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 - 打印版第 1 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 1 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
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第 1 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强弱关系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时吸收的总能量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 燃烧反应④ 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 CaCO3 高温2↑CaO+CO②2NH4 Cl(s)+Ba(OH)2·8H2O(s)= BaCl2+2NH 3↑ +10H2O③ C(s)+H2 高温 2 ④ 2 高温CO+H 2COO(g) CO +C注意: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没有关系。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我们还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像来理解。
生成物反应物能能量反应物生成反应过程吸热反应反应过放热反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A. 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了定量描述化学反 中 放或吸收的 能,化学上把化学反 在一定温度下 行 ,反 所 放或吸收的 量称之 温度下的 效 , 称反 。
一、化学反 的反 (一)反1、定 :当化学反 在一定的温度下 行 ,反 所 放或吸收的 量称 反 在此温度 下的 效 , 称反 。
2、反 的意 :描述化学反 放或吸收 量的物理量 .3、符号: Q>0 反 放Q Q<0 反 吸4、 得 Q 的方法:( 1) 量法(2)理 算法5、①中和反 的分 : ②燃③生成 ⋯⋯(二)中和1、定 :在稀溶液中, 酸跟 碱 生中和反 ,生成1mol 水 的反 叫做中和 。
理解要点:① 条件:稀溶液。
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 反 物:( )酸与( )碱。
中和 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 、 解 离的吸 所伴随的 效 。
③ 生成 1mol 水,中和反 的 是H +和 OH —化合生成 H 20,若反 程中有其他物 生成, 部分反 也不在中和 内。
④ 放出的 量: 57.3kJ/mol2、中和 的表示: H +(aq)+OH -(aq)=H 2O (l); Q=-57.3kJ1、已知 H +(aq)+OH -(aq)=H 2O(l) ;△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 中放出的 量。
( 1)用 20gNaOH 配稀溶液跟足量稀 酸反 放出 ____________kJ 的 量。
( 2)用 2molH 2SO 4 配稀溶液跟足量稀 NaOH 反 ,放出 ____________kJ 的 量。
2、 了减小 差,某同学在 中两次 定中和 。
第一次用50mL0.5mol?L—1的 酸和 50m —1—1—1L0.5mol?L NaOH 溶液,第二次是用 100mL0.5mol?L 的 酸和 100mL0.5mol?L 的NaOH 溶液。
你 同学两次 得的中和 果 (相等或者不相等)。
中和 的 量( 1) 器:量 ( 形玻璃 拌棒、温度 、 杯)( 2)原理: Q= —C(T2— T1) (C 为热容 ) 或 Q= — C m (T2—T1)(C 为比热容)Q — mC(T2— T1)中和热: Q= n(H2O)= n(H2O)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3)步骤: 1)组装量热器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防止热量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造成误差 )。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上图所示。
2)药品取用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1.0 mol/L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1.0mol/L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 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3)酸碱混合把量筒中的 NaOH 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4)数据处理5)重复以上实验两次产生误差的原因有:(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2)药品的选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减少热量损失(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减少热量损失(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不能。
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4)有人建议用 50mL1.1mol/LNaOH 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1-13、50ml0.50mol L·盐酸与 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4)实验中该用 60mL0.50mol ·L -1盐酸跟 50mL0.55mol ·L -1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用50mL0.50mol/LNaOH 溶液进行上述验,测得的放出的热量数值可能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一、焓变( △ H ) 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 △H )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二、 1.热化学方程式 (1) 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 特点 ( 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①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 25℃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②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 H 的“+”、“-”和单位。
③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常用s 、 l 、 g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 体。
(3) 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能量变化。
21 22- 1表示在 212完2. H (g) + 2O(g)===H O(l)H =- 285.8 kJ ·mol 25℃、 101kPa 下, 1mol H与 2mol O 全反应生 1mol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285.8 kJ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 (g) 与适量 O(g) 起反应生成 NO(g) ,吸收 68 kJ热量。
22N 2(g) + 2O(g)===2NO 2(g) =+ 68 kJ ·mol -1 。
(2)1 mol Cu(s) H与适量 O(g) 起反应生成 CuO(s) ,放出 157 kJ的热量。
22Cu(s) + O 2(g)===2CuO(s)=- 314 kJ ·mol - 1 或 Cu(s) 1=- 157 kJ ·mol -+ O 2(g) = CuO(s)H2 H1。
4.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 O(l) 时的反应热 ( 即放出的热量 ) 称为中和2热。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普通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 是整数,既表示微粒个数又表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的形式及表 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示意义是否注明物 不注明必须在化学式后面注明状态质状态是否注明H 及其单不注明必须注明H 的正负号及单位位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5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化,也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的问题(1) 注意H的符号H 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且中间留空格。
若为放热反应,H 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 ( 或 kJ/mol) 。
(2)注意测定条件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H是在25℃、101 k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 H 也不同。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用“ g”,液体用“ l ”,固体用“ s”,溶液用“ 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标“↑”和“↓”。
(4)注意化学计量数①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可以为整数或分数。
②由于H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算数必须与H相对应:a.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
b.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例如:已知2 1 2 2H=-285.8 kJ·mol -1,则:H (g) +2O(g)===H O(l)2 2 1 2 H=+285.8_ kJ·mol -1 。
H O(l)===H (g) +2O(g)2H2(g) +O2(g)===2H2O(l) H=-571.6_ kJ·mol-1 。
(5)注意 H的单位H的单位“ kJ·mol -1”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