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教学法:从理论到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法:从理论到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法:从理论到实践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小学英语教学法也催生了新的观念与理论,更加注重学习可能性、启发性和动机性,深入揭示英语学习过程及其规律。

本文从理论层面介绍小学英语教学法,并进一步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它的实施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语言双层次理论以及可塑性理论,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构建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新领域,有趣而又有意义地学习,并且给他们提供尝试失败、反思与自我调整的机会。

因此,建构主义教育的重点落在课程的互动性、主动性和有趣性,强调师生共同构建新的知识,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石。

2.语言双层次理论
语言双层次理论认为,学习一门外语要有效掌握,一定要正确认识结构,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表吟表达意思,即学习者要掌握语言的双层次:形式与功能的双层次,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对语言结构及功能的教学,重视口语表达,让学生对考察任务有足够的准备。

3.可塑性理论
可塑性理论强调,脑的发育及功能可“可塑”,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更加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及学习等因素的影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塑性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视学生焦点及发展的新思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特征,为学生提供有尊重、个性化及灵活性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1.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把英语学习置于语言使用的实际环境中,并给学生真实的机会去表达和沟通,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B.加强交流,以真实的交流及活动为导向,使学习更加自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他们的结构能力及技能;
D.发挥学生的活动思维,通过语言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不断求知,挑战新知识;
E.结合情境来教学,给学生更真实的英语环境,促使他们用英语自如的思考和表达,增强使用英语的自信。

2.问题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A.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以追求满分成绩而忽视真实的学习;
B.在课堂上把学生当成“被教”者,而不是“参与者”;
C.对老师和学生的话语权不够平衡,常常是教师“指挥”,学生
“服从”;
D.缺乏课堂外活动,让学生没有机会去尝试失败及反思;
E.师资力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平衡与调整。

三、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改革,催生了新的观念及理论,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语言双层次理论以及可塑性理论为基础,注重学习可能性、启发性和动机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深入揭示英语学习过程及其规律。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应当以落实可塑性理论为准则,利用真实的交流和活动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机会,建立灵活的课堂体系,发挥学生的活动思维,培养英语环境中交流的自信,最终,让学生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提高学习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