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怎样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怎样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青少年的主导活动,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

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影响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效。

有调查显示,有的学校从初一到初三毕业,学生巩固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而“厌学”又成为当前中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

枯燥无味的校园生活导致“厌学”。

初中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没有摆脱少年儿童活泼好玩的天性。

可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只抓学生的学习,取消与学习无关的一切有益活动,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要么被其他课挤占了,要么形同虚设。

学生从生理和心理都不能接受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于是慢慢地讨厌学校生活,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辍学。

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厌学”。

从小学进入初中,所学科目增多,作业增多,要求更高,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而产生自卑感,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一谈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头痛,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进而辍学。

怎样克服“厌学”情绪,有效控制辍学呢?
一、科任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

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对象是人,充满变数,教育方式也应因人、因时、因地调整。

科任教师必须活用专业知识、善用教学策略。

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备课时,我们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互动作用。

对后进生要以情感教育为主,努力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喜欢老师到喜欢学习。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趣味性,体现快乐教育、赏识教育,使课堂气氛和谐愉悦,师生关系融洽;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就是因为他很少尝到过学习成功的滋味。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

所以,他们对学习抱厌恶和反感的态度。


于厌学的孩子,当务之急是赏识他们,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有了信心,学生们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再加上目标明确的行动,他们就会逐渐走向成功。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每课有得,每堂课都享受学习的成功。

班主任再及时给他应有的赏识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和胜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这种妙不可言的快乐中克服厌学情绪。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各种契机,鼓励孩子,让他们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

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注意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进步,然后表扬他鼓励他,不断强化他对成功的体验,那么小的成功就会积累成大的成功。

孩子们就是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走出厌学的阴影,迈向成功的大道。

三、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尽量让学生把每节课所学知识要点在课堂上及时得到巩固,不占用学生休息时间。

练习,并不是要难倒学生。

练习过多、难度过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

因此在练习过程中,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重点与难点,对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

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中考题型对口。

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主张用形式多样、少而精的作业替代那些重复而无益的作业,给学生留出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四、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学生天性顽皮好动,在活动中能够开发智力,活跃思维。

学校要召开春秋季体育运动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和校园艺术节,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张扬个性,发现人才,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可以利用从众心理消除厌学情绪。

什么是从众心理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

可以到图书室、教室去复习功课,也可以坐在学习刻苦的同学旁边用他们的精神来鼓励自己。

从而利用从众心理,及时调控自己的行为。

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一定会乐此不疲,从而喜欢校园、热爱校园生活,提高学习热情。

五、班主任要创建优良的班级环境
班主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班级学习环境。

班主任应真诚接纳每一位学生,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要尝试用各种方法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合作而力争进步的气
氛。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机会,如郊游、运动会、劳动实践等,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与生俱来的是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

然而,初中生中厌学情绪又是十分强烈的。

究其诱因,大多来自教学行为不当。

班主任必须清醒认识,认真改进工作。

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所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