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剧本解析

电影剧本解析

电影剧本解析分镜头剧本又称“导演剧本”。

将影片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以供现场拍摄使用的工作剧本。

由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思想与形象,经过总体构思,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银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予以体现。

导演以人们的视觉特点为依据划分镜头,将剧本中的生活场景、人物行为及人物关系具体化、形象化,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并赋予影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为影片设计的施工蓝图,也是影片摄制组各部门理解导演的具体要求,统一创作思想,制订拍摄日程计划和测定影片摄制成本的依据。

分镜头剧本大多采用表格形式,格式不一,有详有略。

一般设有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音响、音乐等栏目。

表格中的“摄法”是指镜头的角度和运动:“内容”是指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有时也把动作和对话分开,列为两项。

在每个段落之前,还注有场景,即剧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段落之间,标有镜头组接的技巧。

有些比较详细的分镜头剧本,还附有画面设计草图和艺术处理说明等。

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 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

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 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 Y,再拍SALL 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 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 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

把BILL和SALL 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 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 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 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

下面是具体的写作格式:场景说明要具体,时间地点要具体,居左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具体标出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具体居中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标明摄象机的关系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如有特效运用,也要具体标出分镜头脚本的写作:1、什么是分镜头脚本?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

主要任务是根据解说词和电视文学脚本来设计相应画面,配置音乐音响,把握片子的节奏和风格等。

2、分镜头脚本有什么作用?分镜头脚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前期拍摄的脚本;二是后期制作的依据;三是长度和经费预算的参考。

分镜理论方面一,分镜头剧本(story board)绘制要求:1,充分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

2,分镜头运用必须流畅自然。

3,画面形象须简捷易懂。

(分镜头的目的是要把导演的基本意图和故事以及形象大概说清楚。

不需要太多的细节。

细节太多反而会影响到总体的认识。

4,分镜头间的连接须明确。

(一般不表明分镜头的连接,只有分镜头序号变化的,其连接都为切换,如需溶入溶出。

分镜头剧本上都要标识清楚。

)5,对话,音效等标识需明确。

(对话和音效必须明确标识,而且应该标识在恰当的分镜头画面的下面。

)二,关于考试1,考试步骤:审题(1,明确题意2,构思故事提纲3,对故事进行分段4,人物造型)初稿(1,大概场景,人物的位置2,标出光源,阴影)勾线(1,确定主体轮廓2,去掉不需要的线条3深入刻画人物表情)上色(以光源来确定阴影,突出层次)写上编号,对话2,关于考试的时间安排:总的时间3个小时(审题20分钟,初稿10分钟,勾线40分钟,上色20分钟,编号10分钟)3,关于镜头方面的问题。

镜距:远景作用主要强调场面的深远。

全景作用显示人物相对的动作状态。

(人物的全身都可见)中景作用符合一般的人物视野,它的场景看起来不远不近。

(人物膝盖以上)近景作用能看清人物表情。

(取人物的上半身或其他部分)特写作用放大人物的面部,人体或物体的一个局部。

(突出局部)镜头角度:平视特点是视平线在画面人物或主体的头部或上部。

(该角度给人平实和自然的感觉)俯视特点是画面在人物头部或主体的顶部以上,层次和运动比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视特点视点在画面人物的腰部或主体的下半部以下。

形象显得高大,但也会产生主体形象变形的特点。

混合运用通过平视,俯视,仰视的组合来达到希望的效果。

动画镜头的运动:纵深运动包括拉镜头,推镜头,跟镜头。

平行运动摇镜头。

动画镜头的基本叙事方法:顺叙,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讲故事。

插叙,在中间插叙。

倒叙,先有一个悬念,在进行叙述。

4,案例《小鸡快跑》镜头1:全景,月亮在天空,(镜头下摇,忽然)出现铁丝网镜头2:(叠化)大全景,俯,全部的鸡舍的鸟瞰,(镜头下摇到地面,停)画面右面,有看守打扮的人牵着狗迎面走来。

