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球形,直径通常只有10-10m,只有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组成的,原子又是————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夸克组成的。
2.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a.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接触时,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它可以发生在任意两种物质之间。
c.扩散现象与有关,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运动和物体运动的区别分子热运动是指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
分子的热运动是微观的,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只能借助一些表象来了解。
物质的运动是宏观运动,可用肉眼看得到。
比如河流的流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1)当你去拉伸物体时,物体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有,当你去压缩物体时,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2)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加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例题解析1.走进鲜花店里,会闻到浓郁的花香,这表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
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说明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2)图乙是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如图丁,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离开水面时比离开水面后,说明分子间存在。
3.(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
①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②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大/变小/不变)这一现象说明。
巩固练习4.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
(2)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5.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
抽掉玻璃板根据两瓶气体颜色均匀混合可知气体发生了现象。
该现象说明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6.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原来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
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热水瓶中的墨水变成红色的速度较快,这说明。
本知识点小结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的概念(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温度越低内能,这时改变的主要是分子动能。
当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内能也会改变,这时改变的主要是分子势能。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
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存在状态。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千万不要认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机械能是指物体宏观运动具有的能量。
而内能与物体内分子微观运动紧密相关,与物体宏观运动无关。
如:把一个物体放在太阳底下晒,内能,机械能。
把一个物体抬高,机械能,内能。
2.内能的改变(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②。
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物体传向物体,高温物体热量,低温物体热量,直到温度,热传递才停止。
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1.温度表示物体,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2.内能是一种形式的能。
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的总和。
它跟温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3.在热传递过程中,叫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物体转向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了多少焦,低温物体吸收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了多少焦。
4.温度和热量是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温度;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温度5.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温度状态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填“一定”或“不一定”)吸热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过程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填“一定”或“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水沸腾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对试管内的水加热,蒸气将软木塞冲出内能状态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填“一定”或“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水沸腾物体内能增加,(填“一定”或“不一定”)吸收热量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例题解析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其做了功2.汽车发动机的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内外壳间有个“水套”,冷却液在其间循环,以防止汽车发动机过热,在汽车开始行驶的一端时间内,冷却液温度逐渐升高,它的内能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冷却液的内能。
3.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填“A”或“B”)(2)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填“A”或“B”)(3)水的初温是℃,热奶的末温是℃,水的末温是℃(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水的内能。
巩固练习4.把一杯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图象中,表示牛奶温度变化的是(选填“甲”或“乙”),在第8min时,牛奶(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吸热。
(2)若牛奶和热水的质量相等,并且忽略奶瓶的吸热以及热量的散失,从图象可知,(选填“牛奶”或“水”)的比热容较大。
5.如图所示实验中,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
水蒸气膨胀对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时水蒸气的部分转化为塞子的。
6.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他们又把热的钢棒放入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这一实验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本知识点小结知识点三:比热容一、比热容1.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2.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填“有关”、或“无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填“大”、或“小”)。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填“大”、或“小”)。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
二、热量的计算1.热量的计算公式: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_ 放热公式Q放=___________2.公式中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
Q放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
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 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若用△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上述两个公式可以表达为:Q=___________例题解析1.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2.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降低的温度分别为:△t水、△t酒精,根据下表中的比热容数据,则△t水:△t酒精为()物质的比热容水4.2×103冰2.1×103煤油2.1×103铝0.88×103c/J/(kg•℃)酒精2.4×103砂石0.92×103水银0.14×103铜0.39×103 A.4:7 B.7:4 C.1:2 D.2:1巩固练习3.某工人在野外施工,需要将质量为4.2kg,初温为10℃的铝合金工件升高一定的温度,除了保温瓶中尚存的温度为90℃的1.2kg热水外,无其它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