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装备管理规定第六条井控装备、井控辅助仪器的配备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防喷器及内防喷工具选用原则。
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用应不小于施工层位目前最高地层压力、所使用套管抗内压强度以及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最小值。
1.Ⅰ类井、Ⅱ类井可选用的防喷器组合形式见附件1,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井应选用环形防喷器,有钻台作业井应使用液动防喷器。
高压、高含硫井,应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
2.Ⅲ类井可不安装防喷器,但必须配备简易防喷装置(见附件1)。
3.内防喷工具压力等级应与防喷器压力等级一致。
(二)压井、节流管汇(线)选用原则。
1.压井管汇、节流管汇等装备的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应与防喷器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相匹配,2 7/8″完好油管可作为放喷管线使用,压井、节流管汇的组合形式按附件1中的组合形式选择。
2.节流管汇上应同时安装高、低量程压力表,压力表朝向井场前场方向,下端装截止阀,低压表下端所装截止阀处于常关状态,高压表下端所装截止阀处于常开状态。
高压表量程和节流管汇额定工作压力相匹配,低压表量程为高压表量程1/3左右。
第七条含硫地区井控装备、井控辅助仪器的选用应符合行业标准SY/T 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规定。
第八条井控装备试压要求。
(一)试压要求及介质。
1.试压介质为液压油和清水(冬季使用防冻液)。
2.除环形防喷器试压稳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外,其余井控装置稳压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密封部位无渗漏,压降不超过0.7MPa为合格。
低压密封试压稳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密封部位无渗漏,压降不超过0.07MPa为合格。
3.采油(气)井口装置在井控车间和上井安装后,试压稳压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密封部位无渗漏,压降不超过0.5MPa为合格。
(二)井控车间试压。
1.防喷器、内防喷工具、节流管汇、压井管汇、射孔闸门按照额定工作压力进行密封试压。
闸板防喷器还应做1.4MPa~2.1MPa低压密封试压。
2.防喷器控制系统及液动闸阀应用液压油做21MPa可靠性试压。
(三)现场试压。
1.闸板防喷器在套管抗内压强度80%、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闸板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选择最小值进行试压。
2.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或油管(禁止无管柱封零)在不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80%、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闸板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试其额定工作压力的70%。
3.防喷器控制系统在现场安装好后按21MPa压力做一次可靠性试压。
4.连续油管防喷器根据设计施工压力进行试压。
射孔闸门、防喷管线、压井管汇、节流管汇按照额定工作压力进行试压。
5.放喷管线和测试流程的试压值不小于10MPa。
6.分离器现场安装后,其试压值为分离器最近一次检测时所给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新分离器按照额定工作压力试压)。
7.采油(气)井口装置按其额定工作压力试压。
8.以组合形式安装的井控装置,按各部件额定工作压力的最小值进行试压。
9.井控装置在现场更换配件后还应进行试压。
第九条现场井控装备的安装要求。
井控装备安装前,必须经有资质的井控车间进行检验、试压合格。
(一)采油(气)树的安装要求。
1.采油(气)树运到现场后要进行验收检查,各零部件齐全,阀门开关灵活,主体无损坏。
2.采油(气)树安装时,应先将四通底法兰卸开,将各钢圈清洁干净并涂抹润滑脂,确保钢圈无损坏。
3.再将法兰连同套管短节安装到井口的套管接箍上,将钢圈安放在法兰的钢圈槽内并涂好润滑脂,然后将整套采油(气)树装好,依次对角上紧各连接螺栓,装齐油、套压力表。
4.压裂、酸化等大型施工的采油(气)树井口必须要加固。
(二)防喷器的安装要求。
1.施工前,建设方应确保施工井井口装置齐全、完好。
2.现场安装前认真检查闸板尺寸与施工管柱尺寸是否吻合,检查钢圈尺寸、螺孔尺寸与防喷器、套管四通是否吻合。
3.井口四通及防喷器的钢圈槽应清理干净,并涂抹润滑脂,然后将钢圈放入钢圈槽内,确认钢圈入槽后,上下螺孔对正和方向符合后,上全螺栓,并对角上紧,螺栓两端余扣均匀。
防喷器的旁侧孔应背向作业机方向,液压管线接头面向作业机方向。
4.防喷器安装后,应保证其通径中心与天车、游动滑车在同一垂线上,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0mm。
5.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环形防喷器并且配备钻台的井,安装完毕后,应用4根不小于9.5mm的钢丝绳和花篮螺丝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绷紧、找正固定。
6.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其中心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并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圈数,如手动操作杆的高度大于1.5m,应安装操作台,且保证手轮之间不相互干扰,气井施工可考虑增加手动操作杆的长度及加装手动防护板。
(三)防喷器控制系统的安装要求。
1.防喷器控制台安装在面对作业机侧前方,距井口25m 以远,同其它设施的距离不少于2m,周围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2.远程控制台电源应从配电箱总开关处直接引出并单独设置控制开关;应保持远程控制台照明良好,且应接地保护。