镜头3:近,在前进的狗,它露着凶光。

(运动用画右到画左)镜头4:特写,一个锁在手电筒的光照射下,看守的手去握握,人出画。

镜头5:特写,脚走过的画面,(镜头变焦,变成全景)镜号:即镜头顺序号,按电视教材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

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

机号:现场拍摄时,往往是用2—3台摄像机同时进行工作,机号则是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

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连接,就在现场马上通过特技机将两镜头进行现场编辑。

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它代表在不同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

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技巧: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如推、拉、摇、移、跟等,以及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如分割画面和健控画面等,还有是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如切换、淡人淡出、叠化、圈入、圈出等,一般在分镜头稿本中,在技巧栏只是标明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

时间:指镜头画面的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时间是以秒去标明。

画面内容: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

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筹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有时也包括画面的组合技巧,如画面是属分割两部分合戌,或在画面上键控出某种图像等。

解说:对应一组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

音响效果:在相应的镜头标明使用的效果声。

音乐:注明音乐的内容及起止位置。

备注:方便导演作记事用,导演有时把拍摄外景地点和一些特别要求写在此栏剧名:《童年》MTV镜号景别技法画面内容1 中景剪影(日、外)夫夫坐在池塘边上(背对摄像机),眼睛望着对面。

(《童年》的过门音乐声起。

加音效:知了急切的叫声。

)2 (全、中)(摇、跟)镜头摇向池塘边的榕树。

(镜头跟)夫夫站起身,背对摄像机漫漫向榕树底下走去。

(淡出)("歌起: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出字幕,""知了""声音渐渐隐去。

"3 (全、摇)(淡入)镜头摇向广阔的田野。

(淡出)4 (中、近)(淡入)秋千静静地停在学校里。

夫夫上前轻轻一推,秋千悠悠地不荡起来,几只蝴蝶飞过来(后期加入)。

(淡出)("歌: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5 (中、定)(日、内)(淡入)夫妈(饰老师)站在黑板前,拿粉笔刷刷地写字……转身面对镜头。

(淡出)(歌: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6 (近)(日、内)(切入)夫夫坐在课桌前打磕睡。

(闪回:玩耍的镜头)(淡出)(歌: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7 (全、近(摇、拉)(日、外)镜头横摇一排""福利院"" 的房屋,拉近。

夫夫近景镜头叠加在画面上(淡出)(" 歌: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8 (特、近)(推)(日、外)(淡入)夫夫侧面的眼睛特写。

(推)夫夫将裤袋翻出,两手摊开(表示什么都没有)(淡出)(歌: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9 (特)夫夫空空的裤袋。

10 插入一段有魔鬼和宝剑的动画镜头(或实拍小骇玩剑的镜头)(宝剑为特写、光芒四射)。

("歌: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11 (中)夫夫扒在窗口前向外张望。

("歌: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12 (特)夫夫咀吃东西(特写)。

("歌: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13 (近)夫夫手持一幅自已画的漫画向镜头推出。

(淡出)(歌:手里的漫画)14 (近、全)(推)夫夫玩陀螺的镜头。

(淡出)(歌:心里初恋的童年)15 (中)夫夫做一些调皮的动作或玩耍的镜头。

(乐:(过度的))16 (特)一只卡通时钟,时间指向晚上10点。

(歌:总是要等到睡觉前)17 (中、特)拉)夫夫坐在桌前写作业。

镜头漫漫拉向作业本,作业本上只写了一点点。

(歌: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18 (中)(跟)(日、外、广场)夫夫靠着树干手拿课本随意翻看,后向前走去。

(淡出)("歌: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19 (近)(摇、跟)(日、外、广场)夫夫户外活动的一些镜头。

(淡出)("歌: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20 (日、外)夫夫玩耍,奔跑的漫镜头等。

头部特写叠加画面。

(淡出)(过门曲)21 (用资料镜头)太阳下山的镜头,叠加夫夫的镜头。

("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22 (中)(摇)(日外)夫夫背影,龙须河景。

("歌: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23 (中)(仰拍)夫夫坐着手托下巴仰望天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