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素材资料-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汇总通用版

小学体育素材资料-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汇总通用版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汇总中小学体育,以“教学任务”作为分类基点,可分为:新授课、理论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教学内容及教学模板如下:新授课: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内容为主的课型。

(面试一般以新授课为主,具体的过程解读,见文章末尾部分)教学模板:《蹲踞式起跑》开始部分:1、集合,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准备部分:准备活动((四列横队))1.围绕操场慢跑3圈2.徒手部位操腕、踝运动四肢运动腰、腹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基本部分:一、反口令游戏。

规则:原地各面转法,所转方向与教师所讲反向相反,反应错误的同学罚5个俯卧撑。

二、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

(普通式)要求:前脚掌距离起跑线一脚半距离,后脚掌距离前脚掌一脚半距离,后足跪地,蹲在腿上,两手四指并拢,虎口张开,撑在起跑线后,当听到预备时,提臀、臀部稍高于肩,伸直膝关节在120°左右,重心前移,落在前脚上,肩稍超过起跑线。

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向前推地,两腿迅速蹬地,使身体向前运动。

三、原地练习规则: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在原地练习蹲踞式起跑,老师做发令员。

四、20米比赛规则:组织学生用蹲踞式起跑进行20米的短距离跑比赛。

五、20米追逐跑。

规则:两名同学前后距离50厘米,采用蹲踞式起跑,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追逐跑。

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2、集合,进行本节课总结讲评(提出优点和不足)3、下课师生再见复习课: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教学模板:第一学期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复习教案开始部分:1、集合,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准备部分:准备活动((四列横队))1.围绕操场慢跑3圈2.徒手部位操腕、踝运动四肢运动腰、腹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基本部分:一、队列练习 1. 原地转法 2. 原地踏步 3. 向前齐步走—立定二、实践技术技能复习重点:让学生加深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组织:(四列横队)1.教师问:我们这学期学会了什么技术技能本领?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3.教师总结4.学生分组进行示范表演5.学生评价,教师评价6.教师总结性评价7.教师示范,学生评价8.学生示范立定跳远技术的三步骤9.教师集体总结并做出评价三、总结回顾1. 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找出自己的不足2. 小组讨论,自己说一说下学期要努力的目标结束部分:2.放松练习3、集合,进行本节课总结讲评(提出优点和不足)3.下课师生再见复习课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对以前学过的动作、技能进行复习,上好复习课需要:一、明确具体要求。

在上复习课备课时,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来落学实。

如纵籍分腿腾越,在新授课时,大部分同学踏跳正确,敢于练习,基本上能做动作,但推手不快,扒过去的多,在复习课中,应明确提出解决推手不快的问题,提高动作质量。

二、注意精讲多练。

复习课进行讲讲解示范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应根据复习课的具体要求,做到讲解精炼,示范准确,突出重点。

理论课:体育理论课指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国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一类课型。

亦称为体育健康教育课。

教学模板:《体育与身体形态》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引导同学们观看健美运动员健硕的肌肉以及体现力与美的身体形态,观看篮球运动员普遍拥有的高大雄健的体魄;模特和体操运动员的体形之后。

师向大家提出问题:你希望自己拥有健美的体形吗?毫无疑问,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美的身体形态。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了解身体形态。

(继续提起学生的兴趣)正确的身体形态:体态无时不存在于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优雅的体态是人有教养,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

美好的体态,使你气质高雅、年轻,身上的衣服显得更漂亮;善于用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你会受益匪浅。

站姿: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分开,脸上带有自信,有挺拔的感觉。

坐姿:腿保持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膝并拢,手可以放在中间或两边;跷腿时,两腿并拢。

行姿: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放在身体两边,轻摆动,轻步伐,不能拖泥带水。

蹲姿:屈膝,并拢,臀部向下,上体保持正直。

下面我们学习有关《体育与身体形态》的知识二、新授:1、了解自已的身体形态A. 身体形态的定义;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阅读第四页到第五页的身体形态部分,。

掌握克托莱指数的计算方法B. 克托莱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克托莱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0;同学们在阅读完之后,可以依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求出自已的克托莱指数并和第五页的有关全国均值进行对比。

C. 描述身体形态的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D.学生对身体形态发育的评价:分组、讨论和评价(10—12人一组,各小组对身体形态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写出两条促进身体形态发展的锻炼方法。

并在课堂上进行全班同学交流,老师点评指导)。

2、掌握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A.初中阶段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1)身高的增长。

(2)体重的增长。

(3)胸围的增长。

B. 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育影响的原因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骨细胞生长更旺盛,并能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坚实,可使软骨的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状、结实发达有力。

