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是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新举措。

胎儿娩出后交婴儿室护理,是产科传统管理方法,我院对该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行平产母婴同室护理,从2010年1月
至2010年12月共母婴同室护理180例,收到较好效果,早期频繁吸吮有助于尽早下奶,让婴儿吸吮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尽早促使胎粪排出,使血中胆红素水平降低减少病理黄
疽[2]。

我院母乳喂养率达95%,婴儿黄疽率有原来的50%下降到2%。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产房内护理胎儿常规处理后,抱放在母亲胸前进行皮肤接触和吸吮乳头半小时[3]。

并告诉产妇新生儿状况、体重、性别及注意事项。

通过观察新生儿动作及吸吮反应,以分散减
轻产妇分娩造成的疲劳和疼痛。

使产妇在心理上有轻松愉快的感觉。

产后2小时如无异常,
连同新生儿一起送回病房护理[1]。

(二)病房内护理。

产妇和婴儿24h同室休养,护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
康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母婴同室病房,墙壁上挂有母乳喂养宣传画、花篮等,每一房间安放一
台彩色电视机,病房宣教室每日定时向病区播放母乳喂养的宣教知识。

良好的休养环境,健康
的卫生宣教对产妇产生良好的刺激,加之热情周到的爱婴服务,受到了产妇的赞扬,同时有助于
泌乳。

可根据产妇的要求和室内条件,选择适当位置放好新生儿、要求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温暖适宜、便于观察[1]。

我院专门设立了婴儿床,婴儿床紧靠产妇床,使婴儿与产妇能面对
面相看。

医护人员经常用和蔼、恳切的语言与乳母交谈,了解其情感变化和母乳喂养中存在的
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耐心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1.帮助乳母
以正确的体位、姿势和正确的吸吮姿势喂奶。

2.协助早开奶,按需哺乳,哺乳间隔时间最长不超
过3h,重视夜间喂哺[1]。

同时应向产妇宣传、讲解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使其尽早学会科
学护理新生儿的本领。

3.此后应让产妇进食休息,由于分娩疲劳、产妇很快入睡。

此后应注
意新生儿呼吸道通畅。

另外医护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发现
异常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教会乳母掌握手工挤奶的方法并协助挤奶。

禁止给婴儿任何
饮料、牛奶、水,不给橡皮奶头、奶瓶作安慰物,以免造成乳头错觉。

乳房护理a.保持乳房、乳头及双手清洁,但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

b.每次哺乳,
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

促使乳汁分泌,预防乳管堵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等。

c.
乳头皲裂时可用乳汁涂拭,继续哺乳,先喂健侧,患侧可行多次,短时间的喂奶。

d.戴合适的棉制
胸罩,做好心理护理因为乳汁的分泌是靠神经系统来调节,所以产妇的精神状态与泌乳直接有
关[1]。

(三)新生儿观察。

全部新生儿因为妊娠38-42周内出生,体重2500克以上,无窒息和发
育异常。

使用一次性尿布。

对护理时重点观察体温、吸吮、呼吸、大小便、精神状态、皮肤
颜色等变化②,做好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抚触工作。

(四)产妇的观察。

重视婴儿性别对产妇的心理影响: 分娩前孕妇对于胎儿性别有着不同的
希望和猜测;分娩后,既成事实,不同的产妇对婴儿的性别有着不同的满足欲和承受力。

兴奋和
失望不但影响着产后的子宫收缩和乳汁的分泌,同时也影响新生儿。

特别是基层医院,多数产
妇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更应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早了
解产妇心理状态及早发现异常做好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反应等。

产后的常见疾病如:产后大出血、发热、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另外,我们还对180例产妇就母婴同室护理问题进行
调查,有86%产妇表示选同,9%反对、5%态度不明。

(五)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母婴同室即母婴二十四小时在一起,分离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3]。

实行母婴同室能提高母乳喂养率,传统方法主张新生儿,产后4-6小时按需哺乳
在没有实行母婴同室以前,母婴分离,有时产妇几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喂奶,大部分产妇
乳汁减少,甚至无乳。

自实行母婴同室以来,所有的产妇都有足够的乳汁。

实行母婴同室后主
张新生儿娩出后半小时开始母婴肌肤接受30分钟,打破了按时哺乳方法。

实行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保证了乳汁分泌量,减少乳胀痛苦[2]。

二、讨论
(一)实行母婴同室管理。

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是现代产科的发展趋向。

目前,许多国家设立了家庭化产科病房,实行陪
护分娩等,许多资料表示实行母婴同室护理制,优于传统的母婴分别护理,实践说明开展家
庭化产科病房、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时是一种深受孕产妇及社会欢迎的产科工作方法。

通过不
断完善改进、相信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二)母婴同室护理优点。

母婴同室护理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新生儿出院后大多数是要母亲护理。

母婴同室是早期增
加母子间精神和心理上的联系,增加母婴的感情交流,母婴同室有利于母亲在医院中随时得
到哺乳指导[3],学会了正确的哺乳方法及照料、护理婴儿的能力,增加抚养信心,还可通过
按需哺乳这种频繁的吸吮及密切的接触,可使母亲乳汁分泌更早、更多、更快,并可预防过
度的奶胀和乳腺炎的发生,同时婴儿可获得充足和具有免疫力的初乳,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有
重要作用[2]。

早期母乳喂养还避免了人工喂养造成的浪费,另外母婴同室护理还避免了婴儿
室内新生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三)母婴同室护理的缺点。

由于产妇过早护理新生儿,常会影响产妇休息,使产妇出现疲劳现象,另外,分娩后探视产
妇人多,时间长、也会增加产妇精神疲劳。

所以设立单间病房,保证安静环境、减少探视、
可有利于产妇身心恢复。

另一缺点是由于产妇对新生儿知识了解少,可能忽视新生儿异常。

因此加强病房巡视,实行责任制管理,宣传育儿保健各种知识,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

(四)母婴同室管理的体会,我院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时间也不久了,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
步探讨和改进。

自实行以来,我们体会到:
1.实行母婴同室护理并不等于放松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相反由于加强病房巡视,增加责任感,从而促进了护理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2.实行母婴同室护理,因为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就是让母亲与婴儿24小时
在一起,有利于母婴感情的交流[3]。

又防病、并加快产后康复,加强了母婴之间、家庭之间
的联系,增加了夫妻感情,同时又使产妇及亲属学到了医院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知识,也改善
了产妇对住院分娩的安全信任感,使产科病房既体现出了医院特点,又体现出家庭化的温暖[1]。

参考文献
[1]母乳喂养培训教材,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出版1992年11月主编,华嘉增,陈如钧.
[2]母乳喂养咨询培训课程学员手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出版,1996年3月,合编.
[3]母乳喂养绘画本,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编印1992年12月主编,郑凯航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