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构
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
量不断增加,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此必须将新兴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管理构建水情自动监测系统。

关键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研究;应用
引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采用现代科技对水文信息进行实时遥测、传送和
处理的专门技术,是有效解决江河流域及水库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及水资源合理
利用的先进手段,对江河流域及水库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能发挥重大
作用。

本文一方面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另一方面对水情自动测报
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现状
1.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作用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利用遥测、通信、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实时地完成
水库、湖泊、河流流坡的水位、降水量,闸门开启高度、流量等数据的采集、传
输和加工处理的无线信息系统,它能快速难确地掌握水、雨情等水文信息,并及
时做出预报,为常年的水利调度、汛期洪水预报和防汛调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亦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它能迅速及时地收集到水附雨情信息,并由此快速科学地作出预报和调
度方案。

而且在汛期发生洪涝灾害时,能提前作出预报。

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
害的损失,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它在水利、水电、供水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

1.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与传统水情监测系统相比,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在自动方面的设计优势更加显著,其发挥的作用不是传统水情监测系统可比拟的。

因此加强水情自动监测系统
重要性显而易见。

首先,对具体水流域进行监测,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洪涝灾害对人们的危险性,这是二者所共有的基础性功能。

但具体到水情自
动监测系统上,因其先进信息技术的引用,使得水情自动监测系统优势明显。


靠性高,可避免避数据包丢失的现象,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实时性强,数据传输
时延小,实时地进行双向通信;监控范围广,可实现全国范围内水利工程的监测;系统的传输容量大,扩容性能好,能满足突发性数据传输的需要;监测时间缩短,避免了浪费无效时间获取价值较小的现象。

众多优势,明确的指明了发展水情自
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推广其应用,扩展领域,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实
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构成
一般来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监测站、数据传输通信网络、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以及预测决策系统。

其中,监测站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对具
体的水库实现实时的数据监测,执行采集任务,采集雨量、水位等信息,实时数
据经过检错、纠错、编码和调制;数据传输通信网络是指及时把监测到的实时数
据传送给接受方,以真实数据为基础,及时做出的有效防范措施。

整个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是一个庞杂的网络系统,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
对于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计算出全流域水流量及各级电站实时出库泄洪
流量等。

这些系统的实现减少了人工操作,使得数据更加科学,效率也更加高;
预测决策系统,是自动测报系统的一大亮点,对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立刻
得出结果,迅速为防汛指挥部提供防洪调度的参考指令,以及平时为电站提供优
化水库调度的参考意见。

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
水情自动监测系统最早应用于美国和日本,我国水情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借鉴
吸收他们的经验、技术理论及自主研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在
很多水电站等水利工程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均获得良好效益。

例如三峡水
电站、龙潭水电站以及二滩水电站等都实现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情测报。

在整
个水情监测预报系统中,我国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来完善监测系统及提高监测数
据的准确性。

例如卫星通讯技术,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应用了该技术,对于监
测的数据可以实时传输。

在数据传输通信网络的建设中同步卫星技术发挥着不同
的作用,其应用避免了数据包丢失的现象,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可以与多个监测
点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互不干扰,实时地进行双向通信,实现系统对数据采集和
传输实时性的要求。

此外气象卫星在水情自动监测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
过其监测,可以实时接收气象消息,并与水情监测站所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整合,
为后面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在现代网络时代,信息化科技广泛应用于监测站和数据传输通讯网络,使得
信息科技采集信息取代人工采集,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信息采集的失误,同时,这种信息化技术也广泛应用与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通过与相应的服务器
连接,构建了庞大的网络体系,实时传输监测数据,采用水情内部系统的数据计
算方式,整合相应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基础,便于采取有效措施。

预测与决
策系统,相当于强大的智能团,在先进信息技术和庞大数据库信息的支持下,实
现智能化决策,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为决策者提供一个最优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简而言之,水情自动监测系统是由先进的信息化科技集合而成的智能
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对江流河域水情监测,对即将或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
预判并形成解决对策。

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中的问题探究
尽管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建立在一系列先进信息化的技术上,但它在应用过程
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推广水情自动监测系统的使用,要与地方实际情况
相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可盲目建设使用。

针对
于该系统的发展,我们要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放在首位,以发展
的眼光向前看,考虑该系统的未来发展,思考其如何对今后的水利工程及为人类
创造效益,如何加强其在相关领域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等等,把眼光放长远,着眼
于对人类未来利益的思考。

引入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系统设计,进一步优
化系统操作。

此外,虽然我国的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在相关领域广泛应用及获得一
些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与
发达国家加强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优势长处
的同时,要加强自主研发,减少对外国的依赖性,实现技术独立。

顺应时代发展
的潮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最终实现水情自动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建立兼顾防灾和水资源优化管理的保障系统,是现代水利和水利工程安全需要。

通过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水情自动监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充分
发挥测报系统的优势,加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测报系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造福人类。

另外,加强测报系统除水利工程外领域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加强监测
系统的专属领域的发展,使其成为尖端系统,同时加强相关领域的联系,形成相
关领域联系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原建强.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立与系统选择[J].山西科技,2012,(02):93-94.
[2]刘晓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研究与应用[D].导师:裘雪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3]郝培宏,罗秀卿,柴晋平.文峪河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方案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2010,(S2):79-80.
[4]彭达初,田秋生,吴跃,孙增义.水情自动测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学报,2010,(07):72-78+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