3、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在形体练习中要注意A.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身体姿势;(通过体育锻炼使人做出来的动作更加灵活、协调、舒展、大方)B. 使学生明白在形体练习中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C.在练习中要变换体位,使形体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身体姿势和全面发展。

三、课堂小结:1、什么是身体形态?2、你的身体形态和全国均值相比如何?3、为什么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4、形体练习中就注意的事项有哪几方面?综合课:综合课是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合理搭配的一种课型。

即学生在课中既要学习新内容,又要复习已学过的内容。

这是目前中小学校体育课中最常用的一种课型。

教学模板:九年级体育综合课:跳绳、立定跳远复习与耐久跑新授。

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人数。

3、宣布本次内容、任务及要求。

准备部分:1、绕篮球场地慢跑接跳绳跑(绕操场)各一圈。

2、绳操。

①伸展运动②扩胸运动③体侧运动④体转运动⑤全身运动⑥跳跃运动3、关节活动基本部分:跳绳的复习:1、听音乐跳绳。

2、快速跳绳30″→ 20″→ 15″(三组)。

3、优秀学生展示。

4、一分钟快速跳绳(模拟测试)。

立定跳远的复习:1、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练习。

2、安排体育骨干组织同学进行练习。

3、激励并巡回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耐久跑新授:1、学习耐久跑正确的呼吸方法及跟跑技术。

2、学会以上项目的测试方法及规则。

3、耐久跑测试(男女分组)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

3、回收器材。

4、布置课后练习。

5、安全教育。

体育综合课是新授课与复习课的结合,可先复习再新授,也可先新授再一起复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考核课: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阶段或学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一种课型。

即给予学生某一种教材内容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以终结性评价。

主要包括智能、技能与体能3方面的评价。

教学模板:考核学生运传球的综合能力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准备部分:1、扩胸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下蹲运动 5、全身运动 6、跳跃运动基本部分:一、考核: 1、教师讲解考核的办法与规则。

2、组织学生练习一次。

3、学生分组考。

并记录好成绩。

4、个体展示。

5、小结与点评二、分组游戏:角力类游戏。

1、讲清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2、在组长带领下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3、小结与点评。

结束部分:1、放松操。

2、教师小结 3、回收器材总结:由以上可以看出,各类型的体育课程的基本教学流程:开始部分(集合队伍、清点人数)准备部分(常规训练、培养习惯)基本部分(合作探究、主动参与、激发兴趣、掌握技能、进入角色、活跃情绪)结束部分(恢复身心、总结评价、体验快乐、器械回归)精细解读各部分如下:一、开始部分(一)集合队伍,清点人数1.体育老师应提前到达教室,站立侯课,引领同学们来到操场。

2.预备铃响后,体育委员负责整队,队伍成横队集合,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

教师应站在排头侧前方等候。

报告程序如下:“报告老师**班,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几人请假,报告完毕”,教师回答:“请入列”。

(二)常规训练,培养习惯包括停止间稍息、立正。

停止间向左、向右、向前看齐,四面转法,行进间齐步走立定(分别进行纵队走、横队走),小跑步等练习。

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走姿、跑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要求:教师口令准确规范,声音洪亮、有力,要求学生精神振奋、精神集中,教师随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二、准备部分(一)主动参与激发兴趣热身活动,如:广播操、自编操、球操、绳操等等;或进行游戏练习,为学习新课做好身体上、动作上、心理上等方面的准备。

(二)进入角色活跃情绪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课,可以进行双脚跳、青蛙跳等素质活动。

快速跑课:可以进行小步跑、高抬腿等技巧活动。

三、基本部分这是体育课的主要环节,基本上有两个内容:一是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二是辅助上一个游戏,这两个的内容完成一般是整个身体的活动(一上肢的锻炼,那么二就是下肢的锻炼)。

本课要根据计划的教学内容,按照“说明内容、明确目标——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分组练习、合作探究——分组展示、互相评价----再次练习、提高技巧”的程序组织教学。

(一)合作探究掌握技能1.说明内容,明确目标通过谈话或情境创设等的方式,尽快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2.教师示范,讲解要领教师通过完整示范将本节所要学习的动作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知觉清晰,印象深刻,明确“这就是我要学的动作”。

讲解动作要领,突出重点与难点。

有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以便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边思考、边观摩、边练习。

同时讲解“帮助与保护”(指体操项目)的方法、措施3. 分组练习,合作探究通常先练习分解动作和辅助动作,再做完整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获得的信息,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4.分组展示,互相评价分组随机让学生进行演示,并进行互评,指出其示范的优点所在和存在的缺点、错误,以及纠正的方法。

针对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讲解。

5.再次练习,提高技能展示评价,强调纠正要领后,教师要再次安排学生进行练习,以达到动作准确,掌握要领,提高技能的教学目的。

(二)拓展应用创新实践这一环节,一般用游戏代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