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理念
2.危险废物预接收
废物产生厂家
市场部到厂家预采样
市场部
送样
实验室
指纹实验
其他分析或小试建议
决策并分类
技术部
物流部
3.危险废物接收
定义 指在危险废物入厂后,处置厂有关部门进行 的一系列在废物贮存和处置之前的工作 目的 了解废物的性质,与预接收信息比对, 确定废物的贮存位置和处置方法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 核对废物信息,确定分类储存位置,防止 储存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环境风险
实验室
工艺控制
污水处理站
联单 4-5
2.危险废物预接收
定义 指在正式接收新危险废物前,处置厂有关 部门进行的一系列有关的准备工作
目的 了解危险废物的性质,指导客户进行废物 分类、包装工作,在废物入厂前初步确 定其贮存和处置方法
2.危险废物预接收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
1.通过预接收工作了解废物基本信息,防止发生 接收无资质处理废物引发的环境风险 2.指导客户废物在进入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前源头 进行废物分类、包装等工作
4.危险废物运输管理
5.危险废物贮存
- 废物入库前每个包装桶张贴标签 - 根据性质分类、分区贮存 - 仓库内设置泄漏收集应急设施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主要环境风险是不同性质 废物化学反应及废物泄漏
●仓库内设置泄漏收集应急设施和物品 ●废物包装的规范化 ●仓库的出入库管理 ●仓库的日常巡查管理 ●泄漏应急处理 ●剧毒品贮存安全
12.应急管理
应急举例---停电
谢 谢!
Thanks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实验分析的主要类型:
快速分析:用于掌握废物基本性质,属于定性分析。 此项分析是对废物进行的全面分析,不论 是否曾经入厂。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实验分析的主要类型
• 详细分析:了解废物基本性质之后,需对废物的 某
方面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此项分析是对废物进行的选择性分析, 根据快速分析可以基本判断出处理处置 的方式,之后根据该方式进行定量分 析。
9.危险废物网络化管理
10.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和运行ISO9001、ISO14001 & OHSAS18001 管理体系 建立和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机制,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和规范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及控制机制, 有效降低环境风险
建立和实施EHS制度
组织和实施各类应急演习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8.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
焚烧处理 物化处理 安全填埋处理 医疗废物的非焚烧法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
焚烧车间
处理对象:有毒有害的固体、液体、废药、 医疗废物及各类有毒化学品
处理能力:15-100吨/天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废气排放)
1.废物的合理配伍 2.进料系统、尾气处理系统与自动连续在线监测系 统联动 3.低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 4.尾气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10.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10.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10.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11.环境监测
进行日常环境监测,每季度向国家环保部 上报水、气、声、渣、土壤等环境监测报告
公司设立环境健康安全部,通过各项环境安 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保证了公司正常运营
12.应急管理
应急
应急组织机构(ERT)
1.指挥部 (总经理为总指 挥) 2.行动组 3.疏散警戒组 4.工艺生产组 5.电气设备组 6.医疗救护组 7.后勤保障组 8.外来救援组织
6.危险废物交接单管理
- 对危险废物入厂及在厂内相关部门之间转移 等交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 对交接过程保留单据并存档,确保废物转移 过程的规范化和可追溯性
- 对交接单实现网络化管理
6.危险废物交接单管理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 通过对危险废物进行必要的实验分析,制定 合理的工艺处理过程 - 通过对环境及处置过程的工艺指标进行分析, 了解处置效果,以及时采取后续对策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 ●通过指纹分析、详细分析、小型试验等,对废物 信息作出全面的分析判断,使废物在贮存和处置 过程中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防止在处置 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3.危险废物接收
物流部
物流部
采样
实验室
指纹实验
其他分析或小试建议
技术部
分类
决策
生产部
4.危险废物运输管理
- 危险废物运输经营许可证 - 危险废物运输司机、押运员持证上岗 - 制定并培训危险废物运输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
●车辆安装GPS; ●随车配备灭火器及砂土、吸收棉等泄漏收集物品; ●装卸货前对废物包装容器进行检查; ●严格遵守装卸货操作程序.
