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维护保养规程一、前言二、维护保养规程1.检查罗茨鼓风机外观2.检查罗茨鼓风机各部位是否有松动3.检查罗茨鼓风机轴承温度4.检查罗茨鼓风机油位5.检查罗茨鼓风机齿轮箱油位6.检查罗茨鼓风机皮带松紧度7.检查罗茨鼓风机风量和压力8.清洗罗茨鼓风机三、注意事项前言:罗茨鼓风机是给排水车间的重要设备,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此维护保养规程。
维护保养规程:1.检查罗茨鼓风机外观,如有损坏或变形应及时更换。
2.检查罗茨鼓风机各部位是否有松动,如有应紧固。
3.检查罗茨鼓风机轴承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4.检查罗茨鼓风机油位,如不足应添加。
5.检查罗茨鼓风机齿轮箱油位,如不足应添加。
6.检查罗茨鼓风机皮带松紧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7.检查罗茨鼓风机风量和压力,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8.清洗罗茨鼓风机,保持清洁。
注意事项:在维护保养罗茨鼓风机时,应注意安全,切勿将手伸入运转中的机器内部,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应按照规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文旨在介绍罗茨鼓风机的维护保养方法,适用于所有使用罗茨鼓风机的企业和个人。
1.2 结构简述罗茨鼓风机由零部件组成,包括齿轮、轴承、电机等。
其运行性能和技术资料需在维护保养过程中予以考虑。
同时,设备及环境也是影响罗茨鼓风机维护保养的重要因素。
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罗茨鼓风机的零部件应保持完好无损,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2.2 运行性能罗茨鼓风机的运行性能应符合生产要求,如发现运行不稳定或噪音过大等问题,应及时进行检修。
2.3 技术资料罗茨鼓风机的技术资料应完整齐备,包括设备说明书、维修手册等。
2.4 设备及环境罗茨鼓风机所处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3.罗茨鼓风机的维护保养3.1 日常维护罗茨鼓风机的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检查零部件是否完好、清洗设备、加注润滑油等。
3.2 定期检测罗茨鼓风机的定期检测应包括运行状态、噪音、温度等方面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3 紧急情况停机当罗茨鼓风机出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进行检修。
在检修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包括轴承磨损、齿轮断裂等。
对于这些故障,应及时更换零部件或进行修复。
在更换或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维护保养安全注意事项5.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罗茨鼓风机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HG-91)及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制定,适用于输送气体介质的罗茨鼓风机(以下简称为“罗茨风机”或“风机”)的维护保养。
如果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1.2 结构简述罗茨鼓风机由机壳、转子组件、轴承和齿轮箱等主要部件组成,由电动机直接驱动,或由皮带传动机构间接驱动。
1.3 技术性能罗茨鼓风机有几种常见型号,其技术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型号内容型号项目流量(m³/h) 扬程(m)轴功率(kw)转速(r/min)效率(%)必须汽蚀余量(m)电机功率(kW)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零、部件应完整、齐全,符合图样。
2.1.2 各部连接螺栓螺母应齐全满扣,连接牢固,无锈蚀,螺栓丝扣外露1~3扣。
2.1.3 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
2.1.4 压力表、温度计等装置应灵敏准确,并定期校验。
2.1.5 阀门及附属管线应安装合理,涂色符合规定。
2.1.6 基础应坚固完整。
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应畅通,润滑良好,油质应符合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压力、流量应平稳,各部位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 运转应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
2.2.4 应达到设备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设备档案应齐全,各项数据填写及时、准确;设备档案应包括风机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开箱检验记录,安装、验收记录,设备履历卡片及运行、检测、检修、验收、缺陷和事故记录,总装配图、主要零部件图及易损件图等。
2.3.2 风机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应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2.4.1 机体及管线应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无跑、冒、滴、漏。
2.4.2 基础应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3.罗茨鼓风机的维护保养3.1 日常维护3.1.1 罗茨风机及其附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要求,机体表面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油垢。
操作人员需要通过考核并持证上岗,掌握风机的结构、原理、性能和用途,能够熟练使用、维护保养和排除故障。
这就是“四懂三会”要求。
在风机运行中,操作人员需要按照岗位操作法的要求进行定时、定点、定线的巡回检查,每小时至少一次。
检查内容包括风机运行状态、工艺参数、冷却水供应、润滑系统、电机电流等方面。
