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抽象,给出该系统的结构,这就是A.系统建模B.软件开发C.问题求解D.验证确认3.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一种能表达功能模型的工具是()。
A.HIP0图 B.PAD图 C.N-S图 D.DFD图7.在某大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假设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面划分正确的是()。
A.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B.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C.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D.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10.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服务结合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单元,并尽可能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继承是指子类可以自动拥有父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是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一般包含提供服务的对象标识、服务标识、输入信息和应答信息等。
A.继承B.多态C.消息D.封装11.分层DFD中父子平衡是指()。
A.父加工的数据流数目与子图中数据流数目相同B.父图应包含子图中的全部数据流C.子图应包含父图中的全部数据流D.父加工和子图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应分别保持一致2.在建模过程中,可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是()。
A.数据流 B.判定树 C.数据字典 D.数据存储13.以下软件生存周期的活动中,要进行软件结构设计的是()。
A.测试用例设计 B.概要设计C.程序设计 D.详细设计16.CMMI 成熟度等级中的第四级为()。
A.已定义级B.已定量管理级C.持续优化级D.已重复17.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于用交互式计算机软件解决的问题是()。
A.非结构化决策问题B.半结构化决策问题C.结构化决策问题D.确定性问题18.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系统与硬件、外设和网络等其他因素结合,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不是系统测试的内容()。
A.路径测试 B.可靠性测试 C.安装测试 D.安全测试19.项目管理工具中,将网络方法用于工作计划安排的评审和检查的是()。
A.Gantt图B.PERT网图 C.因果分析图 D.流程图20.选择软件开发工具时,应考虑功能、( )、稳健性、硬件要求和性能、服务和支持。
A. 易用性B. 易维护性C. 可移植性D. 可扩充性21.( )表示了系统与参与者之间的接口。
在每一个用例中,该对象从参与者处收集信息,并将之转换为一种被实体对象和控制对象使用的形式。
A. 边界对象B. 可视化对象C. 抽象对象D. 实体对象22.LOC 是软件规模的一种量度,它表示( )。
A.软件功能数B.源代码行数C.每单位成本数D.工作量23.面向对象分析需要找出软件需求中客观存在的所有实体对象(概念),然后归纳、抽象出实体类。
( )是寻找实体对象的有效方法之一。
A.会议调查B.问卷调查C.电话调查D.名词分析24.( )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以使用户了解如何使用软件。
A.概要设计说明书 B.详细设计说明书 C.用户手册 D.用户需求说明书21.软件的测试通常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四个阶段进行。
( )属于确认测试阶段的活动。
A.设计评审 B.代码审查 C.结构测试D.可靠性测试24.RUP的设计方法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术语,包括子系统、设计类、接口和()。
A.构件B.用况细化 C.体系结构描述 D.部署模型25.有效性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实现的功能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不一致的错误,通常采用的测试技术是()。
A.黑盒测试技术 B.用况测试技术 C.回归测试技术 D.性能测试技术26.李某大学毕业后在 M 公司销售部门工作,后由于该公司软件开发部门人手较紧,李某被暂调到该公司软件开发部开发新产品,2周后,李某开发出一种新软件。
该软件著作权应归()所有。
A. 李某B. M 公司C. 李某和 M 公司D. 软件开发部9.根据RUP实现活动,输入为构件和接口,活动为完成单元测试,则输出为A.接口 B.用况 C.子系统D.构件10.下列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证明程序员的正确 B.是不受时间约束的C.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 D.不需要工具支持11.假设某网站发帖数目的输入范围为0—2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列划分正确的是A.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B.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C.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D.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12.一般来说,集成测试是以主控模块作为测试A.驱动模块 B.桩模块 C.类模块 D.对象模块13.软件基本过程是指那些与软件生产直接相关的活动集,可分为获取过程、开发过程、运行过程、维护过程和A.需求定义过程 B.需求获取过程 C.设计过程D.供应过程14.在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中,适用于在项目开始时可以仅对一个或两个需求追加投资,发布可交付版本块,可减少用户需求变更的模型是A.增量模型 B.瀑布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15.CMMI组织过程改善的成熟度等级中的第四级是A.已执行级 B.已管理级 C.已定量管理级 D.已定义级1.软件开发的本质概括为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的_映射关系_。
