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言: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
为习惯。

当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如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学校教
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德育教学往往依靠说教和道德训诲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厌倦感。

学生缺乏对道
德教育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的动力,德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学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而家庭教
育也存在问题,家长对孩子的道德培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

3. 缺乏培养学生实际行动能力的方式
德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让学生将道德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目前的
德育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传递和讲述层面,缺乏实际行动的训练。

1. 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趣味性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具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利用小品、游戏等形式,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2. 加强校家合作,形成共同育人格局
学校和家庭应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家庭访
问等活动,加强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校一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实
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将道德观念付诸实际行动中。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社团和道德
实践团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和实践道德。

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