如果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应及时处理并填写原始记录,如果无法排除故障,应采取适当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设备检测人员需要定期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润滑管理制度要求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脂)。
对于新风机或新换轴承,需要在运转200小时后进行第一次换油,以后每使用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
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时必须经过三级过滤,并用煤油或汽油清洗油箱和齿轮箱。
长期停用时,需要拆开清洗,涂以防锈油并定期盘车。
备用设备需要每天盘车一次,每周启动一次,空载运行五分钟左右。
罗茨风机需要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运行状态检测。
正常情况下,水煤气鼓风机每周检测一次,其他风机每四周检测一次。
检测内容包括轴承处工作温度、电流、润滑情况、轴封处泄漏、异常声响等方面。
同时需要使用便携式数字测振仪测量轴承的振幅和振动烈度,并将检测结果如实记录并送交主管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评估罗茨风机及电机轴承振动情况的标准包括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通常情况下,绝对标准用于评估,相对标准则作为参考。
表2列出了评估风机运行中轴承振幅的绝对标准,同时相对标准以风机正常运行时的振幅为安全极限,安全极限的四倍为允许极限。
评估风机运行中振动烈度的绝对标准如表3所示。
同时,相对标准以风机正常运行时的振动烈度为安全极限,安全极限的六倍为允许极限。
风机的运行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允许状态和故障状态。
正常状态下,检测结果中各项数据均小于或等于安全极限,风机的运行情况良好。
允许状态下,检测结果中有一项以上的数据大于安全极限但小于或等于允许极限,表明风机已经出现故障,需要引起注意,但仍可继续运行。
故障状态下,检测结果中有一项以上的数据大于允许极限,表明风机运行状态已经恶化,需要停止运行进行检修。
在处理检查项目时,主管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以消除故障。
在处理测量项目时,应根据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处理。
对于处于正常状态的风机,可以不作任何处理继续运行,但若检测结果有上升趋势,则需要查找原因,加强观察、检查并予以消除。
允许状态下的风机出现故障时,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并消除故障。
如果三天内不能恢复正常状态下的运行,就需要根据检测数据增加检测频率。
当检测值小于或等于允许极限的50%时,检测频率为每三天一次。
当检测值为允许极限的50~80%时,检测频率为每二天一次。
当检测值等于或大于允许极限的80%时,每天检测一次。
同时,应编制检修方案并预测停车检修的时间。
当风机的振动情况达到允许极限时,也需要停车检修。
处于故障状态的风机已经有严重故障,继续运行可能会导致设备事故。
因此必须立即停车检修,排除故障。
风机在故障状态下继续运行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8小时。
在停车前每天进行一次状态检测;若检测结果中有一项以上的数据达到允许极限的两倍时,则必须立即停车进行检修。
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润滑管理制度,保证风机运行中各润滑部位的润滑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果发生故障影响正常润滑,应找出原因并排除之。
若故障严重不能可靠润滑而危及风机的正常运行时,应停车检修。
在紧急情况下,如风机运行中压力、温度、流量等工艺参数超过规定指标、轴封部位或其它部位严重泄漏、发生异常的剧烈振动、所在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危及风机的正常安全运行时,操作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停止风机的运行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常见的罗茨鼓风机故障有两叶轮摩擦碰撞、齿轮和叶轮键松动、齿轮圈与齿轮毂配合松动、齿轮与轴颈配合不良、叶轮间隙不均匀等。
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轴承磨损处理方法:1.检查定位销是否松动,圆螺母及止动垫圈工作可靠性,重新调整间隙,清除异物或结块,更换轴承等方法可用于处理轴承磨损问题。
叶轮外径与机壳内壁摩擦现象:1.检查、调整间隙,检查前、后墙板与机壳结合的定位销是否松动,修复销孔并更换定位销,更换轴承等方法可用于处理叶轮外径与机壳内壁摩擦现象。
温度不正常现象:1.调整齿轮副啮合情况,清洗润滑系统及轴承齿轮等并更换润滑油,检查油量是否正常,调整系统运行情况,降低进气温度等方法可用于处理温度不正常现象。
振动加剧现象:1.重新校正平衡并达到G6.3级,紧固各部位,更换轴承,消除管道的重力和拉力,增加支撑等方法可用于处理振动加剧现象。
轴承发热现象:1.润滑不良,油不清洁,润滑油粘度过大或过小,润滑系统不畅通或有故障,轴上的油环没转动或转动慢带不上油,轴与轴承偏斜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轴瓦刮研质量不好,接触不良或接触弧度过小,轴瓦表面有裂纹,擦伤,磨痕,夹渣等,轴瓦端面与止推垫圈的间隙过小,轴承压盖太紧,轴承内无间隙,滚动轴承损坏,滚子支架破损等方法可用于处理轴承发热现象。
风量波动或不足现象:1.转子各部位间隙过大,管道法兰漏气,轴封漏气,安全阀漏气,进口堵塞等方法可用于处理风量波动或不足现象。
密封环磨损现象:1.密封与轴套不同心,轴弯曲,机壳变形使密封环的一侧磨损,密封环内进入硬性杂物,轴承间隙超过规定的间隙量,转子振动太大等方法可用于处理密封环磨损现象。
1.传动齿轮磨损或啮合间隙过大,需要调整齿隙或更换齿轮。
2.齿轮键槽与键配合松动,需要修理键槽或更换键。
3.气体夹有硬性杂质,使转子受损变形,需要修理或更换转子,并检查进气过滤器。
4.滑动轴承刮研偏斜或机壳变形,需要调整或更换轴承、调直轴或修理机壳,清除变形影响,必要时加厚垫片或增设进、出气管托架,改善操作并检查转子平衡情况。
5.齿轮发热或磨损过快,可能是啮合间隙过小、润滑油质劣化或油泵、油路出现故障或漏油,需要调整间隙、更换润滑油或修理油路。
6.电机超载或过热,可能是进口阻力大、升压增大、叶轮与气缸壁有摩擦、润滑油过多或过少,需要检查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