可填埋废 物
物化处理废物
可焚烧废物 可回收废溶物剂 废物处理处置年报表
废物产生单位
废物样品(产生单位自送或实验室上门采集)
废物 联联单单 - -
废物处理申请书
接收与否
5
2 25
市市场场部部部
确认处理处置方案或拒收
生产技部术经部理
化验结果
通知拉运废物
运输部
废物
告知存放事宜 仓库
回 资收 源溶 回剂 收 通知单
取一定量废物样品,按计划加入不同种类、浓度的处 理药剂。最终选取处理效果最优的方法,通知车间按 此方法等比例放大进行处理。
若小试仍然不能完全确定处理方案,则在车间内继 续做更大规模的实验,最终确定处理方案。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废物入厂前分析
入厂前分析为废物签订合同提供依据。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废物处理价格、包装容器、预计 的处理方式。 入厂前分析由废物处理处置单位到产废单位现场取 样,或由产废单位送样到废物处理处置单位。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实验分析的主要类型
详细分析: 焚烧废物分析项目:热值、液体粘度、闪点、含氯 量,等等。 物化废物分析项目:酸度、碱度、重金属含量、液 体COD,等等。 固化填埋废物:废物毒性浸出实验,测试浸出液的 重金属等含量。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实验分析的主要类型
• 小试: 对废物进行的小规模实验,在实验室模拟处理过程。
物化车间
处理对象:对废酸、废碱、废重金属溶液 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处理能力:10000-50000吨/年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车间废水一类污染物 排放控制) 1.批次处理,批次监测,达标后排放进公司 内部污水处理厂
固化及安全填埋处理
处理对象:经过前处理的必须安全填埋的 各种危险废物
处理能力:10000-60000吨/年 总填埋容量:20-30年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渗滤、漏液和扬尘 1.TCLP试验 2.渗滤及渗漏液的检查 3.渗滤液收集进入物化车间处理 4.覆盖防止扬尘 5.封场及未来30年的管理
主要应急装备
1.全厂应急广播系统 2.风向标 3.消防设备设施 4.人员疏散图 5.应急照明和动力 6.应急备用发电机 7.应急监测设备 8.泄漏收集系统 9.废水事故应急收集池 10.处理紧急情况时的防护用品 11.自给式呼吸器 12.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 13.急救设备(如洗眼器等) 14.应急药品 15.网络系统的不间断电源
5.危险废物贮存
危险废物的相容性管理
- 将一种以上废物进入同一容器混合前,将一种 废物进入盛有废物的容器前进行相容性实验 - 确保废物贮存和处置过程中废物混合的安全性 - 防止发生废物混合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引发气 体外逸而造成环境风险
5.危险废物贮存
废物与容器之间的相容性实验
当废物进入处理车间的储罐、储槽、反应罐等 容器内储存或处理时,需考虑废物与容器材质 之间的相容性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废物采样和分析 对废物进行指纹分析、详细分析、小型实验等
环境采样和监测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环境 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采样管理
废物采样 建立各类废物的采样规范和方法
环境采样 根据相关标准建立环境采样规范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实验分析的主要类型 • 快速分析、 • 详细分析、 • 小试
处理能力:200-800吨/天
PCT 废物
填埋场渗滤 液
内部废水
第一期雨水
循环水
PCT 工艺
在线监测
生化处理 市政排放
9.危险废物网络化管理
- 提高了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有效追踪到每批废物的行踪 - 实现了各过程之间的优化管理 - 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联系纽带 - 实现了废物信息共享
5.危险废物贮存
5.危险废物贮存
5.危险废物贮存
危险废物代码管理
- 制定危险废物代码管理程序,以确保对外部废物 和内部废物予以明确的标识和管理
- 每一批废物赋予一个不重复的代码
- 各部门通过代码直观判断废物信息,如来源、类别、 入库时间等
5.危险废物贮存
危险废物代码
5.危险废物贮存
色签管理
医疗废物非焚烧法处理
处理对象:医疗机构每天产生的传染性、 感染性医疗废物 处理方法:高温蒸汽、微波和化学消毒法
处理能力:1-15吨/天,高于15吨建议焚烧 环境风险点及控制: 1.分类包装、收集运输过程管理 2.消毒效果检测和毁形的检查 3.废水处理及废气的收集处理
污水综合处理
处理对象: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各车间 的生产废水和PCT预处理后的填埋渗滤液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废物入厂后分析
入厂后分析目的是为废物存储及处理提供依据。此 项分析是实验室工作量的主要部分。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废物处理方式、处理速度等。 入厂后分析由废物处理处置单位相关部门取样送到 实验室。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7.实验室分析和决策
焚烧废物 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