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人作文教学设计初中写人作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写人作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写人作文教学设计1一、教材解读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这次习作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请你自由表达。
”写人离不开事情,写事离不开人物的活动。
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把本单元习作训练的主题确定为:写人,任君褒贬。
只有是人,你爱写谁就写谁,写你熟悉的人,写令你难忘的人,写你佩服的人,写你讨厌的人。
为了帮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领悟人物描写的方法,我提前两个月引导学生开展《挑战名篇》的读书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爱读课外书,但读漫画、杂书居多,且不会学以致用。
写起作文,每个人物看起来都差不多: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无论男女老少,都写炯炯有神的眼睛或者水汪汪的眼睛。
事例不具体、不生动,缺乏人物描写,通常用简单的描述代替人物描写。
千叮万嘱要求学生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学生依旧是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根本不理会老师的教诲。
写人,是学生们最头疼的事。
三、教学理念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领悟、去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抒发真实的感情,这是谁也无法代替的。
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有生命力、有思想性的文章。
教师只是正确方向的指引者,是有效方法的指导者,教师必须从批改作文中解放出来,竭尽所能地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必须把作文的评改权还给学生。
教学策略是先做后写,先读后写,以读促写,以评促写。
四、教学内容1、交流、点评《挑战名篇》。
2、互改、互评写人的作文。
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2、在自由表达、聆听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同学的长处,见贤思齐,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1、学会聆听同学的发言,学习同学的优点,学会听取老师、同学正确的意见。
2、学会赞赏、学习同学的作文,并成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七、教学准备1、挑战名篇的阅读记录本;2、每个学生写一篇写人的作文;3、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过程课前,曹毅人领背《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一、交流、点评《挑战名篇》设计意图:“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奠定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读写结合,读是为写做充分的准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无法设想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乏与苍白的作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之增加。
此外,建立在持续、大量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新颖,对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作用。
降低门槛,相对开放地任由学生感悟、品析自己选择的精彩文段,学生进得去,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愿意、才敢于尝试挑战自己。
为学生自主阅读名篇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创设平台,学生自主分析文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修辞手法,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仿写阅读的片段,进而自我小结,谈写作方法、阅读收获。
读名篇名著,仿写名篇,谈体会,向名篇名著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以期通过大量的自主阅读、自读自悟、积累与运用,使学生在享受名篇名著的精神养料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一条可行的捷径。
二、互改、互评写人的作文。
批改作文的要求:1、圈出错别字并改正;2、用红笔划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3、写一段评语。
(包括激励作者的话、写作方法、真实的感受、对作者提出的修改建议)设计意图: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互相评改文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
学生朗读自己写得好的文段,同学真诚地赞赏,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听得更专注,他想知道同学是怎么评价他的作文的,他想获得更多同学的认可、赞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既锻炼了点评学生的修改作文、口头表达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聆听、虚心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品质,而教师的点评、激励,仅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导学生互改、互评的目的在于:1、使学生愉快、专注地阅读同学的作文,形成优劣的对比,促其自省:原来同学们写得这么好,我该好好努力了。
这比老师耳提面命的效果强多了;2、学生写好了评语,被点评的同学才会请他点评文章,学生自然会很用心地阅读阅读、思考,写出高水平的评语。
这就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学生写出的评语,必须是对文章的优劣言之凿凿,又能委婉地提出修改意见,才有发言的机会。
写评语的同时,就是修养品行的过程,渗透了人格教育。
有效激励的教学策略。
写得非常好的文章,经小老师特别推荐,获得在讲台上朗读全文的殊荣,同学们赏析点评,教师再点评。
这个教学环节凸显了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树立了最成功的的写作典范,把修改、点评作文的活动推向高潮,既使被推荐的同学有极高的自豪感、成就感,也唤醒了其他同学效仿与超越的雄心。
这样评改作文的方法效率高,能强化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收效显著。
三、分享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一个人写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设计意图:交流、分享学习、仿写名篇名著、写作文的收获,谈做人、写作方法、读书方法皆可,具有开放性,学生有话可说,运用成语、名言自由表达。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出来,这就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
实践证明:只有把阅读与写作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写作焕发生机,才能使学生爱上写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写出令人惊叹不已的文章。
本次“任君褒贬”的写作训练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即在于大阅读的积累,在于不限制学生只能写好人好事,在于平时“求真”品质的培养,才有了学生品行修养的提高,才有了自然流露的写作,才有了如汩汩溪流般荡涤心灵的作品。
初中写人作文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2、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上感受生动的人物描写,并在过程中掌握生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并初步掌握其方法教学难点: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训练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
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令人刻骨铭心;有的令人匪夷莫测;有的令人欢呼雀跃。
面对如此美丽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人物描写。
二、感受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1、看大屏幕中的一段人物描写,体会其好在何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2、看一些人物描写,说说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三、总结生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1、抓住人物特征2、细节描写突出3、善用修辞方法4、人物描写的目的: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四、通过两段人物描写的对比,再次体会生动的人物描写的魅力1、我的同桌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呢?文摘2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明确:性格开朗、大胆,对工作认真负责。
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等体现出来。
2 、进一步明确描写的内涵。
五、课堂练笔1、看录像《英俊少年》片断,初步感受人物思想性格。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那么,在这个片断中,你觉得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爱父亲,开朗、懂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出来。
2、再看一遍录像,边看边观察,记录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看完后进行口头人物描写训练。
3、在口头作文的基础上,再看一遍录像,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将录像中的人物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动的人物描写。
录像的内容是可以重复播放的,而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则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习惯,历练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美。
还要有极强的用语言文字描绘生活的能力。
希望今天这节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大家以启发。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我们的生活描绘的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七、布置作业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运用今天所学方法,使人物形象具体生动。
初中写人作文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练习写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3、交流、讲评作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指导学生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师:走进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有(尊重和爱护儿童的)的列宁,(关爱儿童)的高尔基,(善于思考)的李四光,(诚实守信)的宋庆龄,感受到了伟人的优秀品质。
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回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的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呢?2、学生交流反馈。
3、教师总结。
不错,作者他抓住人物特点来写。
那么你能不能也向作者一样,使你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传神呢?那么让我们一起翻开31页的习作二。
二、明确要求,指导审题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1)选择身边的一个人来写。
(2)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
(3)自己拟题,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开启思路,指导选材(一)说自己熟悉的人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熟悉的人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是熟悉的人?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准备写谁?你要写他的一件什么事?你要表现他的什么品质?你要写他哪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思考三、四分钟)3、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畅谈。
4、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熟悉的人(二)指导写熟悉的人1、师:同学们可真是有心人哪!别看你们年纪小,可真懂得欣赏别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熟悉的人的特点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呢?你能教同学们一招或几招方法吗?(生思考、讨论)2、指导学文师:这样吧,让我们再到老师准备好的两篇文章里去找找答案吧。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篇范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这里有我们无声的良师益友。
3、学生认真阅读两篇有关写人作文,教师巡视课堂,并相机指点学生有效地自学。
4、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1)指导学生进行外貌描写①生:我懂得了写人要描写人物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