道逃生;有无乱跑;有无漏人;是否都能顺利逃到
指定的安全地带;有无出现撞伤挤伤现象;有没有出现人员始终不动等);
b.报警装置(警铃是否有效;指定的人员是否能规范拉响警铃);
c.救助处理过程(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是否规范正确;撤离周边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过程中
是
否专业,方法是否正确得当;事故后现场的清理问题等);
d.参与人员建议。
总结分析结果需要更改本方案时,由人事部长负责提出,依据《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更改。
7.相关方联系方式
火警电话—119;
医院电话—120;
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