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6篇Guide words of Mudu ancient town in Suzhou编订:JinTai College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江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2、篇章2: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3、篇章3: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4、篇章4:苏州木渎导游词范文5、篇章5:苏州木渎导游词范文6、篇章6:苏州木渎导游词范文木渎古镇格局独特,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也是苏州的旅游景区,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作为导游也要做好木渎古镇的解说词,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
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城西南15公里处的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有“吴中第一镇”之称;坊间传“先有木渎镇、后有姑苏城”之说。
木渎古镇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有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
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
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国园林古镇。
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中严家花园为江南名园,为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虹饮山房是乾隆民间行宫,内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弥足珍贵。
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木渎古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经国家批准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
1983年被列为太湖13个风景区之一,享有“秀绝冠江南”之誉。
镇西有风景名山灵岩山,山上建有“馆娃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山顶皇家花园,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遗迹。
雄距山顶的灵岩寺为梁代建筑,气宇轩昂。
灵岩山以中国佛教和游览胜地著称于世。
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驻跸灵岩山行宫。
与灵岩山遥遥相对的天平山位于镇西北,更以“红枫、清泉、怪石”三绝闻名江南,“天平观枫”成为江南的一大奇观。
木渎镇明清文化遗存丰富,清代《姑苏繁华图》描写木渎景致占一半。
明清时代镇上有私家园林30余处,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
篇章2: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
位于苏州城西南15公里处,有“吴中第一镇”之称。
风景名胜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
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国园林古镇。
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中严家花园为江南名园,为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虹饮山房是乾隆民间行宫,内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弥足珍贵。
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最佳旅游季节到苏州,最佳行程在三日左右。
如果第一次来苏州,花上一天时间,游玩苏州的园林,还是很有必要,比如拙政园、狮子林、虎丘、盘门。
如果已经来过,那大可跟着我们的步伐,寻找幽静的春色,花上半天游山塘,下午逛逛平江路。
贡献一天半给西山。
此外,余下的时间,可以抽空听听评弹,逛逛夜园林。
如时间紧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四季均适宜出游。
历史文化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
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0xx年),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
三国时,木渎已是三吴重镇。
东晋时司空陆玩为陆逊后裔,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木渎成为佛教胜地。
宋代,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
”,当时木渎已是苏州城西诸乡镇的中心。
至明代,木渎为吴县六镇之一。
清朝中叶,木渎已是吴中著名商埠。
清人徐扬绘有一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其中木渎部分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
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而倾倒。
民国时为木渎区公所驻地。
1949年4月解放后,为木渎区政府驻地。
1952 年升为县直属镇。
1954年9月划归苏州市郊区。
1958年8月,复划归吴县。
1985年金山乡与木渎镇合并,遂成为镇管村的建制镇。
篇章3: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
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
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并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淦等等。
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
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
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
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
山塘街是木渎的经济中心,在那儿也有一处名园,那就是古松园:古松园在山塘街,因园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
古松园乃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布局紧凑,保存完好。
砖雕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古松堂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欢”,如此造型在江南园林建筑中绝无二例;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
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
驻足双层长廊,可近揽古松翠色,远瞩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
后园西侧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寿传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林则徐弟子冯桂芬的故居——榜眼府第也十分有名:榜眼府第在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近代政论家冯桂芬故居。
冯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进士,故邑人称其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为前宅后园结构,占地近十亩,是典型的清代园林建筑风格。
“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主要特色。
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
木渎还有一处胜景,那就是灵岩山:灵岩山风景区位于“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麓。
景区内有吴王姑苏台、清代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清代大诗人张永夫纪念馆等名胜,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清池涓流,岸曲水回,自古便是吴中著名的旅游胜地。
顺山而上,可寻访馆娃宫、西施洞、琴台等春秋遗迹,朝拜东南第一佛教名刹灵岩山寺。
另外在木渎古镇西北,向以怪石、清泉、古枫“三绝”驰誉天下的天平山,和山塘街上的明月寺,也是不错的去处。
要真正了解木渎,她的悠久历史,便是一定要知道的: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与吴王。
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管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天平山位于苏州市城西15公里处,海拔201米。
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东麓,又名范坟山。
北宋皇朝曾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也称"赐山"。
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
这里也是观太湖的好地方。
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区”。
半山有白云泉,誉为“吴中第一水”。
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
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挺秀奇伟,人称“万勿朝天”。
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
怪石、清泉、红枫为天平三绝。
山上奇石纵横错落,皆危耸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见皇上时手捧的朝笏,故称此景观为"万笏朝天"。
清泉出自岩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钵中,又名钵盂泉,味极甘例,唐代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
红枫为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深秋时节,碧云红叶,灿烂如霞,瑰丽夺目。
篇章4:苏州木渎导游词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经过南京心情沉重的一天,我们夏令营来到了世博之旅第二站—苏州木渎镇。
木渎镇非常有名,它不仅是范仲淹的故居,还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地方。
在木渎镇,我们先参观了羡园,因为羡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
羡园又名“严家花园”,相传这里是一个姓“严”的富翁的住宅,蒋介石也在这里住过。
园子里绿树成荫,奇花异草随处可见。
远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飞瀑、仿佛人间仙境。
近看,绿瓦飞檐,雕梁画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走进一个超大的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面放着一摞厚厚的书,桌子后面有一张很精致的棕色木椅,椅背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活像一轮圆月,在房间的另一面,还有一张大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