2.对于单个需求必须具有的基本性质:必要的、_无歧义的_、可测的、可跟踪的以及可测量的。
3.以一种基于数学概念的符号体系来编制需求规约,则称为____形式化____需求规约。
4.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一种能表达系统功能模型的图形化工具是___DFD __。
5.如果一个模块的各个成分和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而且一个成分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成分的输入,则该模块的内聚是____顺序内聚____。
6.在一个软件结构中,同一个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是该结构的__宽度___。
7.典型的详细设计工具有程序流程图、盒图、问题分析图和__ PDL(程序设计语言)__。
9.软件测试是一个有程序的过程,包括__测试设计__、测试执行以及测试结果比较等。
10.瀑布模型规定了各开发阶段的活动:系统需求、软件需求、_需求分析_、设计、_编码_、测试和运行。
11.对于一个项目而言,_过程管理计划_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主体,一般还可能存在一些支持生存周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其他计划,包括软件工程管理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质量保证计划、__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__和软件度量计划。
12.CMMl模型基于过程途径思想,通过过程把软件质量3个支撑点:受训的人员、_____规程和方法___、工具和设备进行集成,以开发所期望的系统/产品。
13.软件生产率、软件质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现象被称为__软件危机__。
2.对于单一需求,必须具有的基本性质:必要的、无歧义的、__可测的__、可跟踪的以及_可测量的_。
3.需求人员通过提出问题/用户回答的方式,直接询问用户需要的初始发现需求技术是_交流_。
4.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表示“数据的静态结构”的术语是____数据存储___。
5.把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或阶段,每一步是对上一步结果的细化,以接近问题的解法,该方法称为___逐步求精___。
7.如果在一个时间段内,整体类的实例中至少包含一个部分类的实例,并且该整体类的实例负责创建和消除部分类的实例,特别是如果整体类的实例和部分类的实例具有相同的生存期,那么这种关联关系称为____组合____。
8.软件测试是一个有程序的过程,包括测试设计、测试执行以及__测试结果比较__等。
9.软件基本过程指那些与软件生产直接相关的活动集,可分为获取过程、供应过程、开发过程、_____运行过程_______和_____维护过程_______。
11.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_____投资回收期____。
12.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 ___软件工程管理___两个方面。
1.假设某信息系统有如下功能:(1)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始分计算,得到标准分,存入考生分数文件;(2)计算录取线分:根据标准分、招生计划文件中的招生人数,计算录取线,存入录取文件。
请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并指出其包含的元素。
①原始分②标准分③招生方案④录取线2.某系统体系结构如图所示,完成如下要求:(1)求出该体系结构的深度;(2)求出该体系结构的宽度;(3)求出其中模块h的扇出和模块r的扇入。
sa dce f g hi j kq bl mpnro1该体系结构的深度为5;2.该体系结构的宽度为7;3.模块h的扇出为4;4模块r的扇入为4。
解析:在-个软件结构中,深度表示其控制的层数,顶层模块到最底层模块的层数。
宽度是指同-个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扇出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下级模块数目。
扇入表明有多少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即一个模块的直接上级模块个数。
3.输入三整数,判断是否构成三角形,如构成三角形,则输出三条边的值,否则输出”不能构成三角形”,要求:(1)用程序流程图表示该问题的算法;(2)计算程序复杂度;(3)设计路径覆盖的测试用例。
4.用户A在北京用E_mail客户端软件给在深圳的用户8发邮件;系统提醒用户B有新邮件;用户8接收邮件。
请根据需求:(1)写出该系统包含的用况和角色;(2)画出该系统的用况图。
5.某网站发帖子系统有如下功能:(1)记录发帖内容:访客在表单中输入文字,系统进行检查,无误后将内容存入文件;(2)显示发帖内容:读出文件,按一定格式显示在屏幕上请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并指出其包含的元素。
6.请用白盒测试法对题39图所对应的程序流程图进行测试。
要求从题39表的候选答案中分别找出满足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和路径覆盖5种覆盖标准的最少测试用例。
(1)语句覆盖:⑤(2)分支覆盖:⑤(3)条件覆盖:④(4)条件组合覆盖:⑨(5)路径覆盖:⑤试题三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和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某指纹门禁系统结构如图3-1所示,其主要部件有:主机(MainFrname)、锁控器(LockController)、指纹采集器(FingerReader)和电控锁(Lock)。
(1)系统中的每个电控锁都有一个惟一的编号。
锁的状态有两种:“已锁住”和“未锁住”。
(2)在主机上可以设置每把锁的安全级别以及用户的开锁权限。
只有当用户的开锁权限大于或等于锁的安全级别并且锁处于“已锁住”状态时,才能将锁打开。
(3)用户的指纹信息、开锁权限以及锁的安全级别都保存在主机上的数据库中。
(4)用户开锁时,只需按一下指纹采集器。
指纹采集器将发送一个中断事件给锁控器,锁控器从指纹采集器读取用户的指纹并将指纹信息发送到主机,主机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开锁权限,若有且锁当前处于“已锁住”状态,则将锁打开;否则系统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