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6分)1.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表明( )①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④我们要实现的是全面小康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①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手段,不是任务本身,所以应排除;②③④正确,故选C。

答案:C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为93.18%,西部为97.86%。

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是( )A.低水平的小康B.不全面的小康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温饱社会解析:西、中、东部地区“数字差异”表明小康社会的不平衡性,应选C。

答案:C3.下面关于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个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都是小康社会,但二者所处的阶段、特点不一样。

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发展的更高阶段,由此判断④认识错误,①②③观点正确。

答案:B4.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总体小康已于20世纪末实现;②③④都是对全面小康社会特征的准确把握,因此应选B项。

答案:B5.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包括( )①低水平②不全面③发展很不平衡④吃饭问题已经解决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③④解析:不能仅仅看到总体小康社会的不足,更要看到其历史进步性,④也应入选,故选C。

答案:C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审视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了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有( )①协调发展能力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升②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③生态文明稳步推进,民主制度更加完善④收入差距逐渐消除,小康社会全面实现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③解析:由设问中的限定范围“经济建设”可排除③,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属于政治目标;收入差距不能消除,④说法错误。

①②是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

答案:A7.“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①②③分别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不同角度说明了其意义;发展低碳经济未必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故排除④。

答案:A贫不择妻8.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优化资源配置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

贫困地区背负着污染企业,启示我们要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答案:D共同创业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努力,漫画《共同创业》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③城乡共建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城市的帮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做法,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故①②③正确。

④观点错误,城市的帮扶只是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

答案:A10.近几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越发呈现出突发性强、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局部地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和强暴雨、强台风等极端性天气明显增多。

气象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这启示我们(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②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题干强调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恶劣天气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因此,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必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

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D1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推进城镇化是( )①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③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城镇化的认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错误;②③④正确切题。

故选D。

答案:D12.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付出的代价较大,一些地方生态承载能力已近极限。

发展转型是硬任务,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正是这样的思路下,山西将淘汰压缩焦炭产能1 800万吨,内蒙古将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9万吨,山东将淘汰炼钢产能2 257万吨。

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②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③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④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物质需求A.①② 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本题以我国淘汰落后产能为背景,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作用,①②可选。

③中“从根本上改变”的说法错误。

④夸大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

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满分24分)13.(12分)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6分)(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是什么?(6分)答案:(1)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6分)(2)①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分)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2分)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分)14.(12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国民经济更加发展,更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制度方面下功夫。

在经济上要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体制上要成为民主法制的文明社会,这就是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区别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实行监测或量化时,不仅要提高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指标的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

解析:此题考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属于基础性知识。

答案:(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分)(2)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4分)(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分)(4)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