3.远程控制台电控箱开关旋钮应处于自动位置,控制手柄应处于工作位置,并有控制对象名称和开关标识;控制剪切闸板的三位四通阀应安装防误操作的限位装置,控制全封闸板的三位四通阀应安装防误操作的防护罩。
4.远程控制台处于待命状态时,储能器压力为17.5~21MPa。
6.控制系统的液压管线在安装前应用压缩空气逐根吹扫,所有管线应整齐排放,连接时接口应密封良好,折除的管线应用堵头堵好,以保证管线畅通。
7.管排架与防喷管线、放喷管线的距离应不少于1m,车辆跨越液控管线处应安装过桥盖板进行保护。
(四)井控管汇的安装要求。
井控管汇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等。
1.压井、节流管汇的安装要求。
压井、节流管汇应安装在距井口3m以远,且平正。
闸阀要挂牌编号标识,并标明开关状态。
2.防喷管线的安装要求。
(1)Ⅰ类井的防喷管线应采用法兰连接,Ⅱ类井的防喷管线应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并尽量平直引出。
如需要转弯时,转弯处应使用不小于90。
锻造钢制弯头连接。
(2)采油树四通的两侧应接防喷管线,四通闸阀应处于常开状态,防喷管线上若安装控制闸阀(手动或液动阀)应接出钻台底座以外。
防喷管线长度超过7m时,中间应有地锚、基墩或沙箱固定。
3.压井、放喷管线的安装要求。
(1)压井管线应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接到便于实施压井操作的适当位置,并固定牢固。
(2)放喷、压井管线通径不小于50mm。
放喷管线应使用钢质管材。
含硫油气井的井口管线及管汇应采用抗硫的专用管材。
(3)放喷管线的布局要综合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管线出口不得正对电力线、油罐区、宿舍、道路以及其它设施或障碍物。
①Ⅰ类、Ⅱ类井的放喷管线应接至距井口30m以外的安全地带(其中高压油气井和高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放喷管线应接至距井口75m以外的安全地带)。
因特殊情况,放喷管线长度达不到相关要求时,应由建设方组织进行安全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经建设方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施工。
②Ⅲ类井可不接压井、放喷管线,但应保证套管闸门齐全、灵活好用,现场应备至少接出井场外安全地带的放喷管线。
(4)两条管线走向一致时,应保持大于0.3m的距离,并分别固定。
(5)管线尽量平直引出,如因地形限制在转弯处应使用夹角不小于90。
锻造钢制弯头。
(6)管线每隔10m~15m应用地脚螺栓、螺旋式地锚、活动基墩或沙箱固定,与管线管径相匹配的压板固定(固定压板宽100mm、厚10mm),转弯处前后1.5m以内应固定,放喷管线出口处使用双水泥基墩或双砂箱固定,距出口端不超过1.5m。
悬空处要支撑牢固,若跨越10m宽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过桥支撑。
①地脚螺栓水泥墩基坑长×宽×深为0.8m×0.6m×0.8m,遇地表松软时,基坑体积应不小于 1.2m3;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20mm,长度不小于0.5m,压板圆弧应与放喷管线一致。
②螺旋式地锚规范要求:螺旋式地锚桩本体外径不小于70mm,螺旋盘片厚度不小于5mm、长度不小于1.5周、直径不小于25mm,地锚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80cm,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栓紧固压井、放喷及防喷管线,压板圆弧应与放喷管线一致。
③活动基墩或沙箱的总重量不低于200Kg,沙箱钢板厚度不小于5mm,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栓紧固压井、放喷及防喷管线,压板圆弧应与放喷管线一致。
(7)放喷管线在车辆跨越处装过桥盖板,放喷管线管出口应具备点火条件。
(8)测试用压井管汇、防喷管线、节流放喷测试管汇的压力级别应与防喷器压力级别相匹配,安装固定要求同上。
(五)其它井控装备安装要求。
1.内防喷工具应摆放在钻台上备用,并有连接井内管柱与旋塞、回压阀的配合接头及回压阀抢装工具,内防喷工具应处于常开状态;每次起下作业时应开关活动旋塞一次。
2.起下变径管柱时,钻台(操作台)边应配置一根防喷单根,其外径与防喷器的闸板尺寸相匹配。
3.大修、试油队的循环罐应配齐液面直读标尺,并便于操作。
4.分离器距井口应不小于15m,非撬装分离器用水泥基墩地脚螺栓固定,立式分离器应用钢丝绳对角四方绷紧、固定。
分离器本体上应安装与之配备的安全阀,排污管线固定牢靠并接入废液池或废液罐。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应超过分离器额定工作压力的80%。
分离器、安全阀现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压,分离器试压值为额定工作压力的80%,安全阀应进行密封、开启压力试压。
5.含有毒有害气体的井要在钻台、循环罐、井口和生活区等处安装防爆排风扇。
第十条井控装备回井控车间试压周期相关要求。
(一)除带压作业使用的井控装备每3个月送回井控车间检修、试压外,其余井控装备每年送回井控车间检修、试压一次。
(二)新购置的井控装备在使用前,要送至井控车间进行试压。
第十一条井控装备使用要求。
(一)防喷器的使用要求。
1.在使用过程中,作业队要定岗负责检查与保养,确保井控装备处于完好状态,并标明开关状态。
2.起下管柱作业前应检查防喷器闸板是否完全打开,严禁在防喷器闸板未完全打开的状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3.半封闸板只能用于封闭油管本体的关井,禁止用半封闸板封闭油管接箍、钻铤和方钻杆等大直径工具。
4.全封闸板只能用于空井情况下的关井,禁止在井内有管柱的情况下关闭全封闸板。
5.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关井后,应手动锁紧闸板。
打开闸板前,应先手动解锁。
锁紧和解锁都应一次到位,且解锁后应回转1/4~1/2圈。
6.环形防喷器可在井内有方钻杆、钻铤、钻杆、套管及空井的情况下进行关井。
一般在空井状态下尽量使用全封闸板关井,在全封闸板刺漏时,可用环形防喷器进行应急处置。
7.环形防喷器或闸板防喷器关闭后,在关井套压不超过14MPa情况下,允许管柱以不大于0.2m/s的速度上下活动,禁止转动井内的钻具和油管(钻杆)接箍通过闸板防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