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魏红梅;薛飞【摘要】为探讨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措施,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用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液体培养法测定表明,氟噻草胺、二甲戊灵对多花黑麦草的生长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13 mg/L、0.16 mg/L.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1、1∶2、2∶1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为0.12 mg/L、0.04 mg/L、0.24 mg/L,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3.8、346.7、59.8,表明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1、1∶2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有增效作用,尤其以1∶2混配增效显著.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播后3 d、苗后5 d、苗后15 d,喷施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1∶2的混合药剂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15、0.24、0.28,表明在播后苗前施药对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最高,能一定程度控制多花黑麦草的发生和生长,而苗后施药对多花黑麦草选择性相对较差.%To explore the controlling measure of Lolium multiflorum Lamk.in wheat fields,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on wheat and Lolium multiflorum Lamk.were investigated indoor.Hydroponics results of Lolium multiflorum Lamk.showed that the median effective doses(ED50)of flufenacet,pendimethalin were 0.13 mg/L,0.16 mg/L,respectively.When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were applied mixedly in the ratio of1∶1,1∶2,2∶1,the ED50 values were 0.12 mg/L,0.04 mg/L,0.24mg/L,respectively,and the co-toxicity coefficients (CTC) were123.8,346.7,59.8,respectively,which showed that mixed use of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in the ratio of 1∶1,1∶2 could enhance weed controleffect,especially the later.Pot-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lective coefficients between Lolium multiflorum Lamk.and wheat were1.15,0.24,0.28,respectively,at 3 days after sowing(pre-emergence),5 days after germination and 15 days after germination when the two herbicides were mixedly applied in the ratio of 1∶2,revealing that the selective coefficient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herbicides were sprayed after sowing and before emergence,which coul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 Lolium multiflorum Lamk.to some extent,while the selectivity was relatively poor when the herbicides were sprayed post emergence.【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6【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氟噻草胺;二甲戊灵;小麦;多花黑麦草;协同作用【作者】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魏红梅;薛飞【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51.22+1多花黑麦草作为绿化草坪草和牧草引进我国,在草坪绿化、畜牧养殖等方面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近几年来,多花黑麦草逐渐入侵小麦田,成为小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在河南驻马店等地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生产[1]。

杂草防治方法包括茎叶处理、土壤封闭处理,目前对于多花黑麦草的防治多采用炔草酯、唑啉草酯、啶磺草胺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2-3],而土壤封闭方法防治多花黑麦草未见报道。

本实验室前期试验证实,氟噻草胺、二甲戊灵对多花黑麦草有一定防效。

氟噻草胺属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冬小麦田防除1年生抗性杂草婆婆纳、猪殃殃等,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稍差[4]。

二甲戊灵为二硝基苯胺类选择性土壤处理剂,适用于玉米[5]、大豆[6-7]、大葱[8]、大蒜[9]、甘薯[10]、棉花[11-12]、花生[13]、水稻[14]、小麦[15]、甘蓝[16]、榨菜[17]、唐菖蒲[18]等作物的杂草防除,对1年生杂草防效较好。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均为芽前或芽后早期处理药剂,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造成杂草死亡,目前尚未见将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用于小麦田的报道。

为此,通过生物测定法室内探讨二者混配施用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多花黑麦草的防效,旨在为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1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为百农矮抗58,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育成,市售;多花黑麦草,采集于河南驻马店西平县芦庙乡。

1.2 试验药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由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由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1.3.1 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联合效应测定称取氟噻草胺、二甲戊灵适量,加入水中稀释至如下剂量:氟噻草胺0.05、0.1、0.2、0.4、0.8、1.6 mg/L;二甲戊灵0.125、0.25、0.5、1、2、4 mg/L。

另设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不同比例混配处理:氟噻草胺∶二甲戊灵=1∶1,剂量(mg/L,下同)为0.05+0.05、0.1+0.1、0.2+0.2、0.4+0.4、0.8+0.8、1.6+1.6;氟噻草胺∶二甲戊灵=2∶1,剂量为0.05+0.025、0.1+0.05、0.2+0.1、0.4+0.2、0.8+0.4、1.6+0.8;氟噻草胺∶二甲戊灵=1∶2,剂量为0.05+0.1、0.1+0.2、0.2+0.4、0.4+0.8、0.8+1.6、1.6+3.2。

将多花黑麦草催芽至芽长0.5 cm。

一次性口杯中装入石英砂约20 g,加入药液6 mL,以加入清水6 mL为对照,每杯接入多花黑麦草10株,培养48 h,测定株高,计算生长抑制率,根据活性方程得到生长抑制中剂量(ED50),以共毒系数法(CTC法)[19]评价除草剂混用联合效应。

上式中:实测毒力指数=单剂的ED50/混剂的ED50×100;理论毒力指数=单剂A 相对毒力指数×A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剂B相对毒力指数×B在混剂中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在100左右为相加作用,明显大于100为增效作用,明显小于100为拮抗作用。

1.3.2 除草剂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的选择性测定1.3.2.1 盆栽材料培育及施药方法所用土壤取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阴干,过筛,加入草炭与蛭石,三者比例为3∶1∶1。

取该混合土壤适量于塑料盆钵(直径8.5 cm)中,多花黑麦草与小麦分别单独播种,小麦覆土3 cm,多花黑麦草覆土1 cm左右,从盆钵底部浇透水,置于人工温室,培养温度为白天(20±5)℃、夜间(15±5)℃。

施药方法参照吴仁海等[20]的方法,施药液量为450 kg/hm2。

1.3.2.2 苗前除草剂土壤处理播种后3 d进行苗前土壤处理。

多花黑麦草施药剂量(g/hm2,下同)﹕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2.812 5+5.625、5.625+11.25、11.25+22.5、22.5+45、45+90、90+180;小麦施药剂量﹕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8.437 5+16.875、16.875+33.75、33.75+67.5、67.5+135、135+270、270+540、540+1 080。

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

药后14 d,剪取地上部分测定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鲜质量,计算生长抑制率及选择性指数。

选择性指数越高,表明该药剂越安全,一般认为,当除草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2时,该除草剂在该作物田可安全使用。

选择性指数1.3.2.3 苗后除草剂茎叶处理于小麦苗后5、15 d分别进行除草剂茎叶处理。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2混合进行喷施,小麦幼苗施药剂量(g/hm2,下同)分别为56.25+112.5、112.5+225、225+450、450+900、900+1 800、1 800+3 600、3 600+7 200;多花黑麦草幼苗施药剂量为5.625+11.25、11.25+22.5、22.5+45、45+90、90+180、180+360、360+720。

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

药后21 d剪取地上部分,测定小麦及多花黑麦草鲜质量,计算生长抑制率及选择性指数。

1.4 数据分析采用DP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其他计算分析参照文献[21]使用 Excel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